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勝利後,劉備對孫權說了番話,差點把周瑜置於死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亂世一梟雄,不甘久居於人下,最後成為一方英雄。
劉備有兩大長處,一是看人奇准,這跟他年少時的經歷有關,少年的劉備並不喜歡專心讀書,而喜歡廣交天下朋友,如果劉備說這人行,後來的成就基本都很大,如果他說這人不行,結果都不行,劉備看人之准,完全甩諸葛亮一條街,三國里幾乎無人能望其項背。
馬謖就是最好的例子,劉備臨終前,曾對諸葛亮說馬謖不可大用,結果諸葛亮一用就出事,失了街亭。
除了看人准之外,劉備還有個長處,就是坑人也狠!在大家心中,多數人認為劉備是個仁義君子,怎麼會坑人害人呢?
就拿呂布來說,白門樓上,曹操俘虜了呂布,呂布苦苦哀求,請曹操放自己一馬,曹操本就愛惜呂布之將才,天下無敵,雖然說其心腹王必讓他不要留呂布,但曹操還是有些猶豫,直到後來劉備說了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就這樣,呂布被劉備坑死了。
除了呂布,劉備還暗中坑了劉表,比如荊州的主權之爭,劉表死後,本該公子劉琦繼位,但劉琦與劉琮有矛盾,諸葛亮剛好跟劉表有親戚關係,裡面不乏劉備集團的煽風點火,當雙方鬧得局面難以收拾時,劉備建議劉琦去江夏,組建自己的水軍,這其實是劉備為自己留後路。
正當劉表的兩個兒子相互爭奪荊州主權時,劉備實力越來越強,幸虧後來曹操來了,不然荊州很可能最後被劉備弄到手,劉表雖跟自己有親屬關係,但死後還是被劉備坑了,只是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來而已。
劉備讓曹操從荊州趕跑後,又傍上了東吳這棵大樹,當諸葛亮過江去當說客時,劉備心神不定,當見到東吳周瑜前來助戰時,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一半,但他聽說周瑜只帶來三萬兵時,不禁說出:「恨少」,但後來他見識到周瑜的本事,才真正安心下來。
東吳和劉備聯手,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在整個過程中,劉備發現周瑜果然是個人才,如果此人不死,將來會不會成為自己心腹大患?赤壁之戰勝利後,劉備來京口見孫權,請求對方把南郡借給自己,但孫權只借了油江口,劉備感到不滿意。
劉備離開京口時,孫權與張昭、魯肅、周瑜等人去送行,當眾人皆退,只剩孫權時,他突然悄悄對孫權說:「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周瑜太厲害了,不甘心長久做的臣子,將來可能會謀反。
這話在《三國志•周瑜傳》里有記載,從這點看,劉備果然愛坑人,周瑜打敗了曹操,不僅鞏固了東吳,同時也救了劉備,但他非但不感激周瑜,還要在背後捅上一刀,其心之陰狠毒辣可見一斑。
古代君臣常愛猜忌,妒賢嫉能之事常有,如果孫權為人不夠寬仁,很可能中了劉備之計,這話差點把周瑜置於死地,但孫權知人善用,完全不信劉備的話,劉備的目的又一次落空。
三國時荊州到底是誰家的,劉備說是我的,孫權知道後笑了
三國中荊州這個地方是談論時避不開的焦點,孫,劉,曹三方用智用謀,使用各種手段,不惜兵戎相見也要奪取荊州這個地方,為何如此大費周章,並且荊州的複雜程度不亞於今天的中東地區,各方勢力相互交錯,誰也不...
蜀漢亡於諸葛亮?別鬧了!《隆中對》沒問題,只因後來突變太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有一種說法是蜀漢是亡於諸葛亮之手,說孔明窮兵黷武勞而無功,致使蜀漢國力枯竭,終於被曹魏所滅。筆者一直對這種說法是嗤之以鼻的,我的觀點是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蜀漢應該滅亡...
原來這就是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的草船借箭,令人難以想像
赤壁之戰跟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兩場戰役,都是公認的以少勝多的戰爭,但實際上,赤壁之戰兵力懸殊並沒有那麼誇張,諸葛亮的草船借箭也只是巧合。
三國那些秀色可餐的寡婦,大喬小喬紛紛上榜,當中有一位最牛逼
三國是一個動亂紛爭的時代,是一個以男人為主導的天下,比如曹操、孫權、劉備、劉表、袁紹、袁術、呂布等等,給女子留下的用武之地已然不多,值得被人提起的就是這些諸侯的女人們,就算是獨霸一方的霸主也會有...
三國這三句話,一句殺呂布,一句分三國,一句定諸葛亮死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為了爭奪最高權力,自何進召董卓進京開始,中原大地將近亂了上百年。在這動盪的時代,誕生了無數令後人至今津津樂道的名人名戰。今天,我們來說一下...
三國歷史上五位英年早逝的奇才
三國是一個時代的大舞台,文臣武將都在這個舞台上展現著各自的才華,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無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國更是人才輩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各領風騷。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三國中最讓人遺憾的七件事,尤其最後一件,讓我們惋惜了幾千年!
人生漫漫,難免會有讓自己遺憾的事情。有些遺憾還可以彌補。但是有些遺憾可能會讓人抱憾終身,甚至永遠無法翻身。三國中也有很多這樣遺憾的事情,在我們後人看來也會為這些遺憾深深地惋惜。要是沒有這些遺憾說...
名著導讀之《三國演義》(一):1-120回內容梗概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資料,加以整理和創...
三國魯肅遣子問路的故事
「魯肅遣子問路」是一則謎語,是1982年五月長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個單位在江西廬山舉行的「匡廬謎會」,其中九江隊為了盡地主之誼,寫下一副對聯,該對聯為:魯肅遣子問路;陽明笑啟東窗。
劉備心機實在深,救命恩人照樣坑,幸好孫權不信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劉備出身草根,早年便浪跡於社會的最底層。後來起兵創業,卻長期寄人籬下,鬱郁不得志。這種出身和經歷,對於劉備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正是因為半生坎坷,劉備有了兩大長...
劉備最善坑人利己,曾坑害過呂布劉表,但卻對此人束手無措
當年在民間以編草鞋草蓆為生的劉備,乘著黃巾起義招賢納士,起兵匡扶漢室,雖然他一直標榜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還得到過漢獻帝親口承認的一句劉皇叔,但實際上他這個所謂的漢室宗親並沒有劉璋,劉表混得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