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事如神的諸葛亮也不是萬無一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劉備麾下的首席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但是對於諸葛亮的評價不盡相同,即使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展現的是一個神機妙算的人物,但就算是聖人也會犯錯,更何況諸葛亮呢?那諸葛亮都犯過哪些錯誤呢?

在識人用人上,諸葛亮用人失誤導致街亭失守,致使蜀漢失去最佳戰爭局勢。

諸葛亮在這個問題上最大的錯誤就是選人不當,將鎮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一直不被劉備重用的、又在臨終時叮囑不可委以重任的馬謖,實戰經驗豐富的劉備曉得馬謖戰爭謀略都是紙上談兵,可諸葛亮卻沒有看出來,不得不說這是諸葛亮一個大大的失誤。

另外諸葛亮的培養人才上也沒有遠見的卓識,雖然五虎上將威震四海,但是隨時老將們一個個駕鶴西去,諸葛亮並沒有及時的培養人才,所以在蜀漢的大軍中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沒有人才可用,沒有大將可用。

這對一個征戰四方的國家來說後繼無人是多麼悲催的事情。

沒有合適的繼承人的時候,諸葛亮也在現有的將領中尋找這自己繼承人,後來遇到了姜維,諸葛亮覺得姜維志勇雙全,可以繼承自己的衣缽,可事實上,姜維只懂得打仗,而且只是一心要完成諸葛亮的心愿,不能夠體恤蜀國百姓的生活和權衡國力是否適合繼續北伐,最終使其葬身異國他鄉。

作為一國的丞相,不僅要有過人的謀略,在識人用人上有獨特的眼光,更要在處理文史武將的關係上做大平衡,諸葛亮在這面最大的敗筆就是在處理後事上實在是欠妥。

諸葛亮在臨終時把大權交給了一介書生楊儀,而楊儀與魏延之間一直存在日積月累且不可調和的矛盾。

楊儀在掌握大權後公報私仇迫使魏延造反,最終派馬岱斬殺了魏延,原本就缺少大將的蜀國如雪上加霜。

另外諸葛亮並沒有做到直言勸諫劉備,使得劉備一意孤行決定讓關羽留守荊州。

諸葛亮明知關羽不能擔此大任,卻依舊讓心高氣傲的關羽鎮守荊州,最後荊州失守,諸葛亮對這件事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在劉備征討東吳為關羽報仇的時候,雖然相勸但並未阻攔,雖然一同相去卻只負責後方的建設,使得劉備一敗塗地。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了託孤重臣,諸葛亮手握大權,但是在劉禪長大後,諸葛亮依舊掌控大權,沒有及時的將權利交給劉禪,使得唯唯諾諾的劉禪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挑唆下,對諸葛亮極度的不信任,造成了北伐無功而返的悲劇。

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後一心恢復漢室,可謂是嘔心瀝血,舉全國之力六出祁山,使得國庫空虛,百姓水深火熱。

但曹魏實力太過強大,大業未能完成還使蜀國背上了需要好多年才能休緩過來的沉重的包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後期這七大猛將,誰才是新「五虎上將」

"五虎將」在蜀漢的建立過程中,東征西討,摧城拔寨,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是劉備手下的王牌,每個人都能獨擋一面,成為蜀漢不可或缺的肱骨名將。然而,在蜀漢建立的前後幾年間,關羽戰敗被殺,張飛被屬下殺害...

蜀漢後期諸葛亮手握大權為何不稱帝?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名相之一,杜甫詩讚曰:「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伊尹是商湯時代的大臣,協助商湯治理國家,成就商朝盛世;呂尚,即姜子牙,年七十齣山,輔助周文王,後事武王,攻滅商湯六...

「中華智慧的化身」:謀臣諸葛亮

3成 就諸葛亮首先提出「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把用人放在治理國家的首位。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建言「親賢臣,遠小人」,並向後主推薦了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這些人都是當時的賢士。他提出選拔人才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