劉備為何不留禮賢下士的張飛守荊州,而留剛愎自用的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關張桃園結義,相約同生死共患難,劉備起家時只有三五個人十來條槍,後來得了荊州有了一席之地,諸葛亮隆中對制定了東聯孫吳北拒曹魏的戰略規劃,接著帶領大軍西取益州,留關羽守荊州。

但是關羽沒有執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而是一意孤行,朋友來了沒好酒,敵人來了有大刀,最終在孫吳和曹魏聯合絞殺下兵敗身亡,荊州被孫權占領,直接導致劉備和諸葛亮精心規劃的統一大業付水東流,劉備也死在這事上。

那麼問題來了,為啥劉備不留禮賢下士而且聽話的張飛守荊州,而要留剛愎自用驕狂自大的關羽呢。

荊州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威脅最大的就是孫權,乃心頭之患,所以劉備諸葛亮制定了聯吳抗曹的戰略規劃,意思先把孫權穩住,等他們把川蜀穩定了,到時候是南下攻打孫吳還是北上攻打曹魏再說。

因此守荊州打的是政治仗而不是軍事仗。

所以需要一個政治經驗豐富的人在此地鎮守。

開始劉備帶著龐統入川沒帶諸葛亮,就是想讓諸葛亮輔佐關羽二人一文一武把荊州守住,諸葛亮靠著自己在荊州多年積累的人脈把這個局做好。

但是好景不長,很快龐統戰死,諸葛亮沒辦法只好入川,關羽身邊沒有一個掌舵者,最終大意失荊州。

其實一開始孫權也下不了攻打關羽的決心,試圖和關羽交好,還想結成兒女親家,讓兒子把關羽女兒娶了,但是關羽看不起孫權這個碧眼小兒,大罵虎女焉嫁犬子,嚴詞拒婚,孫權大怒。

關羽和于禁相持樊城期間,孫權假裝派兵前去援助關羽,畢竟劉備孫權還是盟友,有合同在呢。

但是孫權又讓使者慢點走,果不其然關羽對孫權的磨磨蹭蹭非常生氣,再加上自己已經生擒于禁,更加志得意滿,大罵道,孫權這個鉻子敢如此對我,看我回過頭來不滅了你。

孫權一看,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撕破臉算了。

於是親自寫信給關羽道歉,還說要親自帶兵援助關羽,很快派呂蒙抄了關羽後路。

關羽和同事的關係搞得也不好。

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

自羽之出軍,芳、仁僅供給軍資,不悉相救。

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因此關羽毀敗完全是因為沒搞好和孫權以及部下的關係。

因為他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恰恰相反的是張飛卻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如果張飛守荊州,肯定不會和孫權以及部下們關係搞這麼僵。

那麼劉備為啥不用張飛呢。

原因很簡單,張飛能力上不去。

劉備當年在徐州時曾讓張飛守過,但是張飛給弄丟了。

所以劉備再沒給過張飛獨守一方的機會。

劉備拿下漢中,人們都以為會讓張飛干漢中太守,沒想到劉備用了魏延。

因此劉備讓關羽守荊州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參考書目:《三國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之死:幕後黑手諸葛亮,借刀殺人之計

《三國演義》上說劉備在聽說關羽戰死的消息後,「大叫一聲,昏厥於地」,那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史料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關羽的記載。相反,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死後,「先主為...

關羽之死:幕後黑手諸葛亮,借刀殺人之計

《三國演義》上說劉備在聽說關羽戰死的消息後,「大叫一聲,昏厥於地」,那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史料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關羽的記載。相反,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死後,「先主為...

《三國演義》到底是誰大意失荊州?

眾人皆知,關羽大意失荊州,但細細品味,失去荊州要地的責任應完全歸罪於他嗎?關羽北上攻打曹操時,曾命人沿江設下烽火台以及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可謂心思縝密,用心良苦,但江東陸遜、...

千古懸案:諸葛亮有沒有借刀殺關羽?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也是蜀漢歷史上的最大悲劇。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不發救兵的問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來不及去救。但因為《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所以後世對此也是猜測紛紛。然而到了...

假如關羽不丟荊州,會不會出現又一個漢朝?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劉備方面最重大的戰略失誤之一,這直接打亂了劉備和諸葛亮隆中對時對劉備方面發展的戰略規劃,即在占有荊州和益州、漢中時,「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

三國風云:諸葛亮刻意安排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在一個弱者、次強者、強者的三方對決中,如果次強者者水平較高,則弱者最好是挑起次強者和強者之間的爭鬥,而自己就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次強者水平也較低,那麼弱者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就應當先幫...

三國風云:諸葛亮刻意安排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在一個弱者、次強者、強者的三方對決中,如果次強者者水平較高,則弱者最好是挑起次強者和強者之間的爭鬥,而自己就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次強者水平也較低,那麼弱者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就應當先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