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為什麼如此在意荊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占據漢中以後,曹操依舊占據優勢,畢竟當時無論土地和人口,劉備和孫權都遠遠落後於曹操。

可是,孫權卻趁著關羽進攻曹操時命令呂蒙「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

孫權此時不會不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步險棋。

因為劉備無論如何都會報復的,即使像很多人猜想的那樣不是當時,以後也會進攻孫吳的。

那麼,為什麼孫權不惜幫助自己的仇敵曹操同時撕毀盟約也要得到荊州呢?後來的事實證明,即使占據荊州,孫吳在軍事上也並沒有什麼建樹,更不要提像項羽那樣威震華夏了。


其實,荊州不僅是孫權的心頭病,同時也是孫堅、孫策的心頭病。

荊州的得失直接關係到東吳的穩定。

這種穩定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更是人心上的。

我們不妨來看看孫權大臣的兩種極端表現吧。

曹操收降劉表勢力、占據荊州時,孫權大臣方寸大亂,甚至有不少臣子說要投降曹操。

而到了後來孫權擁有荊州之後,曹丕封孫權為吳王時,孫權的大臣則敢對曹丕派來的使臣指手畫腳。

僅從此事就可以看出荊州對東吳士人心理上的影響。

東吳不同於曹魏和蜀漢,曹魏和蜀漢的天下都是一步步、一點點打下來的。

東吳自從孫策以後就很少在進攻上獲得什麼便宜,唯一的戰果可能就是呂蒙撕毀盟約偷襲荊州,其餘主動進攻對方的戰爭幾乎沒有贏過,被張遼在東方制的死死的。

我們或許可以說東吳善守而不善攻,其實原因並不僅僅如此。

自黃巾起義以來,北方中國常年處於混戰之中,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將領文臣都已經習慣了戰爭的光景,攻打他人,被他人攻打都是家常便飯。

人們已經習慣了早上是一個勢力,晚上就換了另外一個勢力的情況。

但江南不同,自孫策受袁術之命經略江東以來,江南很少遇到戰亂,人們已經習慣了穩定的生活,這和北方動則圍城的環境截然不同。

同時,江南的穩定導致主戰派或者依靠軍功的將領並不能夠獲得更大的權力,朝廷還是更多的被士族所把持,這些人無疑是溫和派,誰來統治都可以,無論他姓不姓孫。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需要做到的是儘量保持江南的安全與穩定,否則他手底下這些人隨時會背叛他。

因此,荊州的意義也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假如沒有荊州,孫吳時刻受到荊州勢力的威脅,也就時刻面臨士族倒戈的局面。

只有拿到荊州,孫權才可以與士族成為一體,有才有機會一個個剷除他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四大都督:一人被氣死,三人病逝!

在三國歷史上,相對於曹操、劉備兩大勢力,孫權這一邊的人物,在總體歷史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一方面,曹操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占據了北方中原,人才濟濟。另一方面劉備建立的蜀漢,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

曹操為什麼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三國霸主曹、劉、孫中,孫權無疑是最幸運的:曹操南征北戰,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從一無所有發展到最終擁有半壁江山;劉備亦是顛沛流離吃盡苦頭,終於偏霸一方。孫權則不然,他沒有刀槍火海般的艱難創業經...

三國歷史簡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