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通姦庶母,囚禁生父,自立為皇帝,被殺前醜態百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十國,是唐宋之間「五代」與「十國」的合稱。

狹義上說,五代是指依次逐鹿中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十國是指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北漢等割據政權。

其實,十國遠不止上述十個國家,桀燕國就是一個不常被提及但又不得不提及的政權。

桀燕之所以不入流,除了其存活時間短,還在於皇帝劉守光的無恥、殘暴和混蛋。

五代十國是亂世,流氓、無賴、荒淫、昏庸的皇帝層出不窮,但像劉守光這般大逆不道、喪盡天良、惡貫滿盈、殘暴不仁的,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來。

因為出了這麼個皇帝,劉守光的大燕政權只存活了三年,被史官稱作桀燕。

同其他割據政權一樣,桀燕也是由藩鎮演變而來,其奠基者為劉仁恭,也就是劉守光的父親。

劉仁恭原為盧龍節度使李可舉麾下的一名將領,後歸附晉王李克用,並在李克用援助下占據幽州,於乾寧二年(895年)接任盧龍節度使,割據燕地。

事成之後,劉仁恭過河拆橋,與李克用劃清界限,二人結下樑子。

兩年後,李克用試圖奪取幽州,結果大敗,自此劉仁恭擺脫了李克用的控制。

乾寧五年(898年),劉仁恭擊敗義昌節度使盧彥威,奪其地盤,並以長子劉守文為義昌節度使。

如此一來,劉仁恭父子地盤相連,互為支援,成為河北又一大割據勢力。

後來,劉仁恭被朱溫打得大傷元氣,稱霸的野心漸漸喪失。

不過,在河北,在幽州,劉仁恭依然是老大。

既然難以雄霸天下,劉仁恭索性做起了土皇帝,大興土木,廣選美女,煉製丹藥,驕奢淫逸。

見父親整日醉生夢死,渾渾噩噩,劉守光便伺機與漂亮庶母羅氏搞在了一起。

事情泄露後,劉仁恭大怒,一頓棍子把劉守光逐出了幽州,斷絕父子關係,命其在窮山僻壤駐紮。

劉守光是劉仁恭的次子,因為沒有地盤,原本就對父親和大哥不滿,這下怨恨更深了。

天祐四年(907年),宣武將領李思安攻打幽州,劉守光趁火打劫,生擒並囚禁父親劉仁恭,自稱盧龍節度使。

聞訊後,劉守文率兵前來興師問罪,在兩軍對壘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因為一時的婦人之仁,竟被劉守光活捉。

如此一來,劉仁恭的基業盡歸劉守光。

開平三年(909年)七月,劉守光被後梁太祖朱溫封為燕王。

封王后,劉守光想到了兩個親人,一是父親劉仁恭,一是大哥劉守文。

為了表示孝道,劉守光懇請朱溫給了劉仁恭一個太師的頭銜,仍被囚禁;為了消除隱患,劉守光派人秘密殺掉劉守文,防止其死灰復燃。

燕國名為藩屬,實為獨立王國。

在自己的地盤上,劉守光為所欲為,肆行無忌,特別是在攻下滄州後,「自謂得天助,淫虐滋甚。

每刑人,必置諸鐵籠,以火逼之;又為鐵刷刷人面」(《資治通鑑》)。

如此暴行,何以能長久?不過,劉守光自我感覺良好,他認為兵強馬壯,地盤險要,應該可以大有作為。

乾化元年(911年)六月,劉守光提出要做皇帝,屬下勸其沉住氣,現在條件還不成熟。

不久,劉守光再次提出要稱帝,「我地方二千里,帶甲三十萬,直作河北天子,誰能禁我」(《資治通鑑》),命令屬下抓緊操辦登基大典。

八月,劉守光不顧群臣反對,自立為皇帝,國號大燕,定都幽州,改元應天。

此時,晉王為李存勖。

李存勖聽說劉守光稱帝,差點沒把大牙笑下來,這小子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早晚必為我生擒。

李存勖是何等英豪,連他都不敢急於稱帝,沒想到半路蹦出個愣頭青來;再者,李存勖與劉守光是世仇,二人必有一戰。

為了穩住劉守光,李存勖派人前去祝賀,不料受到羞辱,李存勖怒了。

乾化二年(912年)正月,李存勖派遣大軍攻打燕國,劉守光向朱溫求救,當時朱溫染病,哪有精力支援他?劉守光又向契丹求救,契丹人厭惡其為人,也沒搭理他。

次年十一月,李存勖兵臨幽州城下,要求劉守光投降,並折箭為誓,決不加害。

然而,劉守光遲遲不肯獻城,最終李存勖破城而入,桀燕覆亡。

幽州丟了,劉仁恭夫婦被抓,劉守光帶著老婆兒子跑了。

逃亡途中,劉守光迷路,加之天寒地凍,缺衣少食,不得不藏匿山谷,派妻子祝氏到農家討飯。

老農一看祝氏模樣異常,揣測她不是一般人,便套出了實情以及劉守光的藏匿之所。

沒多久,劉守光一家六口被當地官吏活捉,一併押送到了李存勖面前。

在押往晉陽的路上,劉仁恭夫婦怒從心生,唾沫一口口往劉守光臉上吐,罵聲不絕。

乾化四年(914年)正月,李存勖在獻俘儀式結束後親自監斬劉守光一家,其妻李氏、祝氏從容赴死,而「守光至死號泣哀祈不已」(《資治通鑑》),醜態百出。

這個愚蠢無恥之人,殘暴昏庸之輩,最終敗己敗家敗國。

(劉秉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梁(3):新的天下大勢

上篇說到朱溫如何治理國家,咱們這篇接著說。讓我們從一份詔書開始:「朕今天下皆平,唯有太原未服,卿能長驅精甲,徑至新莊,為我翦彼寇讎,與爾便行封冊。」這是朱溫下給契丹首領安巴堅的一封御令,早在朱溫...

五代爭奪幽州之戰 為什麼後唐能以少勝多?

一、五代初期幽州的軍事態勢公元8世紀中葉,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大唐帝國一蹶不振,各地藩鎮紛紛據守一方,脫離中央政府的管理,外重內輕、藩鎮擅命是唐朝晚期中央與地方的真實寫照。907年 (唐天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