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勝利後,劉備對孫權說了番話,差點把周瑜置於死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亂世一梟雄,不甘久居於人下,最後成為一方英雄。

劉備有兩大長處,一是看人奇准,這跟他年少時的經歷有關,少年的劉備並不喜歡專心讀書,而喜歡廣交天下朋友,如果劉備說這人行,後來的成就基本都很大,如果他說這人不行,結果都不行,劉備看人之准,完全甩諸葛亮一條街,三國里幾乎無人能望其項背。

馬謖就是最好的例子,劉備臨終前,曾對諸葛亮說馬謖不可大用,結果諸葛亮一用就出事,失了街亭。

除了看人准之外,劉備還有個長處,就是坑人也狠!在大家心中,多數人認為劉備是個仁義君子,怎麼會坑人害人呢?

就拿呂布來說,白門樓上,曹操俘虜了呂布,呂布苦苦哀求,請曹操放自己一馬,曹操本就愛惜呂布之將才,天下無敵,雖然說其心腹王必讓他不要留呂布,但曹操還是有些猶豫,直到後來劉備說了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就這樣,呂布被劉備坑死了。

除了呂布,劉備還暗中坑了劉表,比如荊州的主權之爭,劉表死後,本該公子劉琦繼位,但劉琦與劉琮有矛盾,諸葛亮剛好跟劉表有親戚關係,裡面不乏劉備集團的煽風點火,當雙方鬧得局面難以收拾時,劉備建議劉琦去江夏,組建自己的水軍,這其實是劉備為自己留後路。

正當劉表的兩個兒子相互爭奪荊州主權時,劉備實力越來越強,幸虧後來曹操來了,不然荊州很可能最後被劉備弄到手,劉表雖跟自己有親屬關係,但死後還是被劉備坑了,只是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來而已。

劉備讓曹操從荊州趕跑後,又傍上了東吳這棵大樹,當諸葛亮過江去當說客時,劉備心神不定,當見到東吳周瑜前來助戰時,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一半,但他聽說周瑜只帶來三萬兵時,不禁說出:「恨少」,但後來他見識到周瑜的本事,才真正安心下來。

東吳和劉備聯手,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在整個過程中,劉備發現周瑜果然是個人才,如果此人不死,將來會不會成為自己心腹大患?赤壁之戰勝利後,劉備來京口見孫權,請求對方把南郡借給自己,但孫權只借了油江口,劉備感到不滿意。

劉備離開京口時,孫權與張昭、魯肅、周瑜等人去送行,當眾人皆退,只剩孫權時,他突然悄悄對孫權說:「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周瑜太厲害了,不甘心長久做的臣子,將來可能會謀反。

這話在《三國志•周瑜傳》里有記載,從這點看,劉備果然愛坑人,周瑜打敗了曹操,不僅鞏固了東吳,同時也救了劉備,但他非但不感激周瑜,還要在背後捅上一刀,其心之陰狠毒辣可見一斑。

古代君臣常愛猜忌,妒賢嫉能之事常有,如果孫權為人不夠寬仁,很可能中了劉備之計,這話差點把周瑜置於死地,但孫權知人善用,完全不信劉備的話,劉備的目的又一次落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歷史上五位英年早逝的奇才

三國是一個時代的大舞台,文臣武將都在這個舞台上展現著各自的才華,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無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國更是人才輩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各領風騷。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三國魯肅遣子問路的故事

「魯肅遣子問路」是一則謎語,是1982年五月長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個單位在江西廬山舉行的「匡廬謎會」,其中九江隊為了盡地主之誼,寫下一副對聯,該對聯為:魯肅遣子問路;陽明笑啟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