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和博弈論(純屬YY)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諸葛亮手裡沒多少兵了。
諸葛亮沒有慌張,反而十分淡定地坐在城牆頭上搖起了羽扇彈起了琴,仿佛和城下的司馬大都督說,你諸葛爺爺就在這,有本事來打我啊。
司馬懿怕埋伏,於是就不打了,撤軍。
這就是三國演義中大家耳熟能詳的空城計,故事很精彩,用「中學語文style」來評論這則故事就是「生動地刻畫了司馬懿膽小如鼠和諸葛亮機智過人」,不得不長嘆一聲,好好一部三國,就這樣被搞成了抗日神劇。
對於原版的三國,很自然產生兩個問題。
-
諸葛亮會虛張聲勢,你司馬懿就不會試探?諸葛亮在城門樓子上開個卡拉OK就把你司馬懿嚇跑了?
-
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的時候,有沒有冒冷汗啊,他怎麼能確定司馬懿不會去捅破這層一捅就破的偽裝?
現在流行解讀名著,西遊記被解讀成了管理學寶典,而紅樓夢則被解讀成了偵探懸疑小說,那草民也不妨膽大包天一會。
如果說解讀西遊記的方式是管理學,那麼解讀三國的方式無疑就是博弈論了。
有這麼一種說法,司馬懿之所以受到重用,正是因為諸葛亮不斷的北伐,而司馬懿在抵抗諸葛亮進攻的時候有養寇自重的想法,司馬懿當時剛剛出山,因此他既不想讓諸葛成功,也不想立刻滅掉諸葛,而是希望可以反覆利用諸葛亮的北伐,為自己爭取儘量多的政治籌碼。
假設司馬懿當時確實是這麼想的,那麼司馬懿的幾種策略以及可預期的結果就是
-
進攻,要麼中埋伏,自己掛掉。
要麼諸葛亮掛掉,司馬懿於是可以回家種地了(或者在某天某月某日被暴病身亡) -
試探,除了知道諸葛亮虛實之外,對於自己沒任何好處,反而會使魏方陣營其他角色也知道諸葛亮的真實情況。
如果探出有埋伏,沒有任何意義,還是要撤;如果探出諸葛亮實力空虛,司馬懿就不得不進攻,因為不進攻司馬懿無法和魏帝解釋啊,而一旦進攻,對於司馬懿的政治目的是不利的。
因此,試探反而會使司馬懿失去選擇的餘地。 -
直接撤軍,這樣大家都不知道諸葛亮的虛實,這樣司馬懿就可以說撤退是因為用兵謹慎,是用兵策略的問題,而不是消極怠工,養寇自重。
由此來看司馬懿的最優策略就是退兵,而且是退的越快越好,諸葛亮也想明白了這一點,料定司馬懿除了退兵別無選擇,但是對司馬懿來說直接退兵顯得理由不充分,為了讓司馬懿能夠放心(其實是儘快)地退兵,諸葛亮於是就給司馬懿遞了個台階,讓魏方覺得貿然進攻有風險。
與其說諸葛亮是在忽悠司馬懿這個聰明人,倒不如說是在忽悠站在司馬懿旁邊的無知群眾。
於是諸葛亮裝B,司馬懿裝傻,最終魏帝不明真相(其實明真相也沒辦法),依舊得靠司馬懿來抵擋諸葛亮。
諸葛亮和司馬懿不僅僅是對手,更是千載難逢的知音。
三國可以當做很多東西來讀,即使讀得不對,也總比當做抗日神劇來讀要強啊。
————————
個人微信公眾號:草民一介(ID: apieceofcaomin),歡迎關注
諸葛亮鬥不過司馬懿,是何原因?隱士司馬徽10個字道出真相
三國時期,有兩大對手,一個是曹操和劉備;另一個是司馬懿和諸葛亮。劉備對陣曹操,雖然是敗多勝少,但是敗而不滅,並且越來越強。劉備軍事實力的巔峰是在,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時候。那是劉備第一次在正面戰場,...
司馬懿為何用幾十萬兵馬頂諸葛亮三萬人進攻 背後的陰謀讓你咋舌
雖然說很多翻拍的電視劇沒有老版的精彩,很多人說什麼經典是不可超越的,不過個人覺得新版的《三國》就算談不上超越老版的《三國演義》,卻也拍得不錯。新版《三國》有這麼段劇情,就是諸葛亮使空城計嚇跑司馬...
高手博弈: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
《三國演義》空城計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感覺我們被騙了好多年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空城計是載入史冊、名流千古的著名戰役。關於這個故事,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