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曹操處處算計別人,建立曹魏為何被司馬家族輕鬆奪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曹操圖像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在中國的影視劇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現,但在歷史上其實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一代梟雄處處算計別人。

但是其死後自己建立的曹魏政權卻被司馬家族輕鬆奪取,其實曹操在世的時候為了防止司馬懿奪權,已經做了人事安排,讓曹爽輔佐自己的兒子,為何司馬懿技高一等,一個政變,給曹氏家族一個毀滅性的打擊,等司馬懿死後,其後代輕鬆地讓曹魏政權的皇帝禪讓給自己。

司馬懿影視圖像

一、曹操為了防止司馬家族奪取自己建立的曹魏政權,其繼任者做了哪些安排。

曹操死後,其子稱帝,到了史稱魏明帝時候,但是此時曹魏政權日壞,之後政局發生了很大變化,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逐漸控制了軍政大權。

司馬懿開始被啟用的時候是在曹操掌權時期,到了曹丕時期,地位逐漸顯要。

魏明帝時期,他室指揮對蜀國作戰的主將。

238年他又率兵平定割據遼東的公孫淵,成為魏國有聲望的大臣。

明帝死,年幼的曹芳繼位,司馬懿為太尉,與曹魏宗室曹爽受遺詔共同輔政。

曹爽上書推舉司馬懿為太傅,實際是把他架空。


曹操影視圖像

二、司馬懿為了奪取做了哪些準備,並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司馬懿被曹爽架空後,就表面稱病,不干預朝政,次年,李勝到荊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更在他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因此令曹爽對他更為鬆懈;但於此同時,司馬懿卻與兒子司馬師(當時為中護軍)、司馬昭以及太尉蔣濟等人暗中準備發動兵變。

當曹魏宗室放鬆了警惕,但是其卻在暗中做準備,布置自己的力量,伺機消滅曹爽集團,嘉平元年,即249年,少帝曹芳拜謁明帝之墓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親信們皆隨同前往。

司馬懿乘機率兵發動政變,藉皇太后郭氏命令關閉洛陽所有城門,占據洛水浮橋。

接著任命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接管曹爽的軍隊;王觀行中領軍事,接管曹羲的軍隊。

曹爽

司馬懿控制城內,隨即派人上奏皇帝曹芳,宣稱奉皇太后詔書,罷免曹爽兄弟。

奏疏先傳至曹爽手中,曹爽惶然不知如何是好,也不敢送給曹芳。

大司農桓范在政變發生後不顧下屬勸阻,出城勸曹爽前往許昌,然後以皇帝為號召擁兵抵抗司馬懿。

司馬懿接連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等人勸說曹爽投降,並允諾其只要罷兵息甲,交出兵權,仍可保留爵位。

曹爽猶豫了一夜,最後認為投降雖然會失去權力,但以侯爵的身份應仍能享受榮華富貴;於是放棄抵抗,而請皇帝罷免自己,並向司馬懿認罪。

曹爽兄弟罷官後隨即回到府邸。

不久,與曹爽往來甚密的朝中侍從張當,在嚴刑拷問之下供稱曹爽和何晏計劃在三月造反,於是曹爽與其同夥都被捕,而桓范亦因曾經揚言司馬懿謀反,被視為誣告而下獄,與曹爽等人一同處死,並且誅滅三族。

後封曹真的族孫曹熙為新昌亭侯,邑三百戶,供奉曹真的祭祀。

高平陵政變影視圖像

三、曹魏宗室為了消滅已經奪取的司馬家族做了很多鬥爭,即是史稱「淮南三叛」三次戰爭。


1、第一次叛亂。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發生高平陵事變,曹爽被罷免後被誅殺,司馬懿於是掌握魏國大權,升任鎮守壽春的王凌為太尉。

