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對李傕說了句什麼話,從而掀起歷史上的一場血雨腥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王允好不容易利用呂布殺了國賊董卓,但由於剛猛有餘、智謀不足,又在如何處理董卓舊部的問題上猶豫不決。
呂布勸王允應該快刀斬亂麻,趕快把董卓舊部全部殺掉。
王允卻婦人之仁,認為董卓舊部沒有罪,不能處死。
隱形謀士士孫瑞見王允不忍殺董卓舊部,就建議王允儘快赦免董卓舊部的罪責,以安其心。
王允起先同意士孫瑞的建議,但很快就猶豫遲疑了,認為董卓舊部只是遵從董卓的命令,本無罪可言。
如今要把他們作為惡逆之人予以赦免,恐怕反會招致他們的猜疑,並不是令他們安心的辦法。
既不殺也不赦,怎麼辦?
有人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把董卓舊部交給皇甫嵩統率,留駐陝縣,並加以安撫。
但王允還是不同意。
他天真地認為,關東的義兵將領(即所謂的十八路諸侯)與朝廷是一家人,現在如果將大軍留駐陝縣,扼守險要,雖然安撫了董卓舊部,卻會使關東將領起疑,這是不行的。
王允思來想去,最後決定直接解散董卓舊部。
消息傳出,董卓舊部人人自危。
在此之前,蔡邕只是因為受到董卓厚待,便被王允下令處死,許多人為他求情都無濟於事。
董卓舊部們因此認為,像蔡邕這樣的名士都不被王允所容,更何況他們這些雙手沾滿鮮血的董卓舊部?一旦軍隊解散,他們只會死得比蔡邕更慘。
於是,董卓舊部又都重新控制軍隊,以求自保。
呂布派李肅前往陝縣,宣布皇帝詔命,誅殺董卓的女婿牛輔。
牛輔等率軍迎擊,李肅戰敗,逃回弘農,被呂布處死。
牛輔心中惶恐不安,軍隊又無故發生了「驚營」。
牛輔無計可施,想獨自棄軍逃走,結果被左右親信殺死。
李傕與郭汜等失去了主心骨,便派使者前往長安請求赦免。
王允回答說:「一年之內,不能發布兩次赦免令。
」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李傕與郭汜等人的生路都被王允斷了,退無可退,便鋌而走險,結集數千軍隊向長安進發,並在沿途不斷徵召兵馬。
當他們到達長安時,部隊已經發展到十幾萬人之眾。
長安城被李傕、郭汜軍團團圍住,呂布率部守城,但只守了八天,就有士兵叛變,偷偷打開城門讓李傕、郭汜軍進入。
呂布見大勢已去,只好率數百騎兵突圍逃走。
逃命之前,呂布還是很有禮貌地邀請王允一起。
王允拒絕說:「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之。
朝廷幼少,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忍也。
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
李傕、郭汜等於是縱兵在長安城中大肆虜掠,並殺死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趙騎校尉王頎、司隸校尉黃琬、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以及王允和他的家小等,官民被殺的有一萬餘人,直殺得屍體「狼籍滿道」,血流成河。
這還不包括後來李傕與樊稠、郭汜等為了爭權奪利而兵戎相見、自相殘殺,以及楊奉、董承、曹操等派兵征討李傕、郭汜而造成的將士傷亡。
實際上,當初李傕與郭汜派使者前往長安請求赦免而被王允拒絕後,他們的第一選擇其實不是集結軍隊去攻打長安,而是更加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打算解散軍隊,各人走小路逃回家鄉。
如果李傕與郭汜果真解散軍隊,各自逃回家鄉,並且事情到此為止,那麼,王允解散董卓舊部的策略顯然是成功的。
但令王允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他看來都是些「關東鼠子」的董卓舊部中,竟然也有能人。
這位能人就是後來成為曹操最重要謀士之一的賈詡!
賈詡時任討虜校尉,他對李傕與郭汜等說了一句話,令整個局勢徹底扭轉,並因此在本已多災多難的東漢大地上,掀起了又一場血雨腥風。
那麼,賈詡當時對李傕與郭汜等說了什麼呢?
