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閱讀,學會4個方法培養好習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小養成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不但可以豐富孩子課外知識,一本好書還能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培養孩子正確的德行,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昵?首先,家長要捨得購書、藏書,構建書香家庭,培養主動讀書的意識。

要努力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

只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孩子就會熱愛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

1

帶孩子進書店

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那麼「常在書店逛,哪有不沾書香」。

帶孩子進書店,讓孩子徜佯在書的海洋中,通過書店的環境感受讀書的氣氛。

在書店裡看書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著自己喜愛的書籍。

書店就像一個「氣場」,孩子去的次數多了,也就產生了「效應」。

書店裡各種各樣的圖書齊全,有許多書一定是孩子們喜歡讀的。

在這裡,不用教他們,他們自己就會翻開來讀,這對吸引孩子對書產生興趣非常有幫助。

孩子在書店也許能發現自己喜歡的書,這些書可能不在父母的選擇之列。

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購買喜歡的書,體驗到購書帶給他們的樂趣,從而對書產生興趣。

最初去書店,可跟著孩子,觀察孩子在看哪些書,必要的時候給予一些引導。

以後,家長和孩子—進書店就「分道揚鑣」各看各的書去了。

2

與孩子同讀書

無論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每天都應當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分享名家經典,這對家長自身來說,是一種情操的陶冶,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有利於學生在品書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滋潤,得到凈化,更有利於親子雙方在文化修養上的共同提升。

讓書香瀰漫家庭,讓家長成為孩子讀書的榜樣。

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刻也是家庭生活中很幸福的時刻,父母親和孩子一起讀各種各樣的書,增強了彼此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對父母,對孩子,對家庭都是一種陝樂。

書滋潤著兩代人的心田,也必然能提升了兩代人的素質。

另外,每天需有固定的讀書時間。

在這一段時間內,大家都在讀書,雷打不動,如果有事情錯過了,也一定要補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和訓練,固定時間內讀書,就成了一種習慣,和洗臉、刷牙、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一種需要後,想不讓孩子讀書,都難了。

3

讀書給孩子聽

閱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來源於傾聽。

經常給孩子讀一本經典童話或寓言,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書中的快樂和情趣。

「為孩子大聲地讀書」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最為簡易而有效的方法。

這裡所說的「大聲」並不是發出很高分貝的聲音的意思,而是指「讀出聲音來」讓孩子能夠聽清楚。

每當我們給孩子朗讀時,就會發送一個「愉悅」的信息到孩子的腦中,甚至將之稱為「廣告」亦不為過。

我們推銷的東西叫「閱讀」,而朗讀故事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推銷方式。

為孩子大聲讀書,本身並不困難,難在持之以恆。

選擇合適的時間段,每天堅持至少讀20分鐘,和孩子一起快樂地享受這個過程。

儘可能提早開始讀書給孩子聽,並且一直堅持下去,可以使孩子沉浸在一種豐富的、具有條理的,以及有趣的語言環境中。

4

和孩子聊書

在與孩子一起讀完書後,許多大人喜歡向孩子提問,或要求孩子複述故事。

這樣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記住了故事。

這的確是一種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

不少孩子對這樣的考查感到不耐煩,而他們的反應又令大人不滿意。

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漸漸對共讀活動感到厭煩。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人們共同經歷過一件事情後,這件事情就有許多可以交流的話題,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相互認同。

親子共讀中大人與孩子的關係就類似這種關係。

我們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孩子理解,並從中獲得決樂。

所以重要的不是讓孩子「答對」,而是通過交流使雙方獲得認同,大人對虛構故事與現實生活的理解也由此自然而然地傳導給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讀書破萬卷」,從小養成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不但可以豐富孩子課外知識,一本好書還能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培養孩子正確的德行,而好的英語書籍,更能同時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對閱讀英語書籍的...

親子閱讀,不只是讓孩子愛上讀書!

目前國人在逐漸改善升學主義,開始採取保送等方式,教改工作進行之時,也正是推動及提倡家庭親子閱讀的好時機。一、親子閱讀的方式書,對孩子而言,是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管道,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