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死後,劉備為何只說四個字?兄弟情義淺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志上記載張飛死後,劉備卻只說了四個字——噫,飛死矣。
當然,咱們都知道,河北涿郡豪紳,三國時蜀漢名將,雄壯威武,頗有膽識,被稱為「萬人敵。
跟隨劉備起兵。
曾率領20騎阻擋了數千虎豹騎追兵,助劉備脫險。
入川後又出奇兵破敵將張郃於宕渠。
張飛性格豪爽,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曾義釋嚴顏,又愛鞭撻部下。
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
與關羽、諸葛亮並稱「蜀漢三傑」。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死於部下暗殺,諡恆侯。
民間流傳張飛精通草書,擅畫美人。
可是張飛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
劉備時常勸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意思是:「你用刑太嚴,甚至有時殺錯人,又每日鞭打犯錯誤的軍官,打完之後又把這些人安排在身邊,一點防備也沒有,這樣下去必然會惹禍上身。
」但張飛始終沒有醒悟,不幸被劉備言中。
所以當張飛在閬中被部下范疆(《三國志》為范強)、張達殺死,劉備聽說張飛的軍營都督有緊急事情上報時,就猜到是什麼事情了。
劉備曰:「噫,飛死矣!」
但《三國志》張飛傳記中,就那四字。
因為劉備其它話其它動作,都在意料之中,都在情理之中。
確實如此。
劉備早就提醒過張飛,你喜用刑又好殺,每天都用鞭子抽打你手下的士兵,還讓他們跟隨你左右,這樣會惹禍的呀!
劉備勸告張飛,但是他仍我行我素。
想打就打,想殺就殺——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殺。
還考慮一點,關羽已死,當年結義三兄弟已經少一個了,也就意味著那種結義之情就此終結了。
假如張飛一直活著,劉備和張飛的關係未必如以前那麼融洽。
何況張飛氣暴躁,若鬧出什麼事端來,蜀漢朝廷恐怕除了劉備無人能壓制他。
呵呵,的確,劉備和關羽張飛只是君臣關係,頂多就是關係好一點的君臣,並沒有什麼桃園結義當兄弟之類的。
你想想,一個殺豬的路上找到一個賣草鞋的就撮土為香,不覺得很傳奇嗎?有也是裝,但應該沒有。
張飛死訊一傳來,劉備想起當年的提醒,未料一語成讖。
漢代流行諱讖之說。
他估計感慨天意,作為天子,依舊天意難違,真的只能當孤家寡人,只能嘆息:噫,飛死矣!
後世有詩讚之:
《漢車騎將軍》
力斬鄧茂黃巾散,鞭撻督郵虎威顯。
虎牢關前三百合,無敵溫侯心膽寒。
大破徐州占古城,招兵集糧佐炎漢。
當陽巧用疑兵計,曹騎五千皆喪膽。
征虜將軍兵入川,江州義釋老嚴顏。
智至成都見兄長,大軍安定諸郡縣。
計敗張郃定漢中,閬中開闢兵屯田。
大漢未興身先死,車騎千古留遺憾
三國劉關張到底「桃園結義」了沒?三人年齡究竟誰大?
《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兄弟「桃園三結義」,一起扛過槍、一起分過髒、一起……(不好意思,後面那句愚哥忘了)關係十分密切,情同手足。大家普遍認為劉備是大哥,關羽是二哥,張飛是三哥。反正都是哥。
此人勇猛媲美關羽、呂布,真的只是一個保鏢嗎?
在三國歷史上,頻繁的戰爭讓武將有了一個展現自己的大舞台。關於三國武將,民間存在著「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當然,受到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蜀漢武將往往更加受到民間的推崇。尤其...
劉關張情同手足,關羽死後劉備號啕大哭,張飛死後卻只說了四個字
三國演義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加上也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所以相信大家都喜歡看,大家一定都喜歡劉關張的結義情,兄弟情,趙雲的七進七出,諸葛亮的七擒孟獲,都是喜歡看的,今天給大家說一說蜀漢的一些軼...
千古佳話「桃園結義」竟不是真的
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同樣我們大眾印象中的桃園結義...
萬萬沒有想到,一代名將張飛死於兩個小人之手,不過我認為做的對
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