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為何是曹操要託付後事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手下有五大謀士,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都曾為曹操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曹操非常信任這些謀臣,那麼曹操最信任的謀士是誰,誰才是曹操手下第一謀士?

一般認為是郭嘉:

其一,看人很準,料定袁紹不能成就大事。

郭嘉初投袁紹,袁紹對其非常恭敬。

郭嘉住數十日後,對袁紹謀士辛評、郭圖說:「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

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三國志·魏書·郭嘉傳》)!還說:「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卻說:「袁氏有恩德於天下,人多歸之,且今最強,去將何之」(《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二》)!郭嘉知二人還沒發現到袁紹的短處,不再多言,遂離紹而去。

其二,曹操認為能成就大事的,非此人莫屬。

起初,潁川名士戲志才為曹操謀士,曹操對他甚為器重。

無奈戲志才早逝,曹操便寫信給謀士荀彧,書中說:「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

汝、穎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三國志·魏書·郭嘉傳》)荀彧見信後,向曹操推薦了郭嘉。

曹操召見郭嘉,與其共論天下大事,高興地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會見後,郭嘉也非常高興地說:「真吾主也」(《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曹操遂任郭嘉為司空軍祭酒,時為建安元年(196年)。

自此,郭嘉以多謀善斷而深得曹操倚用。

其三,洞察人心,料事如神。

曹操與袁紹大戰於官渡,傳聞孫策將渡江偷襲許昌,眾人都很擔心,郭嘉料道:「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

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

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 結局:孫策果然被許貢門客所殺。

再舉一個例子, 袁紹死後,曹操想乘勝追擊袁譚、袁尚,郭嘉卻認為:「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

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斗其間,還相離也。

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

不如南向荊州,若征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定也。

」 結局:袁譚、袁尚果然為爭冀州大打出手。

其四,君臣相遇相知傳為佳話。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係親密,猶如朋友一般。

據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

在嚴於治軍的操營帳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裡,「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紀檢官員,叫陳群,曾因郭嘉行為上不夠檢點奏了他一本。

但是,曹操一面表揚陳群檢舉有功,一面卻對郭嘉不聞不問。

不僅如此,曹操還暗地裡為郭嘉一仍其舊的生活作風喝彩。

在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

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

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郭嘉死後,曹操痛不欲生。

「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

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赤壁大戰失敗後,曹操仍然對郭嘉讚不絕口痛苦不已,「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至於荀彧,是曹操防守後方的重要人選。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稱號。

所謂王佐之才,就是「輔佐君主成就王業的人」。

這裡的「王」,恐怕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君主」、「君王」,它的內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聖王仁義教化」治理國家的方式。

想當年,張邈與陳宮在兗州叛亂的時候,豫州刺史郭貢領兵來到荀彧鎮守的城下,說要求見荀彧。

荀彧單人獨騎,智退敵兵,可謂有膽有識。

之後輔佐曹操攻略呂布、袁紹、劉表,迎奉天子的過程中,荀彧每每進諫,往往會從大勢角度,擷取影響戰爭勝敗的諸多因素中最關鍵的那些部分,對曹操進行勸諫。

比如建議曹操先攻呂布,後取徐州的時候,荀彧就從人心、糧餉、戰略、戰術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再比如建議攻打袁紹時,荀彧引用楚漢相爭的故事,從用人氣度、決策、治軍、德行四個方面論述了戰勝的可能性。

正是由於荀彧智能的全面和細緻,所以我們看到他不僅能提出正確的戰略戰術、給予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確政治方針,還能分撥糧草、舉薦賢能,可謂樣樣皆通,樣樣皆精。

因此善於用人的曹操往往讓他做後方的總調度官,成為自己在外出征強大的後盾。

因此,比照韓信蕭何張良的故事,這個荀彧類似於蕭何,而郭嘉相當於出奇謀的張良,二人都很重要,但作為謀士肯定是郭嘉在曹操心目中最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空有一身才華,奈何上天不給表演的機會

三國時期,三位大佬各據一方,曹操的地域最為廣泛,他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廣闊的領域,最重要的是身邊的謀士較多。曹操身邊的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此五人中,郭嘉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三十...

良臣擇主——郭嘉棄暗投明展宏圖

「君不賢,則臣投別國」,這與封建的「愚忠」思想很不相符。其實,在今天看來,這無可厚非。懷揣大智慧者,想要成就一番大業,必須尋找最合適自己的平台,這也是一種棄暗投明。

天生郭奉孝----鬼才郭嘉與諸葛亮擦肩而過

建安十二年(207年)。這是個特殊的年份,兩位重量級謀臣郭嘉和諸葛亮擦肩而過,郭嘉撒手離去,諸葛亮正式出山。易中天《品三國》對郭嘉的評價:神機妙算,當機立斷,出奇制勝,隨機應變,料事如神,敢出險...

三國第一謀士軍師祭酒:郭嘉

郭嘉字奉孝,曹操手下主要謀士之一。郭嘉出身寒門,自幼胸懷大志。「少有遠量」,自20歲起便暗中交結有識之士(「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不與世俗之士交往(「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

如果郭嘉不死,天下是否三分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