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有謀有義,緊握槍桿出政權,開創宋朝基業

文章推薦指數: 93 %
投票人數:66人

五代順序: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經歷了五十多年。

宋朝前是五代十國的時期,中國大地上大小地方政權分居各地,稱王稱帝,可惜個個都命不長久。

直到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取中原政權,這才標誌這五代的終結,開始了宋朝歷史。

表面上,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看似權輕而易舉,事實上,趙匡胤在奪權的道路上是步步為營,基礎紮實。

他有勇有謀有義,才有一幫兄弟幫他一起開創建國偉業。

話說趙匡胤出生在五代中的後唐時期,其祖父和父親都是後唐的將領,而且其父親一生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戰亂中度過,直到後周才去世。

所以說趙匡胤還是個軍二代,而作為亂世中的軍人,其地位卻是非常重要的。

據說趙匡胤不僅武藝精湛,而且從小就熟讀兵法,在幫助郭威發動政變,推翻後漢政權,建立後周政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郭威去世,周世宗柴榮繼位之時率領部隊參與高平決戰,對抗北漢和契丹的聯合大軍,勇闖敵陣,力挽狂瀾,充分顯示出了他的有勇有謀一面。

在此之後,趙匡胤深得皇帝柴榮的讚賞和器重,在軍隊的建設及改革中委以重任,組建了一支武藝高強的禁軍,在日後的南征北戰中,所向披靡。

最後被封為手握重兵大權的殿前都點檢。

當然一個人的能力多麼出眾,也不可能單槍匹馬奪取天下,他需要盟友,需要支持者。

這一點趙匡胤一直深耕細作中,自打他參軍以來,就想方設法拉攏一批人,團結在他的周圍。

甚至通過義結金蘭的方式,與軍中九人結為生死兄弟,而且在禁軍中培養了諸多親信將領,為他以後的陳橋兵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亂世中,江湖義氣確實能讓人能夠團結在一起,趙匡胤身上正有這類胸襟及氣質,讓大家團結在他的周圍。

他對結義兄弟和諸多親信都親如兄弟,而他們也是捨身相報,出謀劃策,全力支持趙匡胤謀權篡位,開創宋朝基業。

那時期的政權變更也是家常便飯,而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亦在情理之中,其實就是印證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至理名言。

然而,義字當頭,往往只能有難同當,卻難以有福同享,雖然之後的杯酒釋兵權還比較柔和,各個兄弟都被下放各處,也能富貴終老,總比劉邦處置功臣來的讓人容易接受。

(完,圖片來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偉大的亂世終結者

中華民族歷盡磨難,但中華文明具有一種強大的修復能力,無論受到何等程度的打擊,她總能浴火重生。宋王朝便是在五代亂世基礎上恢復重建並大放異彩的。五代又稱為「五代十國」,是「牆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短...

趙匡胤發動的陳橋兵變為什麼能成功

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兵不血刃奪取開封,建立宋朝,此後開創了300年的大宋王朝。陳橋兵變也被很多學者譽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兵變。在歷史上中華大地也曾經發生過多次因政變改朝換代的事...

他比趙匡胤黃袍加身更早 當皇帝只有5年

說起「陳橋兵變」這則典故,都知道是宋太祖趙匡胤所為。出身軍將世家的他,在五代亂世中成長崛起,通過施展權謀,最終黃袍加身,走上最高權力的寶座,建立了大宋王朝。其實,開此先例的不是趙匡胤,而是後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