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為什麼反對曹操稱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蘇軾說:「漢末大亂,豪傑並起。

荀文若,聖人之徒也,以為非曹操莫與定海內,故起而佐之。

所以與操謀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豈教操反者哉?以仁義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將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

及操謀九錫,則文若死之,故吾嘗以文若為聖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張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對於這個評價許多人沒有讀懂,事實上在蘇軾看來,荀彧的目標絕不是匡扶漢室,而是「救天下」,救天下是泛愛,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所謂的「恕」,而匡扶漢室只是對「忠」的狹義堅持,是孔子所謂的「忠」。

子曰:其恕乎!可見二者相比,救天下的格調要高很多,這也就是荀彧的理想和堅持。

而曹操沒有等到天下平定就急於獲取權力,為家族利益著想,而不是先考慮救民水火,這導致他喪失了平定天下的機會。

於公,曹操不能安天下而濟萬民;於私,曹操不能堅持謙退的美德。

荀彧因此而反對曹操稱魏公,是堅持了古代士人「致君堯舜」的政治追求,可謂君子所為。

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的兩點原因,在荀彧給董昭的回覆中說得十分清楚。

荀彧說:「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匡朝寧國」強調的是曹操作為一代人傑的責任,這個責任沒有完成,而急於追求私利,這不符合君子「忠貞退讓」的品德,因此這件事於公於私都不是君子所為。

君子幫助君主成就大業,應該讓他具有堯舜這樣完美的品德,因此一定要站出來反對,這樣做才能稱之為「愛人以德」,而這正是董昭等小人所沒有做到的。

荀彧能夠堅守賢臣的美德,而董昭為私利而出賣君子的貞節,象形之下,豈不齷齪?

荀彧的看法極有遠見。

事實上,曹操稱魏公後,內部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強烈,而外部的抵抗越來越囂張。

曹操常常擔心內部有變故而無法長期在外征戰,這導致建安二十年他沒能抓住機會平定益州,而使劉備做大,吞併漢川,夏侯敗亡,東三郡相繼投降,豫州盜賊與關羽遙相呼應,魏國一度風雨飄搖。

這些都是曹操在政治上的失策導致了軍事上的不利。

所以我們看到,稱魏公絕不是簡單的要不要代漢的問題,這是一個極為危險的政治選擇,關係到內部是否穩定,以及全天下的人心向背。

荀彧早在建安九年就勸曹操先定河北,然後修復舊京,使天下人人自安,這樣南方的民心就會歸順,荊州和江東就不難平定。

正是因為曹操在政治上幼稚,忽視人心而濫用武力,忽略軟實力而靠硬實力蠻幹,這才導致孫劉聯軍以曹操「實為漢賊」作為口實而頑抗到底。

曹操稱魏公與項羽殺義帝類似,經此事件,曹操和項羽都走上了日薄西山的道路。

眾叛親離,內部不穩。

所不同的是劉備手下沒有張良、陳平那樣的人才去平定天下,這才使曹魏政權免於崩潰,此所謂」有亡楚之失而免於亡楚之禍「。

荀彧早年以高祖比喻曹操,高祖並非沒有稱帝之心,但能以天下為重,克制淫慾,察納雅言,為義帝發喪,天下歸心,這正是文王之道,不至不取,也是荀彧希望曹操做到的。

但是曹操不及高帝遠甚,內多欲而假行仁義,晚年更是無法克制自己,這導致霸業中衰,壯心不克。

【蓋為轉載,作者不詳,如有不妥,請告知修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逼死荀彧,是不是太無情了?

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謀士,也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功臣,在地位和作用上來看,相當於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可見功勞之大。荀彧一生幫助曹操推薦了很多人才,包括鍾繇、戲志才、荀攸和郭嘉等人,每次曹操對外征伐,...

荀彧之死的幾點思考

三國志的原文: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以彰殊勛,密以咨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彧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