王凌與外甥令狐愚見魏帝曹芳年幼無力掌政,致令君權旁落在司馬懿之手,於是意圖廢曹芳而改立楚王曹彪,令狐愚更派部將張式聯絡曹彪。

公元251年(嘉平三年),王凌見東吳在塗水有軍事行動,於是上書請朝廷准許討伐東吳,打算乘此而起兵反抗司馬懿,此為王凌之叛。

但是請求並沒有得到回應,王凌於是派部將楊弘將廢立計劃告訴兗州刺史黃華,希望得到支持,但楊弘和黃華卻向司馬懿揭發王凌的圖謀,司馬懿於是率軍討伐。

王凌自知不敵,司馬懿又在發軍時先赦免他的罪,於是投降,司馬懿納降。

但後來王凌自知他不久一定會被誅殺,於是在被押解到洛陽的途中自殺。

王凌、令狐愚等人被誅滅三族,曹彪亦被賜死。

同年六月,司馬懿病重,夢見賈逵、王凌為作祟,不久去世,其長子司馬師繼之掌權。

今天的淮南市

2、第二次叛亂。


公元254年(正元元年),李豐與夏侯玄及張緝等人意圖推翻司馬師,但計劃敗露,李豐、夏侯玄和張緝等皆被殺。

曹芳對李豐等人被殺後深感不平,引起司馬師不滿,於是在數月後強行廢了曹芳而改立曹髦為帝。

李豐等人被誅殺和曹芳被廢,令到當時駐守壽春的鎮東將軍毋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非常不安,害怕會牽連到自己;而毋丘儉兒子毋丘甸亦勸父親要舉兵保衛曹魏,二人於是決心要反抗司馬師。

公元255年(正元二年),二人在壽春舉兵討伐司馬師,並進兵項城,此為毋丘儉文欽之叛。

東吳知道毋丘儉叛亂後亦由丞相孫峻率領呂據和留贊領兵到壽春支援毋丘儉。

司馬師自己親自率軍討伐,並派遣荊州刺史王基率兵與叛軍對抗,搶先占領南頓。

及後諸葛誕、胡遵和鄧艾都領軍與司馬師會合。

司馬師命令諸軍不能進攻,毋丘儉和文欽不能進攻,又怕撤退時壽春被襲,軍中的淮南將士因家屬都在北方,軍心於是潰散,只有新歸附的農民仍然效命。

此時鄧艾駐屯樂嘉,毋丘儉見鄧艾兵弱,於是派文欽攻擊,但文欽到後卻發現司馬師率領大軍到來,於是撤退。

司馬師派左長史司馬班追擊,文欽軍敗退,因其子文鴦奮戰才得以全身而退;此時殿中人尹大目追出試圖勸降文欽,但遭文欽拒絕。

毋丘儉知道文欽敗退後乘夜逃走,餘眾於是崩潰,毋丘儉逃到慎縣被平民張屬射殺,梟首被送到洛陽。

文欽回到項縣時大軍已潰散,壽春又被諸葛誕占領,於是逃亡到東吳。

孫峻到東興時知道諸葛誕已占領壽春,於是退兵;諸葛誕派部將蔣班追擊,斬殺留贊。

壽春-今天的安徽壽縣城

3、第三次叛亂。

毋(guan)丘儉文欽之叛被鎮壓後不久,司馬師因眼睛震出眼眶,痛死於許昌,由弟弟司馬昭接手掌權。

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見好友夏侯玄、早前在壽春叛變的王凌和毋丘儉皆相繼被誅殺,十分不安,於是一方面在淮南籠絡人心,一方面又蓄養死士以作自保。

司馬昭為了剷除支持曹魏的勢力,聽從賈充之言逼反諸葛誕,徵召他入朝為司空。

諸葛誕接到詔令後十分恐懼,於是在公元257年(甘露二年)殺揚州刺史樂綝,據守壽春反抗司馬昭,又派長史吳綱帶兒子諸葛靚和牙門子弟到東吳當人質,請求援兵;此為諸葛誕之叛。

