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愛好者們不可不知的七個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1800年余前的金戈鐵馬、英雄氣概、智謀勇義深深吸引著炎黃子孫。

受人熱捧的三國故事,主要來自演義。

文學史家都認為,演義成於眾手,一代代說書人、唱戲人反覆宣講、吟唱,集中了民間方方面面的智慧,羅貫中是一個最重要的整理者。

將其作者確定為羅貫中則已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的事。

此後,乾隆年間的毛宗崗又做了系統整理校訂。

演義雖說與正史頗多不符,但它已成為中華民族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史詩,融匯了中華民族一千多年來的理想與嚮往。

中國人對三國史的認識因有了「演義」而更為複雜。

不錯,我們在演義里看到了義薄雲天的膽色與忠勇,看到了匡扶正義的光輝和希望,看到了扭轉乾坤的努力和奮鬥,看到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奈和悲壯,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三國真實歷史細節的挖掘和品味。

本文內容有點多,請大家自重,沒耐心不要往下看。

—— 1——————————————————————————————

關羽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是整個三國故事中最為著名的兵器,它幾乎與關羽融為一體,人們幾乎理所當然地認為關羽應當使用這把刀,關於它的傳說大家耳熟能詳:溫酒斬華雄、斬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

即便到今天,這種造型的刀仍被稱作「關刀」或「關王刀」。

可見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尊崇地位。

但歷史上,關羽使用的並非是青龍偃月刀,而是類似於矛一類的兵器。

遍查史書,三國時代無人曾使用「青龍偃月刀」,《三國志》中說到關羽「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矛,同時隨身佩有短刀,以便對刺殺的敵將進行斬首。

《三國演義》中說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是一種附會,為的是使人物的英勇形象更加豐滿,其實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現,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

宋代《武經總要》中就有這種刀的繪圖。

這種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三國時還不成熟,很難造出。

三國時的刀為窄而直的刀,長度在1米左右,東吳的刀長60多公分,蜀國的刀則長1.2米以上,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刃,不再有銳利尖鋒,而且一般都有環首,環首上的布條纏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殺時刀從手中脫落。

迄今發現最長、品相最好的三國環首刀

(湖北鄂州博物館藏)

自西漢時起刀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傳到朝鮮、日本。

秦末農民起義經過楚漢相爭之後,騎兵日漸增多,由於馬速很快,想要斃傷敵人主要靠揮臂劈砍,而不是用劍向前突刺,快速衝殺的騎兵需要一種便於砍殺、不易折斷的短兵器,用以取代重量較輕、只宜刺殺不宜砍殺的劍。

這樣一來,尖長的劍鋒的作用不大了。

雖然劍兩側都有刃,但是劈砍時只能用其中一側的刃,另一側的刃不但不能發揮作用,而且使製造工藝更為複雜,劍的最厚部分在中脊,不但工藝要求高,劈砍時還容易折斷。

用劍刺殺還有一個缺點:因為當時馬鐙還沒發明,騎兵在馬上刺殺極容易把自己頂下馬來。

於是,自西漢時起就出現了環首的長刀,這是一種專門用於劈砍的短柄兵器,一側有刃,另一側做成厚實的刀脊,同時去掉了銳利的長劍鋒。

厚脊薄刃不但從力學角度看利於劈砍,而且刀脊無刃,可以加厚,因而不易折斷。

所以,

《釋名》說:「刀,到也。

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

三國時環首刀已經普遍裝備軍隊,其在實戰中的地位超過了傳統上的劍。

當時的煉鋼技術也有了重大發展,在此之前,上等的鋼只有反覆鍛打而成的「百鍊鋼」。

「百鍊」是形容其多的意思。

西漢晚期以後,隨著煉爐的增大以及鼓風技術的改進,爐溫提高,可以將鐵熔化了。

生鐵可逐漸除碳變成熟鐵,造刀、劍時,用生鐵和熟鐵糅合在一起,反覆摺疊鍛打,乃是百鍊成鋼。

在由生鐵煉成熟鐵的過程中,如工藝不夠或原料較差,就煉成質量比較差的鋼,有的環首刀就乾脆是鐵制的。

這一時期優質鋼刀的代表作品,應該是山東蒼山發現的一把有紀年銘的長刀,全長111.5厘米,大約是一與三之比。

刀身上飾著錯金的火焰紋,並且有十八個錯金的隸書刀銘:

「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大刀吉羊宜子孫。

由此可以知道這把刀是漢安帝永初六年,即公元112年製造的。

這把刀經過鑑定,是以含碳較高的鋼為原料,經過反覆多次鍛打的。

銘文中的「卅」,即「三十煉」,指將鋼鍛造後摺疊鍛打,這樣反覆鍛打三十層而製成的。

同時,這把三十煉大刀的刃部還經過了淬火。

採用百鍊鋼造刀,大大提高了質量。

百鍊鋼雖好,但成本高,費時久。

曹操曾下令作百鍊刀5把,耗時3年才造成,自己留了兩把,另3把分給了3個兒子用來隨身佩帶。

東漢晚期,煉鋼技術出現決定性突破,發明了灌鋼法,這一技術水平在全世界一直領先到十七世紀。

所謂灌鋼法,就是把生鐵液淋灌在熟鐵板上,再加以鍛打,僅需幾個晝夜就可以煉成品質令人比較滿意的鋼。

這種鋼雖然品質比百鍊鋼要差一些,但成本比百鍊鋼低了數倍以上。

造刀技術的日趨精良使造刀業規模增大,一次造刀動輒上千。

蒲元為劉備造刀5000口,在斜谷為諸葛亮造刀3000口,其淬火技術已十分先進。

當甘寧百騎劫魏營歸來後,孫權一次賞給甘寧刀百口。

由於生產量大,鐵環刀基本取代長劍,成為軍中最主要的格鬥短武器。

雖然青龍偃月刀在三國並未出現,但帶有木柄的長刀卻是可能有的,《三國志·魏書·典韋傳》就稱:「韋好使大雙戟與長刀」. 不過這一時期帶柄長刀不是常見兵器,三國時將領使用的主要是長矛,如關羽、張飛、呂布等用的都是矛,取其突刺作用。

到了唐宋時期,長柄大刀已成為長兵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唐代有種被稱為「陌刀」的長刀就常被使用,這種刀兩面有刃,前邊帶尖,能刺能砍,極為兇悍。

唐代名將李嗣業就是著名的陌刀將。

宋代的長柄大刀形制多樣,有掉刀、屈刀、筆刀、眉尖刀、戟刀等五花八門的名稱和樣式,當然,也有掩月刀。

——2 ——————————————————————————————

呂布的兵器不是方天畫戟

新版《三國》中呂布用的戟實際也是到宋代才出現的「戟刀」。

三國時,戟是軍隊中的標準武器,從戰國開始常用「持戟」一詞作為士兵的同義詞。

呂布為劉備解袁術大將紀靈之圍時,在營門樹戟一隻,約定雙方,如射中小支,則袁、劉解斗。

呂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

戟的小支原是橫枝,整個戟呈「卜」字形。

到了三國時,橫支逐漸彎曲上翹,減弱了勾的功能,增強了刺和叉的功能,稱為「雄戟」。

典韋陣亡前,「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

」說明小支上翹後,叉法威力大增。

戟是制式兵器,大量裝備部隊。

官渡戰前,袁紹檄文稱自己的部隊「長戟百萬」,此說雖有誇張,但也說明其裝備之多。

袁紹有大戟士700餘人為左右隨從。

戟分長短,短戟又稱手戟。

手戟是單手握持的短柄戟。

曹操年輕時,私入中常侍張讓室內,被發覺,舞手戟自衛。

典韋喜好手持大雙戟。

軍中謠諺:「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說明典韋手戟每隻重40斤,摺合今8.9公斤。