他說:「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事濟,奉國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晚也。
」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們現在放棄軍隊,孤身逃命,只需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捉起來,不如大家齊心合力,西進攻打長安,去為董卓報仇。
如果事情成功,可以擁戴皇帝以號令天下,如若不成,再逃走也不遲。
李傕與郭汜等聽了賈詡這話,這才鋌而走險,集結軍隊去攻打長安,從而導致了上述血雨腥風的局面。
更加令人膽寒的是,賈詡建議李傕、郭汜等率軍攻打長安,僅僅只是為了保命而已。
李傕控制東漢朝廷之後,認為自己之所以成功,多虧了賈詡當初的計謀,便想封賈詡為侯。
賈詡曰:「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堅決辭讓不受。
李傕又想任命賈詡為尚書僕射,賈詡再次拒絕說:「尚書僕射是宮廷的主要官員,為天下所矚目,我平素名望不重,不能使人心服。
」李傕於是任命賈詡為尚書。
唐太宗李世民曾引用荀子的觀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計謀也如此,用得正,可以利國利民;用得不正,就可能禍害無窮了,而且,計謀越高,危害性也越大。
王允智除董卓,可惜遇上賈詡,建議董卓手下殺回長安逼得王允跳樓
王允在三國算個有爭議的人物,說他沒能力吧,他能使美人計,弄得董卓、呂布反目成仇,要知道曹操號召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都沒討到好,反而被打的大敗,曹操差點兵敗身亡,幸得兄弟曹洪幫助逃脫。
董卓帳下西涼名將,與呂布不分伯仲,權傾一時,最終慘死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自從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就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天下了,群雄逐鹿,割據一方,當然這其中一個重要的人物就來自西涼的董卓了。董卓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其為人殘忍嗜殺,...
歷史趣事(一)鬼才謀士賈詡
賈詡,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富有計謀。 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呂布所殺。賈詡當時是董卓系的官吏,他的上司牛輔也在逃亡的過程中被殺,一時間涼州軍內人人自危,軍心渙散。董卓舊部李傕等人驚慌失措,也...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
董卓死後,王允大權獨攬,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與王允共同執掌朝政,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王允、董卓其實面臨的形勢非常好,誅殺董卓深得民心。呂布在朝堂上刺死董卓,衛士們站立不動,...
董卓死後,李傕為什麼能翻盤成功?
李傕、郭汜等以王允、呂布殺董卓,故忿怒并州人,并州人其在軍者男女數百人,皆誅殺也。牛輔敗亡,眾無所依,欲各散去,李傕等人恐懼,乃先遣使詣長安,求乞赦免。尚書令士孫瑞建議赦免董卓舊部,王允不許;有...
不被赦起兵逆襲,抗西涼兵敗臨危——王允短暫的小時代(三)
話說王允剷除巨惡董卓的計劃終於成功實施,面臨著董卓留下的涼州集團的處理問題,雖然呂布等人多次勸諫,王允也懂得如此大規模的集團要採取首惡必除,從者不究的原則,但是最終仍然反悔,打算給予涼州集團的所...
漢末權相董卓為何被殺:打心腹呂布成導火索
孫堅進軍洛陽時,朱儁沒跟董卓一起西撤,而是留在洛陽迎接義軍。他們二人有舊交,孫堅曾是朱儁手下得力幹將,如今朱儁自然是孫堅的上賓。董卓、袁紹釜底抽薪,孫堅率領少量機動兵力調頭去收復豫、荊二州,留在...
長安城中的兵荒馬亂終於告一段落 原來的大臣們有的亂軍中戰死
董卓死了,朝廷卻沒有太平。王允呂布立下大功,自然要重重封賞。於是,王允錄尚書事,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共同執掌朝政。然而,王允為人,剛愎自用。當初有個董太師在頭上壓著,因此還...
董卓麾下的豪華陣容,呂布只能排第八
董卓軍是東漢末年一股重要勢力,雖然董卓從進京到敗亡只用了短短不到三年時間,但這期間他的所作所為卻使得東漢朝廷威望迅速下降,甚至出現了各地官員起兵進攻朝廷的情況,可謂是拉開了亂世的序幕。而董卓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