司馬昭於是率二十六萬兵討伐諸葛誕,駐屯丘頭,並派鎮東將軍王基及安東將軍陳騫包圍壽春,派石苞、胡質及州泰領兵抵抗吳兵。

東吳援軍文欽、唐咨和全懌等趁包圍圈未成突入壽春城,但其後王基建立起堅固的包圍圈,文欽等數次突圍也不能攻破。

同時吳將朱異率軍屯壽春西南的安豐作外援,被兗州刺史州泰擊破。

孫綝率軍屯鑊里(今安徽巢湖市境),派朱異率領丁奉和黎斐等再前往壽春解圍,但被石苞和州泰擊敗,太山太守胡烈更出奇兵盡焚吳軍糧秣。

朱異因糧秣已失,拒絕再進攻。

孫綝大怒,斬殺朱異,但因無力再戰,被迫退還建業。

被圍困的壽春久久沒有等到援兵,諸葛誕部將蔣班和焦彝勸諸葛誕率主力專攻一方以求突圍,不宜困守壽春;但文欽認為東吳救兵必至,勸諸葛誕固守。

諸葛誕不聽蔣班的建議,更意圖殺掉二人,二人於是逃出城投降魏軍。

後來,司馬昭接納鍾會的計謀,偽造剛剛投降曹魏的全輝和全儀的誘降書信,又派二人的親信將書信交給吳將全禕和全端等人。

全褘等收到的書信後,果然率眾向曹魏投降,此舉令壽春城民大驚。

公元258年(甘露三年)正月,諸葛誕和文欽及唐咨等突圍但失敗,死傷枕藉,唯有撤回城內。

而城內糧食已經接近枯竭,已有數萬人出降,文欽亦意圖盡釋城中的北方人,僅以吳兵據守以減省糧食消耗,諸葛誕不聽,更加因忌恨文欽而將他殺害,文欽子文鴦和文虎知道文欽被殺,於是投降司馬昭。

文鴦二人獲封賞更令壽春的兵民喪失戰意,最終司馬昭在二月攻克壽春,諸葛誕兵敗出城逃亡,被胡奮部下士兵擊殺;吳將於詮亦力戰而死;唐咨和王祚則投降。

壽春-今天的安徽壽縣古城

四、司馬家族最後戰勝曹魏家族,奪取曹魏政權,並建立西晉政權,完成了全國的短暫統一。

這三次兵變的失敗,使司馬氏成功剷除擁護魏帝的勢力。

此後朝廷上很少有實力派支持魏帝,士大夫紛紛擁護司馬氏,司馬昭成功走向篡位大道。

260年發生甘露之變,曹髦不甘被控制,率臣反抗司馬昭,最後被司馬昭、賈充及成濟所殺。

265年,司馬昭死後不久,其子司馬炎即篡魏稱帝,建立西晉,曹魏滅亡。

史學家陳壽將淮南三叛和之後的鐘會之亂並提,評價說:"王凌風節格尚,毋丘儉才識拔干,諸葛誕嚴毅威重,鍾會精練策數,咸以顯名,致茲榮任,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

曹操影視圖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氏最後的勁敵——諸葛誕的故事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被稱為諸葛家族龍、虎、狗。這裡的狗並非貶義,而是用來稱讚殺敵立功的人,典出「功狗」。同樣的例子還有北洋三傑中的馮國璋,就被稱為北洋之狗。諸葛誕名聲不大,卻有好幾個很有名的親...

反對司馬氏的淮南三叛為何迅速失敗?

曹魏嘉平三年,太尉王凌打算另立皇帝曹彪,被司馬懿平定;二年後的正元二年,毌丘儉及文欽起兵討伐司馬師,結果因反被襲擊根據地壽春而失敗;三年後的甘露二年,諸葛誕、文欽及唐咨聯絡東吳而叛變,後來被司馬...

曹魏末期為何為出現反對司馬氏的淮南三叛?

曹魏嘉平三年,太尉王凌打算另立皇帝曹彪,被司馬懿平定;二年後的正元二年,毌丘儉及文欽起兵討伐司馬師,結果因反被襲擊根據地壽春而失敗;三年後的甘露二年,諸葛誕、文欽及唐咨聯絡東吳而叛變,後來被司馬...

壽春三叛始末

壽春三叛,又稱淮南三叛。事情發生於曹魏後期,由於司馬氏奪權專政,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這三次分別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255年正月)及諸葛...

你不知道的歷史,曹魏後期的淮南三叛

三國的歷史大家耳熟能詳,不管是從電視劇還是各種小說、電影、評書甚至遊戲中都能了解一二。但是大部分人對三國的印象可能就止於前面的眾多讓人銘記於心的精彩情節和人物。可能就最深的印象應該就是到諸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