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你以為他真不如諸葛亮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中,作者對於司馬懿的的著墨其實並沒有太多,前半部分基本上沒有看見他出場過。

而到了後半部分,魏國的兵馬大將軍司馬懿才隆重出場。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和諸葛亮等各方的著名人物,其實在前半部分也沒有做過多的介紹,這可以理解成他們當時還未作出什麼成績。

但是,一出現就已經手握重權的司馬懿,他的人生遠不止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般簡單,而是更加的波瀾壯闊。

吳秀波飾「司馬懿」


司馬懿從小就看破東漢末年的亂世更需要的雄才大略,他並沒有隻讀四書五經,而是對兵法謀略頗有興趣。


《晉書》記載,「帝(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泛聞,……漢末大亂,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喜歡招攬天下賢能者的曹操早就有徵召司馬懿的舉動,前兩次徵召都被司馬懿拒絕了,或許是他看不慣曹操的品行,又或許是想另擇明主。

但是曹操第三次招攬他的時候,他也深知再拒絕會引來殺身之禍,於是只好做了曹操的謀臣。

他不是一個簡單的謀臣,司馬懿明白,自己不能完全無所作為,被曹操遺忘,也不能太出風頭,遭曹操的懷疑猜忌。

他憑著自己高超的權術謀略,一步步走向頂峰。

曹操


司馬懿首先選擇了投效曹丕,放棄在曹操面前太出風頭,而全心輔佐這個當時只是可能成為未來繼承人的曹丕。


曹操的多疑不僅顯示在外人身上,也表現在自己的親人里,所以曹丕對自己的前程並沒有把握,得到司馬懿這樣的謀臣,曹丕是非常看重的。

「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

後世對三國歸晉的看法是,司馬懿早就從輔佐曹丕開始,規劃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很長的路。

司馬家族最後能夠代替曹氏一族,絕非偶爾之舉。


對此看法最有力的的證據則是「空城計」,原本這個只是被認為是諸葛亮智計無雙耍弄了司馬懿的計謀,其實是被司馬懿所默許的。


諸葛亮同樣也是不世出的天才,他其實看出了司馬懿想要奪取魏國權柄的計劃。

所以孔明知道,如果司馬懿殺死了自己,滅掉了蜀國,那麼他在魏國的地位也會大不如前。

當司馬懿沒有完全羽翼豐滿的時候,他需要蜀國來做對手來加大自己的力量。

所以諸葛亮看出了這一點,大膽的與司馬懿搏了這一把,司馬懿心知肚明,於是不惜背負自己中計的名頭,也還是退兵了。

空城計是專屬於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是兩個智者聯袂演出的一出真做的假戲,雙方互相心知肚明。

只是當時的人們不夠聰明,無法真正理解!

唐國強飾「諸葛亮」


而後人又受到了傳統思想的影響,只是片面的褒揚諸葛亮的計謀無雙,而貶抑司馬懿的老謀深算。

從當時的戰術上看,諸葛亮死裡逃生,是一時的勝利者。


而從長遠的戰略上看,當時放諸葛亮一馬,對司馬懿更為有利,司馬懿才是笑到最後的人生贏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司馬懿是否真的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司馬懿字仲達,是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做為一位足智多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著卓越的軍功和崇高的地位,那麼司馬懿他的國籍是什麼呢?他是屬於哪一國的呢?

歷史上真正的司馬懿

近來看各衛視播出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裡面中的司馬懿一心為國為民,為天下蒼生著想,甚至不顧自己的安慰去安慰天下人,可為何這曹魏的天下最後落他司馬家了,這可與曹丕以魏代漢如出一轍啊,我們都知...

悲情司馬懿,世人欠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歷史總有許多笑話流傳,而三國尤其多。究其原因,三國時期,兵荒馬亂。魏、蜀、吳三國在動盪時期修史難免倉促和簡陋。雖然《魏書》、《吳書》屬於官修之書,但動盪時期難免經費捉襟見肘,故記錄不慎詳實,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