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真理就服從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長征的勝利,是正義對反動、革命對反革命的勝利,也是真理對謬誤的勝利。
從1921年到遵義會議的召開是14年,黨的領導人幾經更換,但始終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黨中央和堅強的領導核心。
這也使我們的革命事業屢經曲折,有時陷入「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的迷茫與困惑,有時遇到「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碰壁與無奈。
從遵義會議召開到新中國成立,同樣是14年。
中國共產黨人沿著這條路線,讓一個嶄新的人民共和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遵義會議不但是長征從被動走向主動的轉折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長征之初,紅軍官兵迭次失利,尤其是湘江之役,部隊幾乎瀕於絕境,與第四次反「圍剿」以前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紅軍官兵逐漸覺悟到這是排斥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貫徹執行了錯誤的路線所致,要求改變領導的願望日益強烈。
朱德表態,如果繼續這樣的領導,我們就不能再跟著走下去。
周恩來說,只有改變錯誤的領導,紅軍才有希望。
張聞天、王稼祥商量,要把博古、李德轟下去。
誰掌握了真理,誰就掌握了戰場的勝券。
遵義會議之後,紅軍「好像忽然獲得了生命」,處處主動,生龍活虎,相反,國民黨軍則處處挨打,疲於奔命,重要原因在於歷史選擇了毛澤東,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一名黨員到底該服從誰?毛澤東曾經旗幟鮮明地指出:「誰有真理就服從誰,不管是挑大糞的也好,挖煤炭的也好,掃街的也好,貧苦的農民也好,只要真理在他們手裡,就要服從他們。
」劉少奇也說過:「我們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提倡盲目的服從。
」對於上級的決議、指示,既不能選擇性地執行,也不能盲目地機械地執行,而應該行得通的就堅決執行,行不通的及時提出理由和建議。
如果上級仍然決定執行,則必須執行。
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是一名共產黨人的黨性和天職。
中央紅軍長徵到達吳起鎮時,只剩下7200人,當時紅十五軍團有7000餘人,然而,時為軍團長的徐海東馬上把部隊交給黨中央指揮,並從7000元大洋的家底中拿出5000元交給中央。
相反,張國燾自恃人眾槍多,公然向黨爭權。
「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廣大指戰員對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惡行一致進行抵制,後來他叛逃到國民黨時,連自己的警衛員都拒絕跟他走。
誰有真理就服從誰,體現出眼睛向下的作風、尊重真理的敬畏,更彰顯出矢志不渝的忠誠和看齊追隨的堅定。
全軍官兵只有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才能更好地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軍隊最高領導權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把軍心集聚在黨的旗幟下,為強軍興軍而勠力奮鬥。
矛盾分析法運用與長征勝利
習主席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中指出,紅軍長征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我們知道,紅軍長征面臨的形勢極其險...
黨的堅強領導: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在極端艱險的條件下,先後實行戰略大轉移,衝破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險阻,經受饑寒傷病的折磨,戰勝黨內分裂的危險,完成了跨越十四個...
長征中黨的三次重大道路抉擇是什麼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長征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戰略大轉移,每一步進退,每一次決策,都是思想路線的激烈碰撞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是生命線勝利線——透過「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長征主題展覽感悟黨的三次重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