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諸葛亮「冷落」的,被文學家「歪曲」的,腦後並沒有反骨的魏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影視作品中的魏延

在《三國演義》裡面,魏延先是個正面人物,但最後就成了反面人物了。

一出場的時候,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然後魏延加入了劉備的隊伍,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戰功;然後,劉備死後魏延受諸葛亮的領導,跟隨諸葛亮北伐曹魏同樣立下了不少戰功;但是,魏延向諸葛亮提議自己率一萬人左右出子午谷從小路偷襲長安,諸葛亮不採納,於是兩人在意見上發生了分歧,魏延逐漸就被諸葛亮冷落了;最後,就是那個著名的諸葛亮遺言「他死後,魏延必反」之類的,魏延一下子變成了反面人物,然後就悲劇了。

其實魏延並不是像《三國演義》裡面那麼一個有反骨的反面人物,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名將,可以算是蜀國後期最厲害的將領了。

據正史的《魏延傳》記載魏延先是以「部曲」的身份隨劉備入蜀的,部曲也就是「私家」武裝的意思,說明他的出身不高,然後當上了將軍,那肯定是有戰功累積戰功而來啊,那肯定是有真本事的。

然後,劉備竟然破格提拔他當了漢中太守,讓他去鎮守戰略要地漢中,而且也的確不負眾望,完成了鎮守任務。

後來諸葛亮北伐,魏延全部參與其中了,而且力戰有功,比如他打敗了魏國的著名將領郭淮等。

但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獻計出子午谷,越過秦嶺,偷襲長安,諸葛亮用兵謹慎不願意冒險,最終否決了這個意見,從此,魏延和諸葛亮的分歧日益加深諸葛亮對他就逐漸不信任然後冷落了。

美術作品中的魏延

在這裡需要說一下,出子午谷的問題。

諸葛亮不願意魏延帶領一萬人左右出子午谷,用兵謹慎,因為子午谷地形險要複雜而且氣候多變,從這裡出去風險太大。

從祁山出去北伐,祁山地形一般,出祁山比較穩妥,風險不大。

然而,蜀國和魏國作戰,綜合國力差距實在太大了。

蜀國官府統計的人口僅有94萬,而魏國人口有400萬以上,蜀國的兵力不過10萬人,魏國用來對付他的一線軍隊就有20萬左右。

力量差距過於懸殊,如果採用出祁山這種穩妥風險小的作戰方式,魏國一旦完成動員,即使魏國統帥才能一般不如諸葛亮,但只要用簡單的對峙加消耗就足可以讓蜀國軍隊軍糧耗盡,無功而返。

所以魏延的計劃雖然過於冒險,但是對於力量弱小的蜀國一方來說,不敢冒險沒有冒險精神恐怕北伐就沒有勝利的機會了。

諸葛亮多次出祁山北伐,最終無功而返,累死在了軍隊中。

諸葛亮一生誤了三個人:馬謖是小馬拉大車,最終戰敗而死;姜維是正人君子,但是不是中興之才;魏延是大馬拉小車,難得的人才但不受重用,最後被逼著「反叛」而死,成了個悲劇。

諸葛亮最後的安排也有問題,在安排後事的時候,故意沒把最後「軍事會議」的精神傳達給魏延,同時自己死後帶隊的人物楊儀和魏延也是矛盾很深,於是魏延的性格自然不願意接受楊儀的領導,結果魏延會有極端的舉動就不奇怪了。

帶隊的楊儀也不是什麼好人,後來因為對自己的官職不滿,竟然說後悔沒有帶兵去投降魏國,完全是一副野心家的樣子了,最後的結果也不怎麼樣被後主抓進了監獄,死於獄中了。

魏延是個良將,同時諸葛亮是賢相,這個沒有爭議。

很多悲劇歷史人物最後的悲劇是「雄才」被庸主拋棄了,魏延卻是「雄才」被「明主」棄了,以致於過了接近2000年了,他的「公案」還是翻不過來啊。

魏延的雕像與碑刻等紀念建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魏延到底有沒有「反骨」?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著名將領。他南征北戰,馳騁沙場,為創立和鞏固蜀漢政權屢立戰功,被封為漢中太守、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南鄭侯。諸葛亮病逝後,魏延因與長史楊儀不睦,相互攻伐,被誣為謀反,為馬岱所...

正讀《三國》——蜀國大將魏延真的有反骨嗎

說起反骨, 多數人一定會想到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魏延。 魏延原本是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手下的大將, 因為與劉表的妻弟蔡瑁不和, 投奔了長沙太守韓玄。 後劉備攻打長沙時, 因對韓玄不滿而舉眾投降劉備, ...

背叛成性?我真不是那樣的男人!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許多歷史名人被羅貫中大大黑得很慘,比如曹操、曹真。但就是在這部以「崇劉抑曹」為主基調的作品中,有一位蜀國大將卻同樣被黑得要死要活。這位蜀漢大將能力不比關羽、趙雲差,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