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統一中國的戰略規劃,宋太祖反其道而行,致子孫遭奇恥大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讓大家說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統一王朝?大家的回答應該是一致的:秦、漢、唐、宋、元、明、清。
小編在此羅列下它們的國土面積(單位平方公里):秦340萬、漢609萬、唐1237萬、宋280萬、元1372萬、明997萬、清1316萬。
按統一王朝的歷史進程來講,後朝的國土面積應比前朝大或持平,可是宋朝國土面積卻與前後兩朝相差巨大,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宋朝沒有真正統一中國,與它同時期的遼國土面積為400萬平方公里,還有西夏、大理國等小國,那時的中國實際是漢民族為主體的宋與幾個少數民族政權幾百年長期對峙的局面。
宋朝沒有統一中國原因有很多,如北方遊牧民族的崛起、沒有幽雲十六州作為天然屏障、宋朝重文抑武的國策等等,而小編則認為這是宋太祖統一中國的戰略錯誤導致的。
要說北宋,必須要說他的前朝後周,當時後周在周世宗柴榮的治理下兵強馬壯,而柴榮的目標則是成為唐太宗第二,他曾立下當30年皇帝的壯志:10年開拓天下、10年修養百姓、10年致太平。
柴榮統一天下的戰略是「先北後南」,即先奪得石敬瑭獻給遼國的北方幽雲十六州獲取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後再平定南方統一中國,重現唐太宗時期中國雄風。
956年初,後周軍以半年不到的時間先後攻取後蜀的秦、階、成、鳳4州之地;11月柴榮3次親征南唐,不但使南唐俯首稱臣,而且震懾了南方各割據勢力,為北伐掃除了後顧之憂,避免了遼與南唐的夾擊之勢。
959年,柴榮北伐遼,收復瀛、莫、易3州及瓦喬、益津、淤口3關,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初步勝利。
柴榮看出南方各政權的軍事實力實在太弱,而北方遼國才是真正的強大對手,他採取「先北後南」正是看準了此時遼國遼穆宗時期國勢衰微、政治黑暗、兵將疲弱的大好時機,一旦遼國恢復了元氣,憑藉幽雲十六州則可長驅直入橫行中原,所以柴榮為國家長治久安考慮,將伐遼收復幽雲十六州作為首要軍事目標,其智勇與遠見讓人欽佩。
959年5月,柴榮二次北伐時突然病逝年僅38歲,統一大業中道崩殂讓人惋惜。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篡取了後周,他繼承了柴榮的強大帝國卻沒有繼承其統一思想。
趙匡胤一改柴榮的「先北後南」而為「先南後北」,而他在3次北伐全部失敗後產生了「恐遼證」徹底失去了抗遼的信心,於是他成立了一個「封椿庫」,打算攢夠500萬向遼國贖回幽雲十六州。
可是隨著遼穆宗被殺,遼景宗即位,遼國國力開始恢復,日益強大,宋太祖這才意識到收復幽雲十六州良機已過,當時周世宗將開封作為國都的初衷是以幽雲十六州為屏障而天子守國門,此時開封800里平川,無險峻可守的弊端日益顯現,所以宋太祖曾一再考慮遷都長安或洛陽,但得不到其弟趙光義和朝臣的贊同最終不了了之。
宋太宗即位後完成了統一南方和北漢的戰爭,開始北伐,可遼國此時已在鼎盛時期,高粱河戰役之後幾次北伐宋軍都受挫,北宋最有戰鬥力的野戰軍消耗殆盡,大將楊業戰死、太宗喪膽。
宋朝轉而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而國家的絕大部分財政收入被用來養那些日益臃腫無力的禁軍亢員,宋朝漸漸形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為兩宋之亡埋下了禍根。
當今天回顧這段跌宕的歷史,周世宗的光輝足以照耀黑暗的五代,而他的早逝讓如此偉大的統一大業之夢破滅,中國歷史進程在十字路口突然轉向!隨後宋朝只能說是個有文無武,缺乏自衛能力的瘸足巨人。
「先南後北」的苦果需要趙宋王朝的帝王用幾百年去慢慢品味那無盡的屈辱和亡國的慘痛。
誠如毛主席所言:宋太祖,確實稍遜風騷。
沒有能收回幽雲十六州,宋朝「先南後北」的戰略究竟是對是錯?
