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智者第一人,從無名小卒到中央軍委主席的哲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賈詡,字文和,在無數的歷史文獻上對他最大的評價都是兩個字「毒士」,這是形容他計謀之毒辣,完全不給敵人活路。

但這個人最著名的,並不是他的計策有多麼奇詭,而是這個人實在是太會"自保"了,無權無勢無背景的賈詡,究竟是怎麼逐步染指最高權力的?

(三國志賈詡畫像)

易中天先生曾經給賈詡這樣的評價:

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才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眼熟》將為你揭開這位三國官場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熱血漸冷,告病還鄉

賈詡青年就負有才學,被名士閆忠舉孝廉為官,但幹了幾年之後,因病辭官,但以賈詡的聰明才智來說,這個病,八成是託辭。

他只是看到了這艘名為「大漢」的船正在漏水,馬上就要沉了底了,他看到無數的熱血青年被帝王赦令「終生不得出仕」,他看到名士李膺因黨錮之禍而身死,聰明人賈詡立刻就慫了,他知道他的熱血和抱負在這個時代是不和時宜的。

(李膺畫像)

「老子改變不了你,老子不幹了還不行嗎?」抱著這樣的想法,賈詡託病,辭官回鄉。

青年為官時期的過往,為這個聰明人的未來打下了「混日子」的烙印。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賈詡在回鄉路上,被叛亂的氐人攔截,同行大概十幾個人,都被綁架了,這個時候賈詡就充分的展現了自己的「大忽悠」才能,他對叛亂者說:「我是段熲(東漢太尉,手握重兵)的外孫,你們放我回去,我自然拿著豐厚的贖金回來。

」作為亂兵,通常都比較單純,於是就被賈詡忽悠著與他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隨後還擊掌盟誓,送他回鄉。

青年賈詡就這樣逃出升天,但他也從來沒有考慮過報官,回去救那些同行的人,這也側面反映了賈詡的另一個特質:只求自己活得好,不管別人死或生。

也正是這樣的特質,才讓賈詡沒有像諸葛孔明或荀文若那樣將自己牢牢綁定在組織利益的戰車上,最後落得一個早夭的下場。


討虜校尉,大敗孫堅

賈詡在青年時期也曾經是個熱血青年,至少入仕之人在最初都是有那麼一些小小的理想的,但是很可惜的就是,黨錮之禍的來臨徹底打消了賈詡「改變世界」的念頭,直至他死去,他都以自保作為人生的頭等大事。

(三國殺--賈詡畫像)

公元189年,這個時候賈詡已經是42歲的中年人了,42歲的他在董卓的女婿--牛輔的手下擔任討虜校尉,這個官職在軍中已經是領兵的中層將領,擱在現在來說,賈詡的這個校尉可是正兒八經的旅長,要知道曹操當初也不過是個驍騎校尉,但是曹操的父親曹嵩可是官至太尉的人,而賈詡可是沒什麼後台可言,他是全憑自己的本事坐到這個討虜校尉的位置上的。

校尉賈詡曾經參與了擊敗孫堅的戰役,在《後漢紀》里是這麼說的:

「牛輔遣李傕、郭汜、張濟、賈詡出兵擊關東,先向孫堅。

堅移屯梁東,大為傕等所破。

堅率千騎潰圍而去。

當然,這場仗並不是他領導的,不能完全算作他的成績,但回頭想想著有《鈔孫子兵法》並校注《吳起兵法》的賈文和,在用兵打仗上面又怎麼會是庸夫呢,直至他最後官拜魏國太尉。

太尉是什麼概念?位列三公之一,放在現在就是中央軍委主席!能坐到這個位置上的人,自然也完全不可能是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腐儒。

話說回來,賈詡是給牛輔當輔軍的,牛輔是竊國者董卓的女婿,對於朝廷正統來說,這可是個大叛徒,而賈詡可不管這個,誰給我錢給我權,我就跟誰干,對大漢是毫無忠誠度可言。

擱在一個小演員都改國籍的現代中國也許沒啥事,但在那個強調」天地君親師「的東漢末年,賈詡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毫無政治底線的自利型人格。

這種自利型人格在之前他叛軍擄走的時候就有所體現,只不過人到中年,他這個人格也沒有絲毫轉變,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特別的人格,賈詡才能在戰火不斷的亂世中安然終老,並且福澤後裔。


誅心顯威,文和亂武

190年,董卓死於呂布之手,失去了董卓的西涼幫逐漸開始潰散,再加上當時離間計的主使者司徒王允即將清算作惡多端的西涼亂軍們,因此餘下的西涼將領,像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準備收斂兵馬回返西涼。

這個時候,賈詡就又要跳出來出謀劃策了,為什麼呢,因為在中原他的仰仗就是這些西涼將領,這幫人回西涼了,他自己可不想回西涼那種鬼地方再當個平頭百姓,於是,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文和亂武。

