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名垂千古的讀書種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宋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名垂千古的讀書種子?
文/晏建懷
宋人有很多苦讀的故事,像范仲淹「劃粥斷齏」,每天煮兩升粟米粥,冷卻後分成四塊,早晚各兩塊,僅以韭菜末相佐,如此寒暑數載,讀出了一位千古名臣。
像歐陽修,四歲喪父,貧無所依,母親「以荻畫地」,教以詩書,歐陽修廢寢忘食,惟讀書是務,也讀出一了個千古文豪。
穿越宋代歷史,你會發現凡名臣、名儒,無一不經過漫長的苦讀,隨便拉出一位就是一大堆勵志故事,足以讓人感佩。
之所以有那麼多人埋頭苦讀,當時讀書氛圍好是一個原因,「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宋初皇帝宋真宗的號召。
加上讀書是無論寒門抑或富家子弟比較單一的出路,一人登科,舉族皆榮,光明的前途是最好的獎賞,重賞之下有勇夫。
不過,這些科舉道路上的勇夫,有其功利的一面,就如今天的高考,奮勇拼搏只為一躍龍門。
世上之事,凡為功利追逐,都屬於非正常狀態。
所以,為科舉或高考去讀書,鑿壁偷光也好,懸樑刺股也好,都不能反映讀書的本來面目,這種時候,讀書往往只是一塊「敲門磚」,一旦進了「門」,「磚」便拋棄如敝帚。
讀書的本來面目應該是一種對未知探尋的衝動,一種與作者思想交流的過程,一種會心的興奮,一種如沐春風的愉悅享受。
總之,真正的讀書,應該是精神的,而非物質的,更非功利的。
宋朝讀書人中間,不乏汲汲於科舉之途者,但更多是毫無功利意識的浸淫與神會。
蘇舜欽是宋仁宗時期的大詩人,歐陽修把他與梅堯臣並稱為「蘇梅」,名重一時。
據宋代龔明之《中吳紀聞》記載,蘇舜欽好讀書,也好飲酒。
年輕時,他寄居岳父杜衍家,每夜讀書,必飲酒一斗。
杜衍是當朝宰相,愛婿如子,卻對蘇舜欽每晚飲酒竟達一斗深為不解,便安排子弟暗中觀察,一探究竟。
某晚,蘇舜欽正讀《漢書•張良傳》,當他讀到:「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時,猛然拍手道:「可惜沒有擊中。
」於是,滿飲一大杯。
讀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於留,此天以臣授陛下」時,又拍案說:「君臣知遇,怎麼如此難啊!」恨悵不已,又痛飲一大杯。
杜衍聽到子弟報告後,哈哈大笑道:「有這等下酒物,一斗不多啊!」蘇舜欽遂以「漢書下酒」聞名於世。
蘇東坡在《又答王庠書》一信中說:「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
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別作一次,求事跡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
他皆仿此。
此雖迂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意思是每一本書要讀數遍,一遍帶著一個問題去求索,心無旁騖;讀下一遍,又帶著另一個問題鑽研。
如他讀《漢書》,第一遍學治道,第二遍讀兵法,第三遍看人物,第四遍覽官制,如此幾遍,則融會貫通。
學成之後,便不懼知識和學問上的挑戰,即使「八面受敵」,都能輕鬆應對。
這就是蘇東坡曾傳為美談的「八面受敵」讀書法。
如果說蘇舜欽讀書體現性情,蘇東坡讀書追求卓越的話,那麼蘇門學士黃庭堅讀書則注重心靈。
黃庭堅在《寧浦書事六首》詩中說:「揮汗讀書不已,人皆怪我何求。
我豈更求榮達,日長聊以銷憂。
」他明確表示讀書不為榮達,聊以解憂而已。
不過,解憂還不能完全表達黃庭堅對讀書的情有獨鍾。
他曾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他是那種對讀書喜歡到骨子裡的人,無書不讀,而又不能片刻無書。
所以,解憂又怎能成為他讀書的真正目的呢?自嘲罷了。
他的讀書目的,可概括為「三養」:養身、養心、養精氣神。
黃庭堅因在政治上堅持講真話,多次陷入「黨爭」,一生屢遭貶謫,顛沛流離。
崇寧三年(1104),他甚至被朝廷削籍除名,羈管於廣西宜州,形同囚犯。
羈管宜州後,他先寄居城西一居民家,太守認為按罪不能安置這麼好,最後被迫搬到城南戍樓。
戍樓破敗不堪,晴天一屋灰,雨天一屋水,縱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黃庭堅依然焚香讀書,自得其樂。
命途多舛,但精神高蹈,我想,這或許就是黃庭堅終生讀書、得書滋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結果吧。
大宋王朝,誰是用來儆猴的那隻雞?
大宋王朝,誰是用來儆猴的那隻雞?王俊良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官宦世家出身,二十六歲的北宋詩人蘇舜欽,進士及第歩入政壇。誰也不會想到,有文壇領袖范仲淹的激賞,有岳父大人宰相杜衍的輔佐,蘇舜欽...
八面受敵精讀法助力通才蘇軾的文學偉績
文/秋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是個極為突出的人物,不僅是個文壇中會吃會做的萌吃貨,他更是個詩、詞、文、書、畫的通才,在以上領域都有不俗的建樹。據悉,當時的文壇大哥歐陽修讀到他的...
八面受敵學習法(35種高效學習方法7)
7, 八面受敵學習法——八面受敵,各個擊破 自唐宋以來,在中國文學史上,「韓柳歐蘇」享譽文壇。這「蘇」就是蘇軾。蘇軾的文章涵渾奔放,詩也清疏雋逸,又善書法,工畫。著有《易書轉》、《論語說》、《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