北方幽雲十六州一直控制在遼國人手裡,這幾乎相當於在宋朝君臣的頭頂懸著一把利劍。宋朝的首都開封位於中部的平原之上,四周沒有任何的山脈作為依託,唯一的屏障就只有黃河。但是在冬季黃河會結冰,這下子都...
他喝的爛醉如泥,居然敲開了宋太祖的房門
宋太祖趙匡胤愛喝酒,也經常喝醉,所以他對於手下愛喝酒的大臣相對比較寬容,只要不誤事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於宋朝重文輕武,所以趙匡胤對於文臣喝酒的態度就更加隨便了。但是有一位大臣喝醉之後居然敢直...
33歲登基,5年平定中原,死在燕雲十六州途中,史上最可悲的皇帝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上下五千年群星環繞,中國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人物,可歌可泣的故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熙他們是中華民族和漢文化圈普遍承認的偉大帝王,可以說是「五道槓帝王」...
古代最好皇帝,僅僅當了五年,卻被無數人敬仰,千年來無一人指責批評
在中國歷史上,有的帝王功績巨大但是也有很大的爭議,比如秦始皇和隋煬帝,有的帝王雖然人品極佳,但是功績實在是不夠顯赫,比如宋仁宗和明孝宗,雖有治世之名,但是沒有征伐之功相匹配,但是有這樣一位君主,...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阿大歷史之旅,我是泛中流。公元954年,後周的開創者周太祖郭威去世,去世後,郭威的養子柴榮繼位,也就是後來的周世宗。柴榮,被譽為五代時期的第一明君,在位期間,對內實施改革,...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代雄主周世宗柴榮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混亂時期,梁唐晉漢周,951年,郭威建立後周,郭威是柴榮的姑父也是養父,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柴榮雄才大略,英明果武,即位之初就立下「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
為什麼趙匡胤的北宋能夠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這個大割據時代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
憑什麼就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曆朝歷代,在剛開國的時候都處於國力上升期,,在隊內對外戰爭上都擁有的優勢。但為什麼,一個統一大半個中國的宋朝,打不下幽雲十六州哪?請讓我為大家慢慢道來。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怎麼來的...
五代最英明的君主,中國歷史上最被人忽視的皇帝——後周世宗柴榮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們是中華民族普遍承認的優秀帝王,甚至可以稱之為「範本級帝王」,千百年來為歷代史學家所津津樂道。可是主席詩詞上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盡數歷代帝王只有...
實力決定!即使周世宗不突然患病也絕不可能收復幽雲十六州
所謂「幽雲十六州」指的是包括幽州和雲州在內的北方的薊、瀛、莫、涿、檀、順、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十六個州,範圍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區,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比今...
周世宗柴榮不死,燕雲十六州早收復!趙匡胤真比柴榮差這麼多嗎?
周世宗柴榮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能夠贏得這樣的美譽,其個人能力、魅力等等都是一等一的,柴榮生前將後周經營的非常強盛,在高平一戰中對陣北漢和契丹聯軍力挽狂瀾獲得大勝,自此在於北方政權的對敵中占據...
為收復一戰略要地,趙匡胤設立專項資金,並撂下這樣一句狠話
959年,後周一代雄主柴榮病逝,統領禁軍的檢校太尉趙匡胤趁著北漢和契丹組團來犯的機會,上演「黃袍加身」,建立北宋。趙匡胤雖靠欺負孤兒寡母上位,得位不正。但客觀說,趙匡胤稱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