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仁義的太監,傳旨時故意改了一個字,挽救了上千人性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居翰,字德卿,是唐末至五代時期的一位宦官。
他在唐懿宗咸通初年,被掖庭令張從玫收為養子,之後靠著張從玫的關係走上仕途。
在唐昭宗時期,張居翰被任命為樞密承旨、內府令。
因他做事嚴謹,辦事一絲不苟,所以很得上級的賞識。
之後他奉命去幽州擔任監軍,與幽州節度使劉仁恭相處的很是愉快。
當皇帝要調他回去時,劉仁恭特地上旨請求能留下張居翰。
皇帝看二人配合的很默契,便答應了劉仁恭的請求。
後來大軍閥朱溫和當朝宰相崔胤聯名向皇帝上書,要求消滅宦官勢力。
他們認為,宦官干政,小則導致賣官鬻爵,危害朝政,大則導致煽動藩鎮,傾覆國家。
當時唐昭宗已被二人控制,只能被迫同意。
在得到唐昭宗的詔令後,全國各地開始大殺宦官。
當時張居翰由於和劉仁恭的交情不錯,所以得到了劉仁恭的庇護。
劉仁恭將他藏至深山,另殺了一名罪犯上報,才讓他躲過一劫。
天祐三年,朱溫帶兵攻打滄州。
滄州是劉仁恭的地盤,他自然是立刻前往支援。
可是他一番征戰下來卻是損兵折將。
沒辦法,劉仁恭只好開口向晉王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採用了「圍魏救趙」的打法,意圖通過進攻潞州而使朱溫退兵。
但他兵力不足,便向劉仁恭開口要人。
劉仁恭為了能退朱溫之兵,便將李溥、張居翰等人派了過去。
在後來的戰役中,張居翰居中運籌立下功勞,受到李克用的賞識。
於是李克用便把他留了下來。
李克用死後,兒子李存勖繼承了他的位置,並滅掉後梁建立後唐。
張居翰也因功被封為樞密使,但為了保住性命他並沒有過多的參與政治。
同光三年,李存勖派太子李繼岌、樞密使郭崇韜出征前蜀,前蜀皇帝王衍看自己不是對手便帶人投降了。
李存勖看王衍這麼快就投降了,也很欣喜,便下詔讓他前往洛陽朝見。
並信誓旦旦的說:「肯定會給你封個官。
」結果王衍還在路上時,魏州就傳來了李嗣源反叛的消息。
李存勖馬上就要帶兵平叛。
這時他身邊的人說:「王衍剛剛歸附,如果此時被他族人知悉戰況,必定危害無窮,不如將他們全部殺死。
」於是李存勖便下詔:「王衍一行,並宜殺戮。
」
張居翰在複查詔書時,認為王衍已經投降,再出爾反爾的殺人家不太好。
便把「王衍一行」改成了「王衍一家」。
傳旨太監也沒有想到有人敢改聖旨,便照著宣讀了。
後來李存勖被弒,沒人再追究這件事,張居翰便辭官歸鄉了。
此人因為不忍心,擅自改了皇帝詔書里的一個字,救了數千條人命
在我們平時看的古裝電視劇里。好像太監都是作為奸臣存在的,他們為了得到錢財不惜一切手段,而且還有的在皇帝面前進讒言誣陷清官,但是其實在歷史上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壞人,這個太監就因為發善心改了一個字...
此太監一時心軟,偷偷改了詔書上的1個字,結果拯救了一千條人命
太監是皇宮中的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們因為特殊的身份無法再生兒育女,被稱為絕戶,這在古代是不被人所接受的,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當然了,大多數情況下,太監們都是一些生活無以為繼的人,即便是留在外...
史上最仁義太監,塗改詔書一個字,救活千條人命,功莫大焉!
文/格瓦拉同志俗話說得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我們對於一個人本質的評價,決不能只從他的出身、外表和從事的職業來分析,唯有不帶先入為主的成見,才能得到客觀公正的結論。其實,很多出身低...
此太監因仁慈,偷偷改了皇帝詔書中的一個字,結果救了一千條人命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太監都是壞的,的確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太監都是壞人,比如趙高、張讓、魚朝恩、魏忠賢等等,沒有一個好人,那麼,歷史上有仁慈、仁義,比較好的太監嗎?有。比如下面這位。此人就是因為不...
呂不韋的一字值千金,他的更貴,一字值一千條人命
一個字最多能值多少錢?如果按照現在市面上最值錢的古代名人書法來說,最值錢的字應該在百萬人民幣級別。如果要說古代最貴的字,當屬呂不韋《呂氏春秋》裡面的一字千金了。呂不韋通過運用投資回報比的,最後投...
這名太監仁慈善良,偷偷改了皇帝詔書中的一字,竟救下千餘條人命
這名太監仁慈善良,偷偷改了皇帝詔書中的一字,竟救下千餘條人命。 一提到太監這個奇怪的群體,在中國留來的傳統的觀念中,對他們的印象總是會貼上變態,殘忍的標籤。但對他們這種不好的印象不足以來印證每個...
宰相偷改皇帝密令一字挽救1000多人的性命
君無戲言,古代皇帝說的話,哪怕是說錯了,大臣也要無條件的執行,否則皇帝就會很生氣,後果相當的嚴重。如果遇到善於納諫的皇帝,對於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都是一種幸事,剛愎自用的昏君就比較坑了。有沒有敢違...
敵國被攻滅,皇帝下詔書誅殺投降者,親信改一個字,救下了上千人
說到歷史上的官宦,大多都是反面的形象,其中一些出名的,都是一代佞臣,比如唐朝的李輔國,明朝的權奸魏忠賢和劉瑾等人。其實,大多數宦官還是心地善良的,比如今天說的這一位,雖然默默無聞,卻以一己之力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