手戟也可投擲。

董卓拔手戟擲呂布。

典韋手持10餘只戟,敵至5步,大呼站起投擲,無不應手而倒。

孫策席間向嚴輿投擲手戟,嚴輿當場死亡。

虎傷坐騎,孫權投擲雙戟,虎受傷而逃。

軍中所用的戟,主要是長戟。

《三國志·魏書·張遼傳》,遼守合肥時,面對孫權的優勢兵力,

「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

嚇得孫權只好「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漢魏時期,車戰衰落後,戟的功效已由主要是回拉鉤斫,轉變為前沖叉刺,因此就與矟(音「碩」,指長矛)的效能相近。

但到南北朝時,大量的甲騎具裝出現在戰場上,要殺傷對方的人或馬,必須穿透或斫(音「啄」)斷人披的兩當鎧或明光鎧,以及馬披的具裝鎧。

由於鐵鎧制工日精,戟體窄,雖帶旁枝具有叉刺的功能,但穿透力並不如長身闊體的兩刃矟。

因此對付披重鎧的敵方,戟的殺傷能力遠遜於兩刃矟。

從工藝製造技術方面來看,鍛制兩刃矟則較簡易。

由於是軍中主要的格鬥兵器,既要求質精,又要求量足,因此工藝簡便易造的矟較之工藝繁複費工的戟,更合於戰爭的需要。

馬矟排擠掉馬戟,成為南北朝時騎兵的主要格鬥兵器。

戟一直流傳到唐代,但那時已不是作為格鬥兵器,而是用於「門戟」了,具有儀仗的性質。

門戟的的制度到宋代仍沿用,並規定戟刃改為木質,完全失去了兵器的功能,僅為擺樣子的儀仗。

它不僅在戰場上看不到了,連集錄各種兵器的《武經總要》中也毫無遺痕,只錄有異形的長柄刀——戟刀了。

—— 3 ——————————————————————————————

張飛的丈八長矛並非像蛇一樣

同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一樣,張飛的兵器「丈八蛇矛」經過《三國演義》的煊染而聲名赫赫。

在新版的電視劇《三國》中,我們可以看到,張飛的「丈八蛇矛」矛頭彎曲似蛇,更為驚奇的是其矛鋒如毒舌吐信般雙鋒並舉,煞是威風。

不過,好看歸好看,此「蛇矛」只是憑空臆想,在戰場上中看不中用。

道理其實不複雜,突刺類兵器如矛、戟等,其殺傷力取決於尖刃刺擊時產生的壓強,矛前兩個尖,明顯會減小壓強,穿透力不如單尖,況且中間新月形的矛鋒增加了遇阻的機率,很容易就折斷鋒尖,其裝飾性明顯大於實戰意義。

所謂丈八蛇矛,是小說家為了給張飛增添英雄氣概的捏造之物。

《三國志·張飛傳》中說他大鬧長坂坡時,只是說「據水斷橋,瞋目橫矛」。

那麼,「蛇矛」稱謂有沒有來源呢?

有,漢代稱「丈八長矛」為矟,如《釋名·釋兵》:「矛長丈八曰矟,馬上所持。

矟音同朔,故後又稱槊。

由於矟和蛇音相近,而矛長又似蛇,故而丈八之矟就訛稱為「丈八蛇矛」,並在後世流傳頗廣,特別是繡像本《三國演義》中將丈八蛇矛的矛頭畫成長而彎彎曲曲如蛇之狀,就與其本義相差很遠了。

丈八長矛有多長?

