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什麼還要退兵?臨死前他才說出了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上很多人都認為,就計謀來說,司馬懿不如諸葛亮。

因此司馬懿才會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錯失了一個除去諸葛亮,讓曹魏滅掉蜀漢的機會。

其實並非如此,司馬懿其實當時早已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但是他為什麼還是要退兵呢?

現在,讓我們回到三國時期,從新看一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街亭失守之後,司馬懿又率領十五萬大軍接連打下三座城池。

速度之快,將諸葛亮打的措手不及。

當時位於西城的諸葛亮只帶著兩千五老弱殘兵。

於是諸葛亮只好使用了空城計。

當時就連司馬懿的二兒子司馬昭都識破的諸葛亮的計謀,司馬懿怎麼會看不出來呢,卻非要說怕裡面有埋伏,命令退兵。

其實,就算城中真的有埋伏,當時,蜀軍各方面都已經受到了重創,兵力連兩萬都沒有。

因此就算是中了埋伏,司馬懿也是可以取勝的。

就算有些傷亡,然而這是除去諸葛亮的最好機會,只要諸葛亮一死,蜀國不久就會滅亡。

然而,司馬懿卻沒有這麼做。

司馬懿之所以撤兵,是因為他並不想除去諸葛亮。

假如諸葛亮一死,他們司馬家就沒了在曹魏存在下去的必要。

司馬懿深深明白一個道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司馬懿看似被曹魏重用,其實並不被曹家信任。

曹操不信任他,曹丕同樣不信任,之所以留著他是因為他還有用處。

假如諸葛亮死了,蜀國亡了,那麼他就再也沒有了用處,曹家一定會除去他。

另一方面,司馬懿的智謀並不比三國時期的任何一個謀士差,但是他卻經常給人一種不如別人的感覺。

那是因為,司馬懿懂得隱藏自己的才華。

他故意裝出中計的樣子退兵也是為了讓別人相信他,其實他並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能,一次讓別人對自己放鬆警惕。

正因為如此,司馬懿才能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安然的在曹魏走到了最後,取代了曹魏,統一了天下。

假如司馬懿沒有野心,終於曹魏,曹操或許早就統一了天下。

但是這是司馬懿所不願意看到的。

可以說,空城計那一次,司馬懿與諸葛亮是互相成全,兩人心中彼此心照不宣,所以諸葛亮才敢賭上一把。

諸葛亮保住了城池,也保住了性命。

而司馬懿也因此讓曹魏繼續留著他,只等著羽翼豐滿,時機成熟之後,就取代曹魏,統一天下。

然而,司馬懿的兒子們對父親的這種做法很是不解,一直因為這件事耿耿於懷。

直到臨死前,司馬懿才說出真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空城計

空城計曾被列為三十六計之一,常被兵家所運用。諸葛亮的空城計是流傳久遠、家喻戶曉的一個。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駐軍陽平關時,派魏延等帶兵攻魏,只留少數老弱病殘守城。忽然接...

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你以為他真不如諸葛亮嗎

在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中,作者對於司馬懿的的著墨其實並沒有太多,前半部分基本上沒有看見他出場過。而到了後半部分,魏國的兵馬大將軍司馬懿才隆重出場。《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和諸葛亮等各方的著名人物,...

三國司馬懿是否真的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司馬懿字仲達,是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做為一位足智多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著卓越的軍功和崇高的地位,那麼司馬懿他的國籍是什麼呢?他是屬於哪一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