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精通兵法,謀略算無遺策,曾獻計殺曹操的愛子,卻落個善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反抗董卓暴政,一時間天下風雲變動,漢室皇威悄然在改變。

而這個時候的諸侯之中,曹操、袁紹、孫策、劉備等幾路人馬,紛紛登上了政治舞台。

其中以曹操最為矚目,被稱之為「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

在曹操征戰四方的過程之中,不少天下英才紛紛投靠曹操,其中有一人就不得不提,此人精通兵法,謀略算無遺策,曾獻計殺曹操的愛子,後來再度投靠曹操,追隨曹操21年,曾獻一計讓漢室顏面掃地,確是拉開三國混戰大幕的始作俑者。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有著「三國第一毒士」之稱的賈詡,三國時曹魏著名謀士、曹操的心腹重臣。

大家都知道,漢末外戚和宦官爭權,加上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這個時候的大將軍何進意圖誅閹宦,只是沒有想到,誅閹宦不成,反而先把命丟了。

但是,何進生前卻召喚地方軍閥進京,其中典型代表就是董卓和丁原。

外軍壓進,而何進卻先死,導致洛陽大亂,袁術、袁紹兄弟率軍攻擊皇宮,屠殺閹宦。

中常侍段珪等劫帝外逃,被董卓迎回皇宮,從此開始了董卓當權的時代。

董卓當權,更是殘暴不仁,引起天下諸侯紛紛乞討,這個時候的諸侯仍舊以漢室正統為主,哪怕是袁紹、曹操等人,都是以忠於漢室。

不過,董卓火燒洛陽,挾天子、文武百官向西遷都,直奔西安。

後來董卓被殺,導致西涼集團群龍無首,而當時執掌中央的王允為人剛直,當時犯了一個策略上的錯誤,就是沒有馬上赦免董卓大批手握兵權的部下,董卓的鐵桿部下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擁兵屯於陝,一段時間後沒有聽到赦免的消息,又接著有謠傳說洛陽中人要誅滅所有涼州的董卓所部官吏,於是大家惶恐不安,當時眾人都紛紛準備解甲逃亡,沒有想到這個時候,賈羽卻出現了,而且出了一個計策。

賈羽是董卓女婿牛輔的部屬,史料記載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

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

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這條計策很快得到西涼軍統帥李傕、郭汜等人採用,直接後果,是李、郭等人「遂將其眾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長安,眾十餘萬,……與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圍長安城。

十日城陷,與布戰城中,布敗走。

傕等放兵略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籍。

誅殺卓者,屍王允於市……傕、汜入長安城,屯南宮掖門,殺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

吏民死者不可勝數」,漢獻帝被李、郭等所挾,而關東豪傑乘動亂之機自此開始了大規模的攻城掠地行為,以壯大自己的勢力。

在此以前,各地諸侯還不敢很明目張胆地進行此類舉動,正是賈詡的這個建議,使東漢天下陷入了空前的混亂狀態。

同時李、郭等人挾持漢室,又因為李、郭等人的爭權奪利,讓漢室顏面掃地,拉開三國混戰大幕。

而這位始作俑者張繡,卻在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

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連曹操的愛子,都死在賈羽的謀略之下,在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最後成為曹操的心腹謀臣。

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並為《吳起兵法》校注。

所以能為曹操獻過很多重要軍事計謀,戰功赫赫。

賈羽為人低調,採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故而得到了善終,最終活了77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謀士賈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保命第一人

三國里除了名言天下那幾位頂級謀士的存在外,還有一些名氣不是很大,但每一次謀略卻能洞悉全局,勝券在握。賈詡,三國里有名的毒士,計謀以狠辣著稱,往往是為了達到私慾不擇手段,管它天地人倫道德的,只要能...

他才是三國第一軍師,郭嘉諸葛亮未必能敵

一說三國之中的軍師,多數人首先都會想到諸葛亮和郭嘉,一個幫助曹操平定了北方,甚至在臨終之際,還留下計策幫曹操評定了遼東。諸葛亮更是幫一個布衣出身的劉備,經過卓絕奮鬥,在東漢末年,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國里舉世皆輸,唯此人獨贏

三國這段歷史絕對是民間百姓最為喜聞樂見的一段歷史。有長篇巨著《三國演義》珠玉在前,加上各種各樣評書的推波助瀾,使得「白面奸臣」曹操、「神機妙算」諸葛亮、「仁義無雙」劉玄德等人物形象已經定格在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