漢魏的一丈八尺,約合今天的4.15米,這種長度不是誇張,兩軍對陣,雙方都挺矛前刺,矛身長的就可先刺及對方。

但矛的長度也不是越長越好,根據使用者的體力及熟練程度,矛的長度有所不同,太長了單兵操作有困難,不靈活,但古代的矛一般都在3米以上。

秦兵馬俑坑中所出的最長的矛達6.7米,這可能不是實戰品,而是儀仗性的。

如用於實戰,至少要兩個人才能操用。

若干支這樣的長矛集合一起對付騎兵衝擊倒是會有效果。

三國時,長柄矛是制式兵器,大量裝備部隊。

劉表支援黃祖,一次派出5000長矛兵。

長柄矛也是關西兵擅長的兵器,連關西婦女也載戟挾矛。

當時的許多名將都使矛,如關羽、張飛、呂布等。

曹操、曹丕父子都曾「上馬橫槊」(《南齊書·垣榮祖傳》),故而蘇軾的《赤壁賦》中有曹操「橫槊賦詩」之句。

從漢到唐,是由矛到槍的演變時期,也就是由青銅所造的較長的矛,到由鋼鐵所造的較短的槍的演變時期。

唐初大將尉遲敬德,不僅自己善使矟,還「善避矟,每單騎入賊,雖群刺之,不能傷,又能奪取賊矟還刺之」(《新唐書·尉遲敬德傳》)。

但這時期矛的矛頭逐漸變短,也就成為後世的槍。

矛頭變短就更節省金屬,也更適用。

無論是槍或是矛,凡是突刺兵器,在金屬的矛(槍)頭下邊,杆的前方都有用絲線或獸毛札制的「纓」。

其作用是當刺中敵人身體時,敵人傷口的血被纓阻擋,不致順著杆向下流淌,使杆變得濕滑而難以把握,這一細節血腥氣十足。

當然,杆上加纓,也可以使得槍和矛更加威風、有氣派。

—— 4 ——————————————————————————————

勝負靠將領單挑:純屬扯淡

關於三國時的行軍打仗,《三國演義》中有大量如是描寫:列陣之後,主將騎馬上前一對一廝殺,通常是大戰多少回合,要麼一方負傷敗陣,要麼一方被刺(砍)死於馬下,勝的一方掩殺過去,打敗對方。

這純屬無稽之談。

所謂單挑,即兩匹馬相向疾馳,接觸交手是為一個照面,調轉馬頭衝過來再交手,合兩個照面為一回合。

一般來講,三個照面後,馬的奔跑衝刺就不能保持高速。

文學作品經常通過單挑以事渲染,正史卻不屑一提。

二十四史里幾乎沒有單挑。

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有各時期的戰術原則,哪能靠主將單挑決鬥而定勝負呢!

由此可見,陳壽在《三國志》中寫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也屬於恭維之詞。

一支部隊的主將,是不會沖在最前邊的,因為敵方矯健者甚多,特別是年輕的下級武官和強壯的兵目,會造成嚴重威脅,一旦帶隊主官有所閃失,這支隊伍就陷入無指揮的境況,後果不堪設想

三國時究竟如何作戰?

整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主要靠陣法,雙方主帥要想勝利,主要目的就是一個:破敵,即破敵之陣,使敵人陣腳大亂,無法指揮、調度和配合,人數再多也會失敗。

故古代士兵操練最多的就是陣法,步、騎、弓弩的排兵布陣、進攻防守,預備部隊的安排調度等等,對一支部隊來講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三國時袁紹同公孫瓚的界橋會戰,堪稱冷兵器戰爭時代的教科書。

