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那些實力強悍,卻把棋下臭了的諸侯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在曹魏、蜀漢和孫吳鼎立局面形成前,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割據政權,其中不乏勢力強悍者,皆有中原逐鹿的勢力,但最終,都化作滾滾長江東逝水,淹沒在歷史長河中,應了那句俗語:小時候胖,不代表長大了胖。
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一、袁紹
出身名門,世代公卿,早年朝中任中軍校尉(洛陽西園八校尉之一,曹操時任典軍校尉)、司隸校尉(監督京師和地方的監察官),後占據冀州、青州和并州之地,討伐董卓之時,被推為盟主,其勢力與人望可見一斑。
孔融曾評價,袁紹土廣民強,其部下許攸、郭圖、審配、逢紀皆智謀之士,田豐、沮授皆忠臣也,顏良文丑勇冠三軍,其餘高覽、張頜、淳于瓊俱世之名將。
只能說是非常遺憾,無論是累世公卿的人望,還是兵多將廣勢力,全部化為泡影,並且還幫助了曹操完成了資本的積累。
二、劉璋
與袁紹比起來,劉璋也毫不遜色,皇族後裔,祖上為景帝第四子魯恭王劉餘(與劉備有點類似,劉備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自己是景帝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另外,劉備入蜀後,還去了劉璋三個劉瑁的寡妻吳氏,即後來的穆皇后)。
劉璋的父親劉焉應該說是非常有眼光,看到天下大亂,向朝廷請為益州牧,並排張魯盤踞漢中,益州與東漢朝廷道路不通,處於半獨立狀態。
諸葛亮隆中對,「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絕對是一個稱王稱霸的好地方,並且當時劉璋下手也是人才濟濟,黃權、法正、嚴顏、張任,等等,文臣武將都不缺,可惜,用諸葛亮的話說,「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三、劉表
割據荊州,據地數千里,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手下有魏延、文聘,以及、伊籍、陳登、蒯氏兄弟,殺孫堅,驅袁術,抗曹操,並染指交州,也是非常有勢力的一方諸侯。
然後,並其病死之後,蔡瑁等人擁立幼子劉琮,旋即不戰而投降曹操,把劉表多年的基業拱手讓人,並且也給了曹操夢寐以求的水軍力量,使其可以繼續南征,也就有了後面的赤壁大戰。
另外,還有袁術、馬騰、劉繇、嚴白虎、公孫瓚、張魯、張邈等人,大家還認為誰具有爭奪天下的能力,留言討論一下吧。
漢末三國時期的各個諸侯勢力到底有多強大?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中平六年,董卓奉詔率兵進入洛陽,廢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自為相國,獨攬朝政。次年關東諸侯推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從此漢末各大諸侯軍閥勢力紛紛登上歷史舞台,為群雄割據局勢打下...
《諸葛亮的帝師絕唱》之三:《隆中對》的讀解密碼
諸葛亮的求職沒有太多意識形態方面的考量。也就是說,他的出山與劉備是否是宗室、是否要復興漢室沒有直接關係。諸葛亮「兜售」的戰略方案是中性的,適用面很廣,當然前提是要滿足自己做帝師的要求。
閒論三國 諸葛隆中對名揚千古 殊不知曹魏隆中對更勝一籌
說起隆中對,大家首先想起的都是諸葛亮和劉備初次見面的縱橫捭闔,「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