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整理:《三國演義》名著導讀+閱讀訓練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小學名著閱讀是語文考試中的必考題,今天送給大家一套由『一堂作文課』獨家整理的《三國演義》閱讀訓練題,測測自己能拿多少分吧!
特別提示:掃碼進入名著閱讀微信群,不僅能拿到《三國演義》閱讀導讀+訓練題,還可領取中小學必讀名著導讀+閱讀訓練題答案完整版電子資料!此二維碼8月22日前有效,失效後可加語林微信(yuwenke12345)後拉您進群。
內容提要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
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
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
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文學常識
一、人物及性格特徵:
曹操:自幼放蕩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
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徵,清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鞠躬盡瘁。
劉備:一代梟雄,寬厚仁愛,求賢若渴。
關公:忠義,智勇雙全。
劉備教育劉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二、對聯一副:
三顧茅廬,劉玄德禮賢下士;
六出祁山,諸葛亮赤膽忠心。
三、關雲長-----《三國演義》中忠義的化身,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謀、傲的事情分別有: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敗走麥城。
對聯一副:
千里走單騎,俠肝義膽;
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
四、諸葛亮-----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舌戰群儒;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退司馬懿;揮淚斬馬謖。
對聯兩副:
A、神機妙算七擒孟獲,亮節孤忠六出祁山
B、一片丹心《出師表》,萬斛深情《誡子書》
讚美諸葛亮的詩句:
A、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B、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五、三國歇後語: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草船借箭——自有妙計草船借箭——巧用天時
草船借箭——有誤(霧)張飛穿針——大眼對小眼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簡答題彙編
1.失街亭之後,「武侯彈琴退仲達」,這說的是什麼人之間的故事?你怎樣看待這個故事?
答:這說的是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故事。
如何看待:諸葛亮能把握對方多疑心理,故意表現出與平日「謹慎」不同的樣子,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使對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動。
或:司馬懿其實並不急於打敗諸葛亮,以免出現對自己不利的「過河拆橋」、「兔死狗烹」的情況。
(如何看待有道理即可。
)
2.《三國演義》中,馬謖因失守街亭而被諸葛亮斬首,你覺得諸葛亮有沒有過錯?為什麼?
答:諸葛亮用人不當,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曾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街亭是蜀軍「咽喉之路」,不可委命於馬謖。
3.《三國演義》的卷首詩《臨江仙》的開頭三句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你覺得這幾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幾句甚為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
4.《三國演義》塑造廠不少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崗所說的「三絕」——奸絕、義絕、智絕。
「三絕」是哪三個人?試選「一絕」舉—一例說明其「絕」。
答:曹操「奸絕」,關羽「義絕」,諸葛亮「智絕」。
曹操借糧官的人頭以彈壓軍心、「夢中」殺人都體現出曹操的奸詐;關羽為義而與劉、張桃園結盟,奉義而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為義而釋曹操:諸葛亮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計用空城等則體現出他的智慧。
5.《三國演義》有不少廣為流傳的成語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
請簡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帶兵攻打張繡,行軍路過一片荒涼的乾旱地區,將士們又累又渴。
此時,曹操靈機—動,告訴將士說:「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樹結滿了梅子。
」一想到梅子,將士們嘴裡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乾旱之地,將士們雖沒見到梅林,但已經有水喝了。
由於文章篇幅有限,想獲取《愛的教育》名著導讀+閱讀訓練題答案完整版資料的同學,可以掃碼進入名著閱讀微信群,找群主領取!
名著閱讀交流群
溫馨提示:此二維碼8月22日前有效,失效後可加語林微信(yuwenke12345)後拉您進群。
>>>推薦:四大名著導讀
乾貨整理:《水滸傳》名著導讀+閱讀訓練題
乾貨整理:《西遊記》名著導讀+閱讀訓練題
乾貨整理:《紅樓夢》名著導讀+閱讀訓練題
舌戰群儒?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盤點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事跡的真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唐代詩人杜甫遊覽成都武侯祠時創作的一首詩。每每讀到最後兩句...
諸葛亮:被《三國演義》神化的名將(武廟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史料摘譯——原文: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
作為三國時期最頂級的對決,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厲害
一部《三國演義》讓諸葛亮如同神一樣的存在,他就是智慧的化身,而他後期的對手司馬懿因此也家喻戶曉,雖然被寫成了「手下敗將」,但是他們的對決確實是三國時期最頂級的對決。在小說里諸葛亮六出祁山,與司馬...
三國馬謖大意失街亭:馬謖如果「當道下寨」真能守得住街亭嗎?
魯迅說過「諸葛多智近乎妖」,大多數影視劇都將諸葛亮塑造成神一般的正面人物。然而,是神一般的對手成就神一般的諸葛亮。但直到《軍師聯盟》播出,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才第一次作為主要的正面人物出現在螢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