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三國時期各路英雄的政治策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群雄四起,紛爭不斷。
這些英雄之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曹操、孫權、劉備、袁紹、還有袁術。
彼時天下大亂,曹操和袁術、袁紹都想當皇帝,不過,因為他們的政治眼光不同,策略各異,結果不一樣。
在群雄中,袁術是第一個稱皇帝的。
本來在那個亂鬨鬨的時代,誰當皇帝都行,只要有本事。
所謂「本事」是指統一天下的本事,而統一天下要有正確的策略。
袁術沒有這種本事,也沒有提出什麼策略,只是一心想當皇帝,以享榮華富貴。
他主觀上認為他家「四世三公」,是「百姓所歸」,」應天順民」,該當皇帝。
當他徵求部屬意見時,大家沉默不言,實是反對,他還是自封為皇帝。
所說「百姓所歸」、「應天順人」。
是自欺欺人。
他占據南陽時,「奢淫肆欲,征斂無度,百姓苦之。
」他當皇帝後,「荒侈滋甚,後宮數百皆服綺縠,余梁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
」由於人心軍心厭棄,先為呂布所破,後為曹操打敗,奔青州投其侄子袁譚途中病死。
袁術只徒有皇帝之名,無皇帝之實。
曹操則相反,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
曹操對當時政治形勢的認識,頭腦是清醒的:當時漢雖弱,但擁漢派的大有人在,故採納荀彧的「奉天子以從眾望」的策略,將皇帝的實權一下抓到手裡,「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地號令四方,要統一天下,要有眾多人才,乃提出「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使才智之士從四面八方投其麾下,為之出謀獻策,才能稱雄北方。
袁紹是個好謀無斷的典型,他雖有吞天下之志,但才力不足,喜談謀略而不能決,有正確戰略也不能採用,往往錯過良機。
他在官渡與曹操相持時,許攸截住曹操的催糧書,知其糧盡,建議「兩路擊之」,如行此策,打敗曹操是大有可能的,袁紹反認為「此書乃誘敵之計也」,說「攸是操的姦細」,將之逐出。
攸乃投操,教其到烏巢燒糧,操從其計行之,紹軍無糧,軍心惶惶,曹軍乘勝追擊,袁軍全潰,官渡之戰被打敗,決定了袁紹集團的滅亡。
劉備以統一天下為已任,劉表和劉璋則胸無大志,只圖割據偏安。
曹操統兵征烏桓,劉備勸劉表趁許昌空虛,以荊襄之眾襲取之,劉表說:「吾坐踞荊州足矣,豈可別圖?」當時,群雄逐鹿,你不滅人,必被人所滅,決不容其」坐踞荊州」,劉表因錯過襲取許昌良機,使曹平定北方後,揮戈南下,奪取荊州。
劉璋心地雖仁慈,但為人闇弱,這種人是守不住地盤的。
劉備按照孔明的」隆中決策」,與孫權聯合打敗曹操,占據荊州後,就著手圖川,恰好劉璋邀他入川拒張魯,張魯不足為患,讓劉備入川是「請狼入室」,結果是自取滅亡,劉璋沒有政治頭腦如此。
孫權善於舉賢任能,故賢能竭力相輔,五湖四海之士紛來歸附,竭力相助。
魯肅獻的「榻上策」,他奉為國策。
此策的要點是,「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鼎足江東,伺機以圖天下,此策起正確的。
要圖天下,首先要「深根國本」,因荊州在揚州上游,對東吳威脅大,不占據荊州則難確保東吳的安全;且荊州是用武之國,進可直趨宛洛,直搗曹操的老巢,退可據長江大塹而守。
此策對於孫權鼎足江東起了極大的作用。
由於孫權的戰略正確,又有眾才相助,曹操、劉備曾先後犯,都以失敗告終。
小編註:(本文截取自《三國智謀精粹》,有電子書,感興趣者關注私信小編)
劉備憑藉什麼最終成就了一番偏安的霸業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雖說父祖「世仕州郡」,並不完全出自草根,可要與曹...
英雄與梟雄的較量:劉備與曹操權術韜略大比拼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曹操時說:「太祖(曹操)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擥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矯情任算……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區區數語,使曹操才幹過人、機智狡詐、...
歷史千人冊(271-280)
三 國 271、劉表(142-208)字景升。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西南)人。靈帝時為北軍中侯,獻帝初平元年(190),遷荊州刺史,得到蒯越、蔡瑁等當地名士、大族的支持,平定長江中游的反抗力量,徙...
荊州牧劉表有十萬軍隊為什麼不能成大事(完結)
劉表不能接納,和他刀兵相見,也是那個時期諸侯的通常做法。張濟戰死,劉表並沒有表現出喜形於色。而是還有些惺惺相惜,可以看出做人並不那麼輕狂,這恐怕要比袁紹要厚重得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其為人。
重生三國,您最願意投奔誰?我會選擇去找馬超吃火鍋!
三國,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各方勢力的文臣武將們,紛紛各展奇才,以輔佐自己的主公殺伐爭戰,成就大業。今天,小縱想問一個簡單又有趣的問題:如果讓您真的重生在三國,時間定在群雄並立,董卓已死,呂布出逃...
回顧劉備開掛式的人生:屢戰屢敗,版圖卻越滾越大?
作為三國的重要人物劉備,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他一開始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但卻一路開掛,一路逆襲,一手建立起了蜀國,那麼究竟劉備是怎樣開掛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