從這一場戰鬥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三國時代野戰的概貌。

公元192年,公孫瓚率大軍西進去消滅袁紹,進入巨鹿郡廣宗縣(今河北省威縣東)境,在清河左岸距界橋二十里處,兩軍進行了會戰。

公孫瓚方面參加會戰的共約三萬兵力,包括一萬騎兵和二萬步兵,另有少許人馬守衛大營。

基幹力量是燕、代騎兵,由白馬義從、重裝鐵騎和輕騎兵組成。

所謂白馬義從,就是騎著白馬的輕裝騎弓手,與鮮卑、匈奴等北方少數民族游騎作戰,非常得力。

公孫瓚的二萬步兵及一些輕騎兵,系來自冀州、青州新附的部隊。

袁紹肯於進行會戰,是因為在千里大平原上,無險可依,不能聽任公孫瓚軍長驅直入。

但騎兵居於劣勢,勝算何在?靠步兵的數量優勢。

袁紹寄希望於公孫瓚的騎兵在追擊自己騎兵之後,再調頭來對付自己的步兵之前,將公孫瓚的步兵擊敗,使其騎兵失去立腳的根基。

會戰開始時,公孫瓚將騎兵部署在戰陣的兩翼,中間是步兵方陣。

他對新附的步兵頗無信心,便在中央的步兵方陣前部署白馬義從,由大將嚴綱率領。

袁紹軍兩翼的騎兵很快就被擊潰了,公孫瓚的騎兵轉入追擊。

但在中央,袁紹軍的抵抗異常頑強。

袁紹任命大將麯義為先登。

袁紹、麯義似乎算準了公孫瓚必在中央的步兵方陣前面部署白馬義從。

麯【qū】義久在涼州,所部士兵皆善戰,對付輕裝騎弓手頗有辦法。

他以八百步兵伏於長方盾後,將前後數排長矛伸出,實施堅決防禦,維持戰陣的隱定;後面是一千張強弩,以猛烈射擊大量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為步兵轉入反攻創造條件。

在界橋戰場上,嚴綱率領白馬義從疾馳而來----這些騎弓手,對付輕騎兵是非常有效的,不但可以迎面痛擊,還能夠以追殺殲滅之,但馬弓侵徹力、貫穿力尚且不及站在地面上射擊的步弓,怎能與強弩匹敵----立刻遭到有力阻殺,轉瞬間千餘騎戰死,嚴綱本人也陣亡。

其餘的白馬義從潰散,衝動後面步兵的陣腳。

麯義乘勝轉入進攻,一舉擊潰公孫瓚的步兵主力,追到界橋。

就在麯義獲勝的同時,袁紹卻處於險境。

公孫瓚的騎兵在追擊之後,返身回戰時,困住了袁紹本人。

當時,袁紹身旁只有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

別駕從事田豐勸袁紹進入空垣躲避,袁紹將兜鍪脫下擲於地上,大聲叫道:

「大丈夫當前斗死,而入牆間,豈可得活乎?」

侍衛們見主將如此,無不拚死抵抗。

對方的騎兵不知袁紹就在此間,看到箭矢太猛,不願造成過大傷亡,公孫瓚的騎兵撤走。

在界橋上,公孫瓚收斂餘眾再戰。

然而,步兵已經七零八落,單靠騎兵至多僅能牽制,因此公孫瓚軍終不得不撤退。

麯義順勢斬斷公孫瓚軍大旗,攻破其大營。

這場十分壯觀的步、騎會戰,勝負在幾個時辰內立見分曉。

界橋之戰是中國古代一次經典的平原會戰。

—— 5 ——————————————————————————————

禁酒與好酒

古時生產力不高,而釀酒又意味著糧食的消耗,因此官方並不鼓勵釀酒。

傳說商末因為出了「酒池肉林」的紂王,酒更是被口誅筆伐,這雖很可能是成者王敗者寇的誣衊,但入周以後禁酒就成了政府行為。

到了東漢末年,各地戰亂頻繁,大量人口逃散死亡,生產力更不能保證,糧用不足一直困擾著各路英豪,禁酒也就成了維持政權和節約軍隊開支的權宜之計。

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前,就有人開始禁酒,先有漢中的張魯,後有徐州的呂布,等曹操統一了中國北方後,禁酒被他搬上了法令。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袁紹父子及其餘部不久,面對黃巾之亂後中原地區殘蔽的社會經濟,他頒布了禁酒令。

《後漢書·孔融傳》載:「時年飢,兵興,操表制酒禁。

顯然,儘管當時曹操已經採取屯田等方式以增加生產,但連年征戰的曹軍恐怕還是餓著肚子的,只有靠禁酒來保證糧草的供應。

曹操很清楚釀酒不僅耗費糧食,而且如果飲酒成風也必然貽誤軍機,因此他並不怎麼好酒。

不過由於曹操的文人形象與藝術渲染的需要,《三國演義》裡邊的曹操就大變樣兒了。

比如第十六回「曹孟德兵敗清水」,吃了敗仗的曹操有一日「酒醉」,想到城中嫖妓,左右心腹使之與張繡的嬸嬸鄒氏私通,於是曹操每日與鄒氏飲酒作樂,好不快活。

事情敗露後,引起張繡的不滿,曹操為此損兵折將。

曹操不一定好酒,卻擋不住他周圍的人對酒的偏好,其子曹植就是一位。

史稱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關羽困於樊城,曹操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準備派遣他去援救曹仁,結果曹植「醉不能受命」。

