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諸葛亮借智慧(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用人的門道 ------有才的人,有怪脾氣,恃才傲物。

如何救治如何用?

公元210 年春,建安15年。

張翼德在瞅著一個人---此人衣衫 不整,帽子不正,小眼睛,滿臉酒氣--這就是「鳳雛」龐統---耒陽縣令。

公元208年,權備聯手打操後向南進,耒陽成了劉備的屬地。

張飛做巡查使。

張飛來了-----上級檢查團來檢查工作了,龐統不迎不接,藐視張飛,藐視檢查團。

傲慢,是因自己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劉備看不上龐統的長相,讓他在外地當縣令的。

龐統想,曹操對我恭敬有加,你劉備禮賢下士有名,卻冷我在耒陽當縣令,你怠慢我,我就怠慢張飛。

龐統受劉備冷落一是他討人厭的長相--「黑面短髯,濃眉掀鼻」--太醜陋了。

二是 他討人厭的臭脾氣--「傲慢無禮,趾高氣昂。

性命---性格命運----人的性格決定命運!

龐統見過曹操、孫權、劉備,三人 的性格脾氣等各不相同,但三人都看不上龐統的長相---太醜陋了--黑面濃眉小眼掀鼻--性格上無技巧無策略。

諸葛亮見劉備是高調出場,低調見面;而龐統反之--低調出場,高調見面,又沒溝通沒技巧-----

頭三分鐘見面關係一個人三年命運的好壞,龐統面丑,脾氣怪,沒溝通,工作乾的差,對這樣一個特殊人才,亮是如何管理的呢?亮用的策略:

一、放水養魚:《三國志》《資治通鑑》中都有記載---劉備罷統,魯肅寫信告備---「龐非百里之才,他的才華勝我十倍也。

」統想:「你(備)用不上我是你的損失,不是我的損失。

」 亮視察歸來問劉備:「龐軍師近況如何?」在亮認為,龐統應拜為軍師的。

「龐做萬里之事,做不了百里之事。

「 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大丈夫當掃天下何掃一屋?」---《後漢書》

人有三種:1、既掃一屋也掃天下-----「通才」,諸葛亮式---政軍外交司法一 把手,上級安排什麼就干好什麼。

2、只能掃天下不能掃一屋---「專才」,你不能屈才耽誤你的事業。

3、只能掃一屋不能掃天下---「平才」,你讓他挑大樑,委以大任, 會出大事的。

他們當勞模先進可以,但不能當領導。

所以,

通才----是累死的;專才----是屈死的;平才----是逼死的。

這全憑領導眼光。

亮苦勸劉備,備醒,再召龐統深談,「與善潭,大器之。

」委任龐統付軍師。

「放水養魚」----水塘養泥鰍,大海藏蛟龍;領導要為人才備好天空海洋。

二、分槽餵馬:龐統施展才華,勸備出西川,亮讓劉備龐統去西川,亮留守,這就叫「分槽餵馬」-------農場有兩匹千里馬,住一段日子,兩馬都不吃草料了。

請馬博士來看了看,告:「千里馬有本事有能力,一槽喂,它倆會互咬互踢,中間放一隔斷分開餵」----好了。

(不能讓倆能人同干一件事,他們明不爭也會暗裡斗。

)主人賣了馬又買了兩頭豬,又不吃食,請豬博士來看,告:「拆去隔斷一起餵食。

一隻不吃,兩隻爭著吃,三隻會搶著吃。

」果然如此。

分好還是和好?這要看對象。

亮認為,兩匹千里馬,咱不爭龐統爭,咱不鬥龐統斗,所以,我守後路你去西川-----高明的技巧。

龐統去了西川,立了大功!

龐統是狂人,劉備手下還有一個傲人---劉巴。

但他從不巴結上級,特殊一人。

人人瞧不起他。

連劉備也瞧不起他。

劉巴是嘲笑董事長的一類人。

亮用策略:

三、築巢引鳳:「子初,少有才名。

」劉表要劉巴,巴不去。

操到荊州,巴服操,巴自打車奔操。

劉備對劉巴有五恨:

一恨:經劉奔操。

二恨:謀抄後路---巴在長沙說服三郡降操,多虧赤壁之戰操敗。

三恨:再招不至----劉備不記仇,招巴,巴不跟備干。

「先主深恨之。

四恨:挑潑劉璋--巴在劉璋手下當謀士,劉備去璋處,巴說「引狼入室」,

璋不聽。

璋送備走,巴曰:「放虎歸山」。

璋又沒聽。

五恨:血戰到底,死不投降。

備率大軍進成都,巴不投降,閉門不出,備命士兵:「不傷巴,傷者滿門抄斬!」最後請巴出來。

備就納悶了「巴為什麼恨我?」一件事備清楚了-----備手下的關張二人,關「慢上」,張「輕下」。

張飛對下人瞧不起,張飛拜劉巴,劉巴大模大樣,張飛滔滔不絕,劉巴一言不發當啞巴。

亮對張飛曰:「子初(劉巴)主公都讓他,你主動與他交往,與他團結。

」而劉巴卻要「交天下英雄,豈交粗魯之士。

」劉巴瞧不起劉備張飛,那是當時文人之風---文人不交:一出身低微沒門第的人,二不交沒學歷的人。

諸葛亮推崇劉巴:「運籌帷幄,子初強亮十倍。

」後來,讓劉巴當尚書,又當尚書令,在劉備登基前後有關皇天后土之文都是劉巴寫的。

亮會抓住人的需求,摁人的疼處。

劉備覺得自己給龐統劉巴理解,地位,金錢,可為什麼-------亮曰:「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 《莊子秋水篇》中有:惠子是丞相,莊子去見惠子,惠子怕奪相位,疾之。

莊子講故事------南方有一大鳥北飛,非梧桐不棲,非甘泉不飲,非練食不吃。

有一貓頭鷹口銜一老鼠,見大鳥,疾之。

大鳥看也不看,飛走了。

莊子曰:「鷹盯的是一堆臭肉,大鳥(鳳凰)視臭肉如糞土。

龐統劉巴要的是:一 崇高的事業,二是有意義的工作,三是清廉的生活。

他們是專才,而諸葛亮是通才,是累死的。

在亮的管理下,龐統劉巴的專才得以發揮至極致,成就了劉備的事業。

現今也有許多清高人才,宅男宅女,不愛應酬,下班回家睡覺也不願與人打交道,浪費時間。

做為領導人,不應強求他們,工作上要捧起他,生活上別打擾他。

西川,劉璋父子經營多年,如今劉備打下西川,得天下易,得人心難。

如何收攏人心,亮如何做?--------請看第四章:管人的策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沒有下一句

最近看很多人寫三國的司馬徽說的那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還有下句「子初、孝直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完全是寫文章的人為博人眼球,譁眾取寵而已,我也可以加一句關羽張飛亡一人則漢室難興了,再...

龐統到底哪不如諸葛亮,這方面諸葛亮勝他百倍

低情商真的會死人,看龐統就知道智商跟情商誰更重要?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的問題。智商高在處理事情方面總能盡善盡美,情商高則在處理事情時事半功倍,所以大多數國人會覺得智商高就能有所建樹,對情商的培養...

好大喜功好逞強,落鳳坡前自遭殃……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當時有一隊人馬非常弱小,其實說一隊人馬都是抬舉他的,這就是自稱「皇叔」的劉玄德劉備,此時,他身邊只有關張二位結義弟兄,其他無一兵一卒。不過在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