賈詡對捲鋪蓋準備逃跑的李傕、郭汜說:

「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

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這可真是誅心之計啊,他說你們要是現在各自四散奔逃,隨便來個小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了,不如我們現在就打回去,拿下長安,要是打不下來,再跑也來得及啊。

(新三國--李傕)

要知道李傕郭汜手裡是有重兵的,賈詡這一手誅心計正是利用了他們的恐懼,於是乎,這倆人還真就依靠著「王允欲洗盪此方之人」的流言,聚攏人心,打回了長安。

在長安攻防戰中,賈詡的軍事實力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最終,西涼軍打敗了呂布,殺了王允,踏破長安城。

這群強蠻的西涼人,對長安城是絲毫沒有半分憐惜,數年折騰下來,老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大漢王朝最後的氣數,也在這一場「亂武」中消散殆盡。

拜官封侯,堅辭不受

在西涼人占據長安的過程中,李傕要讓賈詡封侯,賈詡說:「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對爵位堅辭不受。

後來又要封他做」尚書僕射「,雖然東漢末年尚書僕射品軼還不算非常高,但至少可是副國級的官職了,相當於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要知道,原來的賈詡可只是一個小小的旅長啊,這種誘惑力,一般人是擋不住的。

而這場文和亂武的禍首賈詡是怎麼說的呢?:

「尚書僕射,官之師長,天下所望,詡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

縱詡昧於榮利,奈國朝何!」

最後一再推脫,只做了個尚書。

賈詡就是這樣,不是我的,我從不垂涎,不該拿的東西,他就知道拿了會燙手。

李傕是個沒有什麼太大氣量,也非常狂妄的人,在當時李傕的官職是揚武將軍,正四品,如果賈詡接受了封侯的要求,那品軼可就比李傕還高了,難保以後不被李傕嫉恨,對於虛名,賈文和先生還是很能看得清的。

(94版三國--賈詡)

李傕對賈詡如此,那麼賈詡又是怎麼想的呢?

賈詡對於李傕事實上是相當講義氣的,在董卓死後為李傕謀出路,後來李傕郭汜大戰,賈詡又是站在李傕這邊,依附於一個狂莽愚鈍的武夫,這對於賈詡來說或許是一件讓他非常不爽的事情,但是在那個隨時隨地性命攸關的年代,有才華的書生依附在有兵權的勇武者手下也並不奇怪。

曹操手下都有那麼多看不起他的謀士,狂傲如楊修身死,又或者像陳琳那樣被置於閒職,即便是王佐之才荀彧,跟了曹操一輩子也未能善終,這些人其實本質上都是不太看得起曹操的,但依然為曹操賣命,亂世嘛,百無一用是書生啊,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片言亂國,一計危邦,文和亂武最終持續了四年之久,在賈文和誅心計的挑唆之下,整個大漢正統分崩離析,李傕被段煨誅滅三族,郭汜死於部將之手,而此時的賈先生卻早已跑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賈詡雖非君子,但保命的本事可是一等一的。

隱忍、低調、謀略過人又時時防備著功高震主,40歲的中年智者賈詡在不斷書寫著自己的傳奇人生。

毒士賈文和,如今他正看向北方,書寫著魏字的旌旗在狂風中獵獵做響。

計陷曹操,厚黑無敵

長安在賈詡的無意坑害下成了一團亂麻,西涼幫分崩離析之後,賈詡跑路到了張繡的麾下做了入幕之賓。

此時的張繡正和劉表聯合屯兵宛城,而這時候,曹操已經在陳留起了兵,成了氣候了,這種打臉的行為曹操自然不能忍,於是公元197年,曹操悍然出兵,攻打張繡,張繡自知不敵,選擇投降,本來是一個大家和和氣氣發財的結局,結果因為曹操好色,自己把自己玩脫了。

(宛城遺址)

「曹魏控人妻」的俏皮話不是沒有來由的,和談進行的好好的,但偏偏曹操睡了張濟的遺孀,也就是張繡的嬸嬸,那可是封建的古代,被戴了綠帽子的張繡自然絲毫不能忍,在賈詡的唆使下,張繡選擇叛變,這也是著名的宛城之戰。

在這場一邊倒的戰鬥中,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和坐騎絕影全部犧牲,可以說這是曹操一生中最窩囊的一場戰役,赤壁之戰都沒有這麼窩囊過。

這全是因為賈詡一個人的算計!對於曹操來說,這要是還不報仇,那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然而,曹操這一次還真就當了鹹魚。

