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而行嗎?諸葛亮五次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蜀漢丞相諸葛亮扶助劉備建立蜀國,天下以魏、蜀、吳形成三國鼎力之勢。
尤以魏實力最大,地盤最廣,蜀吳無論是在軍力、人口、地域上都比魏弱;但三方勢力都不能獨自完全吃掉另一方。
就算強大的魏國也不能貿然出擊其中任何一方,魏攻蜀或吳,蜀吳就會結盟拒魏;赤壁大戰讓曹魏得到了教訓。
從那後,魏國專注於內政和國內民生髮展,三國從此相對和平了一些時間。
然而這種和平的時間,因東吳武力奪取荊州,斬殺了蜀國五虎大將之首關羽而結束。
劉備傾蜀國之兵伐吳,丞相諸葛亮建議此時不應伐吳。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執意伐吳;讓諸葛亮和趙雲留守。
劉備估計忘了和諸葛亮的隆中對話,先有三分天下之一,靜待時機方可一統中原;現在伐吳採納諸葛亮的建議,一者是,痛失關羽怒氣難消,二者低估伐吳難度,高估自己的實力;開始是連戰連勝,東吳陸遜採取繡敵深入之策,一戰打垮劉備的大軍。
劉備敗退於白帝城病逝,託孤於諸葛亮,後悔不聽丞相建議,連帶二弟張飛也損失,大軍更是十損七八,悔之晚矣,帶著無限的遺憾而去。
匡扶漢室中興,劉備提前實施,把諸葛亮的計劃打亂,現今蜀國國力消弱,軍力大減,如此時再北伐魏國,無異於以卵擊石。
魏國趁機出擊東吳,沒有撈到什麼油水,而罷兵。
諸葛亮看清了現在這形勢,魏國就是想蜀吳相鬥,自己坐收漁利;所以只有蜀吳不起矛盾,魏國就沒辦法,雖然蜀吳經歷了一次對決,但雙方還是從大局出發,坐下來好說好商量,畢竟東吳有人才,識得大勢,兩國和好不在話下。
蜀國休整了近5年,開始出擊魏國;228年1月,諸葛亮親率大軍出祁山,依仗兵精糧足,接連取勝,本來以此可以乘勝前進,可惜因用人不當,失去街亭而不得不收兵;街亭作為蜀國退可守,進可攻的前沿,卻因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而丟失。
諸葛亮進不可攻,退不可守,只好退兵。
其實這一次也是最好的一次機會,可以伐魏,因為戰前局面很好,即使街亭失守,蜀兵優勢任在,若此時繼續出兵,蜀兵也有把握,諸葛亮此時顧慮太多,決定撤兵,失去最好的一次伐魏機會。
不到一年,諸葛亮又起兵伐魏,288年12月,出散關,攻陳倉,這一次北伐因糧草不濟撤兵;諸葛亮領兵前方征戰,後方李嚴卻拖後退,其實年底時期,那家還有多少糧食,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李嚴那能籌集得到那麼多糧食。
李嚴因此丟官為民。
229年春,諸葛亮領兵北伐,取得兩郡,小有收穫,又因糧草不足撤兵。
看到這裡,試問一下諸葛丞相,前一次糧食不足,就算因人辦事不力,那麼這次又是糧食問題,你應該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既然是北伐的大事,你不能半年不到又去吧,半年裡準備都不充分,蜀國真的是富得冒油嘛?既然準備不足,時間間隔太短,取勝的希望就不多說了。
231年2月,諸葛亮再次領兵北伐,和第一次出擊路線一樣,出祁山。
這次步第三次的路,糧草不夠撤兵。
這次就算再得過教訓吧,也不多說了。
234年第5次北伐,諸葛亮丞相經過3年的準備,率10萬大軍出斜谷,另派使者到東吳邀約出兵共同伐魏國。
孫權的確是出兵了,親率大軍攻擊合肥,協助蜀軍。
孫權哪裡是幫,他知道蜀國已經是五次北伐了,這次無論輸贏,他也座不住了,如果諸葛亮勝了,東吳你也就完了,如果敗了,東吳也是好日子不長了,此時自己親率大軍攻擊魏國,給大家提哈醒,我東吳還在的,這不,我還可以攻魏,所以你們蜀,魏兩家,不管你們誰贏了,也別小瞧我東吳。
