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十大謀士:管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管仲(公元前723至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

漢族,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東周春秋時代齊國的政治家,哲學家,周穆王的後代。

管仲出身於破落名門之後。

青年時期的管仲,一方面受其曾顯赫輝煌一時的家族史的影響,超凡脫俗,志存高遠,具有干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的意識。

另一方面家境的貧困,謀生的坎坷,使管仲具有了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亂世的紛爭,時局的動盪,鍛鍊、鑄就了管仲明察世態、洞悉時局的能力。

他為了實現功名顯於天下的志向,學先賢、習武藝、交友共勉、調查實踐,多方吸納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為其後來能成為治齊賢相、稱霸諸侯、建立偉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管仲早期的個人奮鬥是不順的:經商賠本、做官被逐、打仗敗北、輔佐公子糾淪為階下囚。

但是這些磨難正豐富了他的閱歷,磨練了他的意志,積累了他的處世經驗,提高了他的政治素質,於是才有了他後來的抓住機遇,一舉功成。

管仲從階下死囚犯一躍而為齊相的直接原因,是其知心好友鮑叔牙的推薦。

當齊桓公欲委相於鮑叔牙時,鮑叔牙以國家社稷為重,力薦管仲:「治理國家的大事,不是我能勝任的,只有管夷吾才行。

我有五個方面不如管夷吾:寬厚惠民,我不如他;治國不失權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諸侯,我不如他;制定禮儀示範於四方,我不如他;披甲擊鼓,立於軍門,使士氣倍增,我不如他。

管夷吾猶如人民的父母。

」(《管子・小匡》)然而到後來管仲與齊桓公臨終論相的時候卻沒有推薦鮑叔牙,而是推薦了隰朋,這同樣是體現了以國家社稷為重。

可見,被世人稱頌的管鮑之交,是建立在以國家社稷為重的共同志向基礎上的友誼。

齊桓公棄一箭之私仇,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報知遇之恩,輔佐齊桓公圖霸,真乃賢相遇明君,明君逢賢相,君臣知遇,相得益彰。

管仲憑藉自己非凡的政治才能贏得了齊桓公的重用,先拜為相,又拜為「仲父」,幾近言聽計從,使管仲的經天緯地之才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他知人善任,舉薦了大批的賢能之士;他改革內政,穩定了齊國的社會秩序;他發展經濟的富民政策,使齊國國力大增,民富國強;他修治甲兵,壯大了軍事力量;他「尊王攘夷」,擴大了齊國的政治影響;他禮法並用,確立齊國的霸主地位。

管仲輔佐齊桓公近40年,把一個原來「地瀉鹵、人民寡」的齊國治理得國富兵強,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功高當世,影響深遠。

公元前645年,管仲逝世,他的死引起了齊國朝野上下的悲痛,人們把他安葬在齊國都城臨淄城南的牛山上,為他樹立了高大的石碑,永遠紀念他對後世的功德。

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一個世紀後,孔子曾讚嘆管仲的功績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到現在。

(文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潁上第一歷史文化名人——千古一相管子

管子(公元前723~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諡號敬,故又稱敬仲。公元前723年(戊午年)出生於今安徽省潁上縣。春秋齊國宰相、文武全才,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經濟學家和軍事家,我國宰相制...

諸侯爭霸之九合諸侯的中原領袖齊桓公(三)

在上一篇文章中,管仲因在齊桓公歸國的途中企圖將其殺害,結果齊桓公不但沒死,還先行一步回到齊國當上了國君,齊桓公命令魯國國君將管仲押送到齊國,要親手宰了他。管仲的囚車被到達齊國後,齊桓公是恨不得將...

王侯將相篇(一):春秋霸業的齊桓、管仲

蓋春秋諸霸,非一國而制天下之霸。為國力強而襄天子之道,尊王行霸得以號令天下。 自周武王伐紂代商以來,沿襲分封之制,裂土封侯一方面是為獎勵功勳、賞賜宗室的制度,另一方面則是利用諸侯來共同治理天下,...

商人管仲如何助齊桓公成就春秋霸業?

他認為執政治國就是實現百姓的願望,換來百姓對君王朝廷的支持奉獻;他認為沒有經濟的富裕,就沒有禮義廉恥、禮節榮辱可談;他認為,如果沒有奢侈消費,經濟就沒辦法繁榮;他充分肯定人們求利的衝動,肯定人的...

管仲是個怎樣的人 如何從階下囚到一國之相?

管仲是個怎樣的人,管仲是軍事家,政治家,也是齊桓公當政時期的丞相。在管仲治齊的幾十年,對齊國的很多方面都進行了全面改革,對於齊國他是頭等功臣。但管仲的一生也有許多的不順,先是經商不行,做官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