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節度使,我若成勢,又認朝廷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場安史之亂震碎了一個盛世大唐,從此唐朝由盛轉衰,朝廷內部漸漸開始宦官把持朝政,外部則面臨藩鎮割據,安史之亂,亂在藩鎮,但是得以平定依靠的卻也是藩鎮,雖然作亂的安祿山與史思明先後被朝廷拔除,但這卻是朝廷與地方相互妥協的結果,戰後,唐肅宗為了穩定政局,只得進一步放鬆對藩鎮的節制,作為藩鎮頭號軍政長官的節度使,權利和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甚至部分節度使開始以地方小朝廷自居,無視中央,尤其以著名的河北三鎮為甚,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這三個節度使早已經不再由朝廷指派委任,而是父死子繼,財政自主,儼然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唐朝為什麼會在地方設立節度使這一職位呢,終其原因,還得從唐初說起,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
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此出現。
唐朝疆域廣闊,最西曾經到達鹹海,最北曾經到達西伯利亞,如此遼闊的大唐,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很難進行有效治理,節度使奉命鎮守,軍政獨立,使得唐王朝的邊患得以剪除,且減輕了中央的治理難度。
盛唐時期,中央擁有絕對的權威,強大的武力和財力,節度使權力雖大但是卻還沒有對抗中央的實力。
但是一場安史之亂,唐朝盛世不再,節度使如同脫韁野馬,一發不可收拾,河北三鎮的三個節度使直接結成了利益聯盟,無視中央。
此時的藩鎮早已經成了割據之勢,與唐初的節度使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德宗建中二年(781)正月,范陽節度使李寶臣病逝,其子李惟岳求繼,德宗即位不久,對河北三鎮心有不滿,拒絕了李惟岳的請求,李惟岳遂勾結田悅與占據今山東地區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據今湖北西北部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等聯兵抗命。
唐朝派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率兵討伐。
八月,梁崇義兵敗自殺。
次年閏正月,李惟岳部將王武俊殺惟岳降朝廷,但因不滿朝廷的報賞,田悅、王武俊和參加征討的幽州節度使朱滔又相互勾結,聯兵反叛。
眼看著又要釀成一場安史之亂一樣的大禍,德宗沒辦法,只得下罪己詔,宣布待河北三鎮如初,此次事件方得以平息。
唐德宗李适
節度使狂妄至極,中晚唐的皇帝們無不為此深惡痛絕,卻又無法根治,藩鎮的設立已經同宦官掌管神策軍一樣成為國策,即使殺了個別興風作亂的,其他的又起來了,朝廷有心無力,只能從大局出發,但求他們安守本分,其他的一概由他們。
唐武宗會昌年間,武宗在全國範圍內發起滅佛運動,但是全國藩鎮,唯有河北三鎮對此不理不睬,武宗雖以鐵腕著稱,卻也只能將一腔怒火埋在心裡。
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唐末農民戰爭爆發後,朝廷進一步失去對地方的控制,節度使林立,他們擁兵自雄,互相兼并。
其中武力最強、在唐亡後建號稱帝者,先後有五代;其餘割據一方,立國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傳子孫者為十國。
而五代十國境內之節度使亦多桀驁跋扈,節度使部下更多悍將驕卒,逐帥殺使之軍變事件不斷發生。
巍巍大唐,就這樣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盛唐讓人嚮往,中晚唐卻是一副殘卷令人唏噓,雖有幾次中興卻難以扳回歷史的車轅,就這樣被無情地蕩滌一空。
藩鎮割據對於唐朝來說既是不可治癒的癌症也是續命的良藥
今天我們要來說說唐時的藩鎮割據,漢晉隋唐宋明這些漢民族創造出來璀璨時代在唐時達到了一個巔峰,大家對於盛唐都是充滿了崇敬之情,特別是對唐玄宗之前的唐朝歷史幾乎是爛熟於心,從太宗的貞觀之治到武周代...
藩鎮害了大唐,卻保護了漢人
作者:冷兵器吧函人 提到大唐的衰亡,藩鎮割據總是被當成首要原因。藩鎮作為唐王朝特有的行政體制,給中唐以後的朝廷帶來了無窮的麻煩和災難。令如日中天的大唐王朝走向衰微的起點,正是臭名昭著的安史之亂。...
解毒歷史:藩鎮真的都是割據政權嗎?
文丨流惜子(南開大學)以中學教科書為宣傳核心,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所有歷史信息都在告訴我們: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是一個藩鎮割據的時代。更甚者,在一般人眼裡,唐朝到安史之亂好像就忽然打住了,之後好像還...
節度使鬧翻了大唐 當過此官的趙匡胤稱帝後 把節度使弄成了啥
古代封建王朝的官職設置和稱謂,隨著朝代的更迭而不斷變化,且極具其時代特點。從秦漢、唐宋到元明清,各種官職名稱會看得人眼花繚亂。覺得還真是很複雜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