諸葛丞相這一次協調好了東吳,進展很順利,拿下了魏國很多地方,雖然東吳被魏主親率的大軍打敗了,不過讓曹魏已經背脊發涼了。
諸葛率的大軍進駐渭河南岸兩軍對峙著,司馬懿可以說是個超級的忍者,無論怎麼罵他也好,羞辱他再狠,就算是挖他祖墳,他也不會出兵和諸葛亮對決,(諸葛亮也不可能挖他的祖墳啊)而司馬懿鐵定了心,打持久戰,他不怕,在自己地面上,他有的是時間和實力,而諸葛亮的局面就不一樣,他耗不起時間,時間一久,糧草就無法供給,前幾次都是因為糧草的問題,所以必須要找司馬懿決戰。
司馬懿就是不出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沒法子,眼看大軍在此找不到決戰的機會;兵指長安指日可待顯得不現實了;司馬懿不出戰,也是害怕再敗,他已經敗在諸葛亮手裡好幾次了,如果再敗,魏國懸了。
他心裡也害怕諸葛亮,雙方都在賭誰堅持得久。
此時蜀國的內部出事了,宦官向後主劉禪進讒言,說諸葛亮要擁兵自立了,無主見的劉禪下詔,讓諸葛亮回軍。
後方出問題,前方又找不到突破口,加上諸葛亮染病。
第五次北伐就此收場,應該說這次最接近成功,但面臨兩個難題,一是魏軍主帥司馬懿超乎常人的忍耐度和迎戰之策,都使諸葛亮沒有料到;二是蜀國內政出現分歧,動搖後主北伐決心。
諸葛亮為報先帝知遇之恩,費盡心力,多次率軍北伐,都未能成功,不知諸葛亮丞相是否知道,蜀國如此頻繁的北伐,國力可否承受,以他自己的洞察和時局的分析,北伐是否操之過急?北伐是否值得讓蜀國費如此代價?三國局面猶如三角,只要兩個角保持不變,那麼就是穩固的三角,而魏國最強,戰將千員,雄兵百萬,東吳水師還行,只可守為上,蜀國兵力和財力都不及魏國,但其鋒芒也不可小視,伐吳損兵折將,以至北伐時,蜀國後繼無人,伐魏要出蜀而戰,後勤補給困難,在天時、地理、兵力都不利蜀,北伐成功很難。
諸葛亮以他的智慧,焉不知北伐是逆天而行嗎?非也,他的志向就是要一統中原,替劉備完成漢室中興的遺願。
只是時不待我,如再給諸葛亮10年如何?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失敗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蜀漢君臣一群坑
公元223年,不可一世的劉備在夷陵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夾著尾巴跑回了白帝城。結果這一次劉備在白帝城氣的不幸了,於是就找來了丞相諸葛亮作為託孤重臣,並且還假惺惺的說如果阿斗扶不起,那麼丞相可以廢...
細數三國蜀國次次北伐無功而返丟失的大好機會
在歷史記載中蜀國是有好幾次時機可以攻下魏國,成就一統天下的美夢的,但是好幾次的決斷和外交,糧草,選人不當等等緣由屆喪失了最好的時機,招致北伐失敗,退守漢中。上面我們就說一下三國時期蜀國喪失的時機...
五丈原之戰大謀士諸葛亮在這一戰不幸病死
五丈原之戰,這個真的沒有什麼可以爭議的,發生在三國時期的一場戰役,也是諸葛亮人生的最後一場戰役。開始於公元前234年四月份,在劉備死後諸葛亮獨自撐起一個國家奮鬥的那幾年。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屢戰屢敗?原來都是因為他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最著名的謀士,仿佛神一般的存在。早在山野鄉村隱居的時候,就已經成名。後來劉備受高人指點,前去請諸葛亮出山,在那時候,諸葛亮已經對劉備的未來做好的詳細的籌劃。諸葛亮受到劉備三顧茅...
為何最後諸葛亮輸給了司馬懿,答案讓人心服口服!
諸葛亮,諸葛亮在三國當中的身份就是蜀國的丞相。要知道在那個時期的幾個頂級謀士當中只要得到了一個那麼肯定是可以在這亂世中占據一定的地位的,不得不說諸葛亮為劉備做出的貢獻確實是十分的足!很多場戰役都...
