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棄魏延、王平而執意用馬謖守街亭——原來他做了和曹操一樣的考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街亭系列(二) 馬謖任命篇

上文我們分析到,街亭得失事關第一次北伐全局勝敗,可以說其守將選擇必須慎之又慎。

然而一向被稱為「智慧的化身」的諸葛亮卻棄眾人建議於不顧,執意越級提拔馬謖為先鋒守街亭。

結果馬謖被張郃打的近乎全軍覆沒,致使街亭丟失,第一次北伐前功盡棄。

為何諸葛亮會有如此反常的舉動呢?

圖1,揮淚斬馬謖

魏延、王平不可勝任的原因

現在大家說起街亭守將的人選,恐怕首推魏延、王平,然而正史上這倆人都不太可能作為守街亭的主將。

魏延不行,倒不是因為諸葛亮打壓他,恰恰相反諸葛亮十分器重這個大將之才。

劉備在世時魏延僅是鎮北將軍。

然而諸葛亮主政時期魏延已經做到了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

魏延當時不去街亭,是因為當時蜀軍主力正在圍攻雍涼都督郭淮駐守的上邽,,這種比街亭阻擊戰困難的多的攻堅戰,更需要魏延這種大將。

王平不行,則是因為他是個認識字不超過十個的魏國降將,且街亭之戰便是他的成名戰,此前並未受重用。

所以只能做馬謖的副手,主將是萬萬做不了的。

「從曹公征漢中,因降先主,拜牙門將、裨將軍。

」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見《三國志·蜀書十三·王平傳》)

馬謖的特殊與諸葛亮的無奈

圖2,受九錫進魏王的曹操

其實,在諸葛亮用馬謖之前,一代梟雄曹操也有過類似的任命。

大家都知道關羽水淹七軍的典故,想當年關羽從荊州揮師北上,困曹仁淹于禁,打的老曹都商議遷都。

那最開始曹操想讓誰帶兵解救曹仁呢?不是什麼五子良將,也不是什麼夏侯宗族,是他兒子曹植,就寫七步詩的那個......不過還好曹植喝醉了沒能成行,否則只怕比馬謖還身敗名裂。

」二十四年,曹仁為關羽所圍。

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

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

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罷之。

「(見《三國志·魏書十九·陳思王植傳》

圖3,初次北伐時的諸葛亮

曹操、諸葛亮未必不知道他們所任命的人不一定是最適合的人選,比如守街亭,近代某著名軍事家就在批註《資治通鑑》的時候提了「初戰亮宜自臨陣」,諸葛亮可以親自去。

那麼為什麼他們還要如此任命呢?培養繼承人,刷軍功的方式來為繼承人刷威望才是他們的目的。

曹植是曹操兒子這自不必說。

諸葛亮當時已經47歲了,參考三國時較短壽命水平與諸葛亮53歲去世,他當時急於為心目中的繼承人增加威望,為其鋪路。

馬氏一族是荊襄望族,又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

馬謖出身可謂根正苗紅,出策」攻心為上「又在平南中時表現了出色的理論水平,也在諸葛亮身邊歷練許久。

所缺的,不外乎實戰軍功建立起來的威望而已。

圖4,僅6年後,最後一次北伐時遲暮的丞相

守街亭不一定馬謖最好,但是當時諸葛亮繼承人,最佳人選大概就是馬謖了。

為了這次推出馬謖,諸葛亮為其制訂了大體戰略,配備了經驗豐富的副手王平,還令高詳帶兵屯守列柳城保護街亭側翼,進行的也是難度係數不高的阻擊戰。

只是可惜,武侯的一片苦心啊。











此後蜀漢再無如此好的翻盤機會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戰擊潰魏延的蜀漢將軍是誰

【導讀】諸葛亮在北伐軍中去世,臨終留下遺命,讓楊儀率大軍撤退回蜀國。魏延和楊儀不和,不願意給楊儀當「斷後將軍」,一氣之下帶領自己所屬的軍隊率先南撤,沿途還燒毀了經過的閣道。楊儀等鑿山通道,晝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