公元199年,袁紹來招攬張繡,被賈詡當面怒斥,指出袁紹沒有容人之量,並勸說張繡投降曹操。

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賈詡打消了張繡的疑慮,最終歸降曹操。

曹操此時正要和袁紹開打,張繡的存在讓曹操始終如鯁在喉,聽聞賈詡唆使張繡投靠了自己,曹操真的是做夢都能笑醒了。

他封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位列九卿。

這個時候賈詡就沒在推辭,因為他知道,曹操將來可能是要得天下的人,並且曹操手上有漢獻帝,那這也算是國家認證的官職了,於是賈詡就笑著接受了封賞。

投降仇人,這是需要絕對的膽識的,先讓曹操恨之入骨,又能讓曹操冰釋前嫌並且厚愛有加的人也無非就是賈詡了,就憑這一點,賈詡至少是個厚黑學的大師。

別的不談,就單這份厚黑的本事,就連竊國者司馬懿都沒有,更別說諸葛、郭嘉等人了。

這樣的人如果生在現代官場,我想至少能混一個總理噹噹,畢竟賈詡後來被封做太尉,這個級別和現代的總理比,也相差不了多少了。


潛龍在淵,離之則矣

公元200年,賈詡53歲,叱吒半生的賈詡,到了這個歲數已經老實多了。

至少已經不會再誕生一些絕戶計,此時此刻的他,已經實現了當年離開長安時的目標,在曹魏的大旗下,他已經準備安然養老。

(新三國--賈詡和曹操)

官渡之戰,曹操問賈詡,官渡之戰如何才能取勝?而賈詡的回答則非常像一名標準的公務員:「袁紹不能容人,兵驕將狂,而大人你勵精圖治,士氣銳不可當,堅持下去,抓住機會反擊,必將獲勝。

事實上賈詡是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計策的,他說了這麼一大堆全都是安撫曹操的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背鍋。

身在曹營兩年,賈詡已經把曹操的心態琢磨的十分透徹了,該露頭的時候露頭,該蹭功勞的時候蹭功勞,當一場戰局看起來不穩,那就絕對不站出來支招,只要自己還有用,那曹操就永遠會讓自己活下去,這就是賈詡的哲學。

公元208年,剛愎自用的曹操此時揮師百萬準備橫掃江東。

在這個時候,其實賈詡對曹操是有所勸告的,他勸曹操休養生息別去打仗,但曹操沒有聽,最後大敗而歸。

其實我看來,賈詡這個行為未必是參透了當初的時局,也很可能是為了自保而瞎貓碰到死耗子的結果。

畢竟賈詡時年已經61歲了,不管從哪個年代來看,這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年人了,對於賈詡來說,什麼出謀劃策,什麼天下降服都不重要了,活著,安心的活著才最重要。

可惜,曹操最終打了敗仗,但也正因為賈詡的事先提醒,曹操反而更加重視這個到了曹營之後庸庸碌碌的賈文和。

(夢三國--馬超)

公元211年,馬超為父報仇,聚兵進攻曹操,這個時候賈詡獻上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條毒計。

一句「離之則矣」,一封薄薄的書信讓韓遂、馬超分道揚鑣,曹操進軍關中大勝而歸,馬超敗走,投奔劉備。

這一年,賈詡已經66歲。

明哲保身實在是賈詡這一生中做的最好的事情,賈詡已經完全吃透了「明哲保身」四個字的含義,明哲保身不是一輩子當縮頭烏龜,而是不定期的,在領導即將遺忘你或者即將幹掉你的時候,跳出來做一件有功的事,然後再接著韜光養晦。


老謀深算 支持曹丕

在讓無數名臣都晚節不保的奪嫡之爭中,賈詡依然表現的是那麼無懈可擊。

曹操曾經問賈詡到底誰才適合當太子,賈詡並不回答。

曹操就問:「我問你誰才適合當太子,你怎麼不回答呢?」

賈詡說:「我剛才是在想一個事情,所以沒有回答你的問題。

曹操很好奇:「你在想什麼?」

賈詡是這麼說的:

「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

好一個袁本初、劉景升!一句話道盡「廢長立幼」是不靠譜的事情,其言下之意是,袁紹和劉表滅亡的事兒還歷歷在目,想怎麼辦,主公你自己拿主意,我可什麼都沒說。

最終曹操立了曹丕為太子。

(新三國--曹丕)

但其實在此前,賈詡已經早已與曹丕私交很好,並且時時刻刻都站在曹丕那一邊了。

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別說,賈詡作為曹操後來收復的外臣,貿然參與嫡長子之爭是有殺頭之禍的,面對上位者的問詢,他顯得小心翼翼,沒有給出自己的意見而是引經據典,私下裡卻已經站在了曹丕的一邊。

敏銳而準確的眼光再加上謹小慎微的態度,讓賈詡在此時此刻真正走上了「從龍」的道路。


位列三公 活著就好

公元220年,曹操病故,終年65歲,這位叱吒一生的奸雄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此時賈詡的內心中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前半生的對手,後半生的東家,如今也永遠的閉上了眼,這也讓他不得不生出了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來。

功名利祿,都做了土!

