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太監仁慈善良,偷偷改了皇帝詔書中的一字,竟救下千餘條人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名太監仁慈善良,偷偷改了皇帝詔書中的一字,竟救下千餘條人命。
一提到太監這個奇怪的群體,在中國留來的傳統的觀念中,對他們的印象總是會貼上變態,殘忍的標籤。
但對他們這種不好的印象不足以來印證每個太監都是變態。
其實在這個群體當中委實存在一些良心未泯、仁義未失的人物,而他們的所作所為,甚至比很多普通男人的道德還要高尚,鄭和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
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張居翰,他也是一名仁慈善良的太監,他因為偷偷改了皇帝詔書中的一個字,結果卻救下上千條人命。
這個壯烈的事跡讓後世一直讚頌。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當時具體事情經過是怎樣的?
張居翰很小時就進宮當了太監,後來被大太監張從玫收為養子。
他在養父的幫助下走上仕途這條路,他不僅為人嚴肅謹慎,而且做事一絲不苟。
他曾擔任樞密承旨、內府令的內廷高官,因表現出色,朝廷為鍛鍊他,還曾外派他擔任幽州節度使的監軍。
當時的監軍,基本上都是由太監擔任,不要小瞧監軍這個角色,他可是皇帝在外部隊中的代表。
但是,由於手中權力高,紀律性差,監軍在當時部隊的作風很不好。
他們平日裡作戰時經常瞎指揮,搶功勞,甩黑鍋,這些讓人厭惡的行為經常讓大帥們恨得牙根癢,欲除之而後快。
不過個別也有和大帥們相處比較融洽的,而且得到了對方的賞識、愛護。
張居翰當時與劉仁恭關係特別好,幾乎類似於親兄弟的關係。
而當時大將軍朱溫威脅唐昭宗向全天下公布誅殺宦官的詔令,所以全國各地的監軍自然幾乎無一倖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建監軍都被故意殺掉。
當時所有監軍中,只有兩個人倖免,其中之一便是張居翰。
當時劉仁恭仁義至極,為了保住張居翰的性命,把他藏在了深山中,並且拿一名死刑犯的人頭交了上去,這才幫助他撿回一條命。
後來朱溫殺死了唐昭宗,唐朝滅亡,朱溫成為了後梁的第一任皇帝。
對於朱溫的政權,很多人是不服的,所以紛紛向朱溫宣戰,劉仁恭就是其中一位。
當時因為劉仁恭與李克用結盟的關係,張居翰因為協助作戰有功,他的這項豐功偉績很快便得到了李克用的賞識,於是將他留在了軍營中。
張居翰在軍營中表現日漸優異,做出了很多成就。
當時,張居翰作為監軍,面對後梁大軍的包圍攻打,嚴令拒絕敵方的引誘,忠貞不渝地固守孤城達半年之久。
後來,李克用的兒子,晉王李存勖率領軍隊支援潞州,最後一舉攻克了梁軍。
因此得到了他的賞識。
張居翰心思縝密,辦事條理性極強,總把一切都治理得並並有條,受到了河東陣營的大力讚揚。
李存勖滅掉梁軍後稱帝,建立了後唐,史稱唐莊宗。
郭崇韜憑藉戰功但任朝廷樞密使,並委任張居翰共同擔任。
他雖然當上了朝廷樞密使,但他心裡特別了解郭崇韜為人,他心中對權力的慾望太過強烈,而且特別不能容忍宦官專權。
他看到了這重要的一點,便採取韜光養晦的策略,來求自保。
那時,朝廷重臣每次商議國家大事,他從來不發表自己的想法,並且對於郭崇韜從不反抗,十分順從。
郭見其識時務,從來不搶風頭,心中對他很是滿意。
後唐滅前蜀後,莊宗承諾保證前蜀皇帝王衍一家的性命安全,並命令他們一家人隨遠征軍一併回朝。
然而當王衍一行人到達秦川驛站的時候,莊宗卻聽從伶人景進的挑撥,下詔:誅殺王衍一行人。
並派人立刻前進執行。
然而當詔書傳到樞密使張居翰這裡覆核的時候,他卻認為這樣做實在不妥,因為王衍一行既己投降,作為一朝君王出爾反爾,將其誅殺,實在枉為君王。
更何況,詔書中白紙黑字寫著,下令誅殺的不僅僅是王衍一人,同時還有跟隨他一起同行的一千多名無辜的人。
張居翰於心不忍,將其中的「行」字塗掉,改為「家」字,於是詔書所殺的人群範圍因他知道小小舉動,由一行眾人縮為一小家。
由於當時情況緊急,負責執行的人並未懷疑詔書的真實性,最後按照詔書所指只殺掉王衍一家交差。
因此,本應下令誅殺的前蜀千餘條人的性命,因他的一個小小的善念舉動竟救下千餘條人命。
不久,莊宗李存勖被他的乾哥李嗣源奪去王位,張居翰修改詔書的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此時年事已高的張居翰,主動請求退居長安養老。
在權勢如此重要的古代,他能潔身自好,實屬不易,當之無愧的正人君子!
呂不韋的一字值千金,他的更貴,一字值一千條人命
一個字最多能值多少錢?如果按照現在市面上最值錢的古代名人書法來說,最值錢的字應該在百萬人民幣級別。如果要說古代最貴的字,當屬呂不韋《呂氏春秋》裡面的一字千金了。呂不韋通過運用投資回報比的,最後投...
史上最仁義太監:塗改詔書一個字,救活千條人命
提起太監,給人的印象總是那麼的奸詐可惡,啥盆子都能扣到太監的頭上,反正在世人因眼裡太監就是一個不完整的人,身體的殘疾必然會導致心靈的扭曲,再加上太監出現了趙高、王振、魏忠賢這樣的禍國殃民之輩,太...
此太監因仁慈,偷偷改了皇帝詔書中的一個字,結果救了一千條人命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太監都是壞的,的確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太監都是壞人,比如趙高、張讓、魚朝恩、魏忠賢等等,沒有一個好人,那麼,歷史上有仁慈、仁義,比較好的太監嗎?有。比如下面這位。此人就是因為不...
此太監一時心軟,偷偷改了詔書上的1個字,結果拯救了一千條人命
太監是皇宮中的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們因為特殊的身份無法再生兒育女,被稱為絕戶,這在古代是不被人所接受的,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當然了,大多數情況下,太監們都是一些生活無以為繼的人,即便是留在外...
敵國被攻滅,皇帝下詔書誅殺投降者,親信改一個字,救下了上千人
說到歷史上的官宦,大多都是反面的形象,其中一些出名的,都是一代佞臣,比如唐朝的李輔國,明朝的權奸魏忠賢和劉瑾等人。其實,大多數宦官還是心地善良的,比如今天說的這一位,雖然默默無聞,卻以一己之力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