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恥的皇帝竟然是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後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

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時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石敬瑭時為河東節度使,雙方互相猜忌。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後唐軍兵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並甘做"兒皇帝"。

隨後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稱帝滅後唐,定都汴梁,改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天福七年(942年),憂鬱成疾,於六月在死去,時年51歲,廟號高祖,諡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於顯陵(河南宜陽縣西北)。

幽雲十六州

石敬瑭稱比他小十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皇帝,再每年進奉帛三十萬匹。

被後人所譴責的主要是割讓土地,不僅使中原失去大片領土,而且使契丹輕易占領了長城一帶的顯要地區,此後,契丹便可以長驅直入直到黃河流域,中間沒有了抵抗的天然屏障,為中原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實際丟的不僅有16州,李嗣源統治時期丟了平州,寧州和營州在後唐滅後梁之戰時被契丹趁機奪取。

此外後晉杜重威投降後,耶律德光派耿崇美誘降,易州刺史郭固被殺,易州也被契丹占領。

對此種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的行徑,連其親信都押牙劉知遠也表示反對說: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兵,不必許其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

然石敬瑭不從,仍一意孤行。

契丹主耶律德光得表大喜,以兵援之,大敗後唐張敬達。

石敬瑭稱帝後,很守"信用",割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承諾每年給契丹布帛30萬匹。

幽雲十六州乃北部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鐵蹄之下

縱觀石敬瑭之一生,起初靠驍勇善戰發跡,繼而因廉政而揚名。

在戰亂頻繁之際,他借契丹人的援助問鼎中原,建立了後晉王朝。

由於甘當百依百順的"兒皇帝",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外族,並且每年給契丹貢送布帛三十萬,以換取契丹人對自己皇位的支持,從而將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殘酷的鐵蹄統治之下。

從此,中國有了"兒皇帝"這一可恥的稱呼。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的做法,對後世帶來的影響也極為深遠,直接導致以後黃河以北、以東地區的北方土地幾乎無險可守,袒露於外族的威脅之下,為後來四百餘年間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後晉高祖,兒皇帝石敬瑭

大唐帝國在安史之亂後就開始沒落,藩鎮割據,亂世出英雄,這不是一句空話,今天的主人公雖然名聲不好,但也絕對是個有本事的人,他的名字叫做石敬瑭,出生於唐景福元年(892年)太原汾陽里,家裡排行老二,...

石敬瑭為何被稱為「兒皇帝」?

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是個在中國歷史上臭名遠揚的人,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而他的所謂「父皇帝」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卻還比他小10歲,這真是千古笑柄。然而,細觀歷史風雲變幻,這其中究竟傳達...

最沒有尊嚴的皇帝 認契丹人做父親

石敬瑭(892年~942年)即後晉高祖,五代時期後晉開國皇帝,936年~942年在位,廟號高祖,諡「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