諸葛亮如果沒有用馬謖守街亭,北伐中原會成功嗎?
蜀國建興六年春天,諸葛亮在平定了孟獲以後,經過短暫休整,奏請後主劉禪,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伐魏。開始的局勢一片大好,蜀軍節節勝利,但由於他錯用了馬謖這個紙上談兵的將領,導致街亭被司馬懿占領。如果不...
為什麼諸葛亮北伐10多年,都沒能打敗魏國,事情真相令人感到可惜
為什麼料事如神的諸葛亮,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北伐,都沒能打敗魏國呢,相信大家看過三國演義的電視,都知道諸葛亮足智多謀,有如神助一般,每次都可以用奇招戰勝對方,特別是諸葛亮剛出山的時候,略施小計就可以...
原來諸葛亮並非空城計真正的受益者,其實被嚇走的人才是大贏家
劉備一生的志願就是安定天下,重振大漢王朝,他在白帝城讓劉禪拜諸葛亮為亞父,希望諸葛亮可以好好的輔佐自己的兒子成天下事。劉禪當上蜀國的皇帝以後,他聽從諸葛亮的意見和東吳重修舊好,國內需要好好休養...
諸葛亮北伐曹魏是以卵擊石還是有機可趁?
作為《三國演義》中的「正義方」,劉備領導的蜀國團隊一直被百姓寄予著統一中國的厚望。雖然三分天下之後的贏家是魏國曹操政權,可後人從未放棄過幻想:如果諸葛亮統帥蜀軍北上伐魏成功了呢?歷史會不會被改寫...
三國中諸葛亮北伐失敗,雖敗猶榮?
劉備死後,諸葛亮一直把持朝政,隆中對策已經快要流產了,諸葛亮一直明白就是興漢,興漢的目的就是掙得天下。修善東吳關係,加強國內稅負,鎮壓國內反動派。操練興兵,整理武裝隊伍,加強訓練。北伐迫在眉睫。...
世人敬仰,對手恐懼的諸葛孔明到底因何而死?
對於諸葛亮這個人,唐代大詩人杜甫有一句詩形容的最為貼切,「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短短四句詩,道出了諸葛亮一生的奮鬥與艱辛。作為蜀國丞相,在劉備身邊出謀...
即使北伐成功,諸葛亮也難以統一天下,這些細節就能夠證明
很多人在看三國的時候,可能也會想,如果是當初諸葛亮一直期盼著的北伐真的成功了,那麼蜀國會不會一統天下呢?就算是一統天下了,那麼這樣的生活又能夠持續多久呢?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想法,不過要滿足這...
三國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此人延誤軍糧15天,為何不敢斬
導讀:三國中諸葛亮可以揮淚斬馬謖,此人延誤軍糧,為何懼不敢斬三國中,諸葛亮掌握蜀國軍事大權,世人皆知諸葛亮用兵如神、賞罰分明,在諸葛亮下發給馬謖駐,防街亭任務的時候,因為馬謖從無實戰經驗,又認為...
六出祁山真相:諸葛亮六出祁山是因為什麼失敗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
諸葛亮北伐到底有沒有必要?如何看待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北伐,指的是從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蜀軍先後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最終因積勞成疾,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北伐結束。關於諸葛亮北伐這...
諸葛亮打擊政敵置其死地?還是同為託孤重臣的李嚴自己作死!
三國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遭受了夷陵之戰大敗而回的劉備在白帝城臨終託孤,病榻之前甚至對諸葛亮說出:「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樣的肺腑之言。諸葛亮自然聲淚俱下的堅定表示...
從成都到西安如今只要短短三個小時,但是丞相卻走了一生啊
從成都到西安距離約658千米,而現在的西成高鐵每小時250千米時速,意味著從成都到西安只需要短短三個小時就可以到了,這意味著你早上可能在西安吃羊肉泡饃看兵馬俑,而下午你就可能在四川涮火鍋看熊貓。...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何屢戰屢敗?他的唯一傳人臨終前說出原因
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三國演義,而且三國題材的影視也是非常多的,前段時間播出的熱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裡面主要講述的就是司馬懿與諸葛亮鬥智鬥勇的事情,小編當時也是被劇情給吸引,成為一個追劇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