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臣擇主——郭嘉棄暗投明展宏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君不賢,則臣投別國」,這與封建的「愚忠」思想很不相符。

其實,在今天看來,這無可厚非。

懷揣大智慧者,想要成就一番大業,必須尋找最合適自己的平台,這也是一種棄暗投明。

郭嘉,字奉孝,潁川陰翟(今河南禹縣)人。

在東漢群雄逐鹿中原的時候,身懷奇才的郭嘉想為當世所用,以建立自己的功業。

因此在27歲時,他投靠了袁紹,住了十幾日後,對袁紹謀士辛評、郭圖說:「聰明人想成就大事,必須選擇自己的主人啊,袁公模仿周公的禮賢下士,而不懂用人的玄機,頭緒多要領少,喜歡謀劃而不作決斷,想與他成就大業難啊。

我將另外選擇自己的主人了,你們和我一起去嗎?」二人說:「袁氏對天下有恩德,人多歸之,況且現在袁公勢力最強,為什麼離去啊?」郭嘉知二人還沒發現袁紹的短處,於是不再多說,毅然離開袁紹。

當時,潁川的一位名士戲志才是曹操身邊的謀士,曹操對他非常器重。

無奈戲志才早逝,曹操便寫信給謀士荀彧,希望它能舉薦胸懷韜略的人才。

荀彧見信後,向曹操推薦了郭嘉。

曹操於是召見郭嘉,與其共論天下大事,聽過郭嘉的一番言論之後,曹操高興地說:「幫我成就大事的人必定是你啊!」郭嘉也覺得自己遇到了值得追隨的主子,賓主盡歡。

曹操逐任郭嘉為司空祭酒。

後來,呂布率兵攻打劉備,劉備無奈歸降曹操,尋求保護。

有人對曹操說:「備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圖,後必為患。

」曹操問郭嘉該當如何,郭嘉說:「大家所言不虛,然而您起兵為百姓除暴,是靠誠信來招納天下俊傑的,今劉備有英雄名氣,因沒辦法才歸降您,害死他,那就是害賢能的人,會帶來不敬賢的名聲啊。

如此下去,賢能之士會懷疑您,他們就會投奔他人,如此一來,還有誰會幫您平定天下呢?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要多加考慮啊。

」曹操笑著說:「你真明白我的心意!」

後來,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郭嘉隨曹操大敗袁紹。

建安七年(202年)五月,袁紹因兵敗嘔血而亡,少子袁尚繼大將軍,長子袁譚率少數兵力防守黎陽。

曹操本擬重新組織攻城,郭嘉則認為袁紹的兩個兒子內部爭鬥,又有郭圖、逢紀做他們的謀臣,必起內亂。

急攻他們就使他們凝聚起來了,應該緩攻他們,離間他們,待起內亂後再進攻也不遲。

曹操聽取了郭嘉的意見。

後來,果如郭嘉所說,建安九年(204年),袁尚、袁譚起內訌,袁譚為袁尚所敗,派辛毗向曹操乞降。

曹操逐以支援袁譚為名,攻打鄴城,袁尚勢力最後為曹操所消滅。

在郭嘉輔佐曹操的政治生涯中,郭嘉幫助曹操逐袁術、敗張繡、滅呂布、破袁紹、擊劉備。

又北征烏桓。

曹操能在北方穩固自己的地位,其在關鍵時刻的重要謀略都與郭嘉有關。

因此,曹操後來封郭嘉為洧陽亭侯。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回師不久逝世,年僅38歲。

後曹操在赤壁大戰中大敗,概嘆道:「郭奉孝在,不會使我到這地步啊。

」確實,後人曾說,如果郭嘉活得時間長一些,也許三國鼎立的局面就不一定會出現,當然這只是一說,只作為說明郭嘉之才的偽證。

郭嘉深諳「懺合」之術,擇主而伺,不失為智者。

在人才競爭激烈的時代,不僅僅是君主選擇人才,同時也是人才選擇君主。

郭嘉看出袁紹好謀無決,難成大事,毅然棄袁投曹而獲成功,可謂慧眼識明主。

確實,在選擇自己的人生平台已成就事業時,要具備智慧的眼光以及靈活變通的處世態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郭嘉活著,曹操早就統一天下?

歷史上,除了春秋戰國時代,謀士輩出的時代當數三國時期。西漢時漢武帝太強,文韜武略集於一身,手下多出將才,如衛青、霍去病等,而沒有人稱得上絕頂謀略家;東漢皇帝劉秀雖有中興漢室之大功,得力手下鄧禹也...

三國謀事郭圖是怎樣的人?他是被曹操殺死的嗎

郭圖,字公則,家鄉在潁川,即如今的河南許昌禹州一帶,是東漢末年袁紹手下的謀士,在官渡一戰中,他圖謀偷襲曹營,結果計謀沒有得逞,郭圖為了逃避責任,將罪因歸咎於率軍的張郃與高覽兩人,結果使得二人投靠...

如果郭嘉不死,天下是否三分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

歷史名人:郭嘉屢獻奇謀、大放異彩……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

郭嘉不死 臥龍不出 郭嘉才堪大用?

「君不賢,則臣投別國」,這與古代的「從一而終,一臣不事二主的」思想很是相悖,。但是如果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無可厚非。因為,士為知己者死,古人懷才,就是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