唯有福澤子孫,是這一生唯一的遺留了吧。

同年,獻帝退位,曹丕稱帝。

(夢三國-曹丕)

賈詡自然而然的獲得了作為支持者的紅利,他被曹丕封為太尉,位列三公之一。

從一個西涼草民,做到了掌握國家政權的最高執宰之一,賈詡的一生可謂是讓人感覺到膜拜的一生。

而此時的賈詡,已經是74歲高齡了。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三國時期同樣以隱忍聞名的司馬仲達,司馬懿活到了73歲高齡,再想想日本戰國時期最終取天下的大名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是75歲壽終正寢。

所以打天下的是誰真的不重要,占天下的是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活著,活到你的敵人們,甚至是你的朋友們都死去。

這句話放在現代也是一樣:在一個企業中,同時具備資歷和能力,才是能登頂的唯一辦法,哪個公司的高管,不是在這個公司勤勤懇懇做了十年以上的人?


壽終正寢 福澤後裔

公元223年,77歲的賈詡在太尉的位置上安安穩穩的渡過了三年之後壽終正寢,諡號肅侯。

這是位極人臣的無上榮耀。

但這還沒完,因為有太多的重臣、名臣在死後被清算。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王安石、和珅、張居正,不勝枚舉。

而賈詡呢,死後被配享魏文帝廟,與帝王同受香火供奉。

至於賈詡的子孫後裔:

賈詡之子賈穆--封為駙馬都尉、歷位郡守,承繼賈詡的爵位;

賈詡之子賈訪--分得父親八百戶食邑中二百戶,而受封列侯;

賈詡之子賈璣--封為魏國駙馬都尉、關內侯;

賈模,賈穆之長子--賈詡之長孫,承繼賈穆的爵位,晉惠帝時為散騎常侍,護軍將軍。

賈疋,賈模從弟--仕晉惠帝及晉懷帝,累官至驃騎將軍、雍州刺史、封酒泉公。

賈通,賈璣之子--任侍中、車騎大將軍。

厲害吧?這可是真正的福澤子孫後裔,直到司馬炎的晉朝,他賈詡的威名依然是金字招牌一塊。

這與賈詡晚年對子孫後裔的約束不無關係,賈詡在生前常常告誡子孫,禁止與權貴交從過密,也禁止與權貴締結姻親,正是這些約束,也避免了賈氏家族在日後朝堂動盪中,被清洗的命運。

因為不站隊。

在平均人口壽命不到40歲的三國時期,賈詡以77歲的高齡壽終正寢,與37歲死去的郭嘉和55歲死去的諸葛孔明相比,賈詡可能未必是個合格的謀士,但以他行為作風和擇主而事的水平來看,「智聖」兩個字當之無愧。

他一生在不妨主的同時又為自己及自己的子孫後裔謀得了無上的光榮,縱觀整個三國時期,除賈詡不做第二人想。

大智若愚 唯詡一人

提起三國時期最出色的謀士,想必無數人都會說是孔明,孔明的功績,無數人能給出無數答案。

居草廬分天下、觀天象借東風、平南中擒孟獲、出祁山坐空城。

作為整個三國歷史上最為閃耀的謀士,他就像一顆流星,絢麗的滑過,墜落在五丈原。

而賈詡呢?他不像孔明那樣,看起來那麼銳利,那麼滿腹經綸,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人畜無害的富家翁,沒有羽扇綸巾,他永遠躲在那一塊帷幕之後。

與三國時期的無數謀士比起來,他最大的不同就是懂得「藏拙」。

他不像孔明是蜀漢的白羽,也不像周郎是江東的青鋒。

他半生為曹氏效力,但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天,賈文和的命運,都只屬於他自己。

(夢三國--賈詡)

他更像是一個恣肆的演員,上場是詭詐的毒士,下場是安樂的凡夫。

縱觀三國,愚者不知凡幾,而大智若愚者,唯賈文和一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賈詡

人物簡介:賈詡(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曹魏著名謀士、重臣)賈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

三國謀士賈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保命第一人

三國里除了名言天下那幾位頂級謀士的存在外,還有一些名氣不是很大,但每一次謀略卻能洞悉全局,勝券在握。賈詡,三國里有名的毒士,計謀以狠辣著稱,往往是為了達到私慾不擇手段,管它天地人倫道德的,只要能...

智謀過人卻傷漢至深,細數賈詡八宗罪!

《三國演義》第九回,董卓被呂布刺殺後,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率殘兵敗將落荒而逃西涼,半道途中上書漢獻帝赦免其罪未准,打算解散殘餘兵將各奔東西逃命之際,謀士賈詡說:「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