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的這個軍師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卻因一心匡扶漢室而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大批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但出於尊劉貶曹的需要,曹操手下的謀士多遭貶議。

其中荀彧作為曹操手下的首席謀士。

荀彧出身名門,原投靠袁紹,後認為袁紹「終不能成大事」,於是投奔曹操,開始了他和曹操21年的君臣生涯。

荀彧的到來,曹操欣喜若狂,荀彧在曹操身邊籌謀劃策,調度軍國大事。

特別是為曹操所做的三大決策,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荀彧對曹操最大的貢獻則在於為其制定了統一北方的基本策略,即勸曹操迎漢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討伐諸侯,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動權。

陶謙死後,曹操要取徐州,是荀彧提醒曹操現在不是取徐州的最好的時機,使得曹操擊敗呂布,恢復兗州,終於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

相比於劉備,曹操較早地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顯然是其成功的基礎。

荀彧對曹操的第三大貢獻就是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曹操以寡敵眾,心裡上產生了退卻,是荀彧及時跟曹操分析形勢,給了曹操必勝的信心,最後官渡之戰也以曹操勝利告終。

荀彧對於曹操有這麼大的幫助,曹操為什麼要殺荀彧呢?

仔細分析歷史,就會知道,荀彧雖然事曹,但其個人政治理想依然是維護漢室,匡扶天子。

曹操大權在握,志得意滿後,急著將自己進爵魏公。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預示著曹操已經開始為曹氏取代漢室做好了準備。

荀彧出於對自己政治理想的堅持,上書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惹怒了曹操。

同年,荀彧去世。

關於荀彧的死,史書上有種種說法,但最終是因為維護漢室,違背曹操而產生的分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逼死荀彧,是不是太無情了?

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謀士,也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功臣,在地位和作用上來看,相當於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可見功勞之大。荀彧一生幫助曹操推薦了很多人才,包括鍾繇、戲志才、荀攸和郭嘉等人,每次曹操對外征伐,...

荀彧之死的幾點思考

三國志的原文: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以彰殊勛,密以咨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彧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