和我們寧願相信曹操好酒一樣,人們也同情曹植後來的境遇。

曹丕即位後,將曹植打壓得很慘,其中固然有曹丕「相煎太急」的政治手腕,但也不乏曹植喝酒誤事、不堪重用的自毀前程。

——6 ——————————————————————————————

酒風與酒器

三國有不少酒風剽悍之人,張飛就是最典型的。

《三國演義》第二回就是他「醉酒鞭督郵」,開了整部小說的「酒氣」。

張飛醉酒之後,總是要鬧出些事來,如醉酒打了呂布岳父曹豹,失了徐州不說,還把劉備的老婆孩子給搞丟了。

後來,為給二哥關羽報仇,心急卻無處使勁的張飛醉酒打了范疆、張達,最後遭到報復,命喪黃泉。

三國人酒量、酒風如何,曹丕在《典論·酒誨》里給出了答案。

他寫道:

「荊州牧劉表跨有南土……並好酒,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

伯雅受七勝,中雅受六勝,季雅受五勝。

就是說荊州牧劉表喜歡喝酒,專門讓人做成了大、中、小三個酒杯,大酒杯取名「伯雅」,能盛七升酒;中酒杯取名「中雅」,能盛六升酒;小酒杯取名「季雅」,能盛五升酒。

據《中國歷代度量衡考》一書,漢末及三國時一升相當於今天的0.2升,所以「伯雅」能盛兩斤八兩,「中雅」能盛兩斤四兩,「季雅」剛好盛兩斤。

漢魏時沒有蒸餾酒,只有釀造酒,而且釀造方法較為粗放。

《三國演義》開篇就是「一壺濁酒喜相逢」,蒸餾酒直到羅貫中所在的明代才出現,因此「濁酒」是符合漢魏時代狀況的。

所謂「濁酒」,就是沒有過濾的、酒水混合著酒渣的酒,因此顯得渾濁。

從這個意義上講,有關三國的影視劇中,但凡出現清冽的酒水,都是穿幫的。

山東諸城涼台出土的一幅漢代的畫像石有一幅庖廚圖,圖中的一部分為釀酒情形的描繪,把當時釀酒的全過程都表現出來了。

共包括釀酒原料→蒸熟→冷卻→加入經搗碎、浸曲、過濾的曲汁→入大口缸發酵→提取酒醪→繼續發酵→入小口酒瓶等10道工序。

這一釀酒工藝路線,可以說是漢魏時期釀酒的主要操作法。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裡面也有8例制曲法,40餘例釀酒法。

釀酒技術路線與漢代大致相同。

《齊民要術》里還載有曹操釀酒的故事。

有一年,他發現家鄉亳州已故縣令的家釀法(九醞春酒法)新穎獨特,所釀的酒醇厚無比,遂將此方獻給漢獻帝。

按現代發酵工程的角度,它被歸為「補料發酵法」,這在我國釀酒史上有著重要意義。

它也是後來我國黃酒釀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

這個方法水和米的比例是一比一或者更低,即使經過二次發酵,成品酒一般不會超過10度,很像現在江浙一帶的江米甜酒。

即便這樣的低度酒,常人也不會論斤喝,而劉表一口氣把三大杯乾完,將近七斤酒進肚了。

跟張飛強勸不能喝酒的曹豹一樣,劉表自己狂喝,也請客人狂喝,誰不喝,他就強勸。

曹丕在《典論·酒誨》里還這麼寫道:

「(劉表)又設大針於杖端,客有醉酒寢地者,輒以針刺之。

你喝醉了,我就把你扎醒,讓你接著再喝。

相比張飛,劉表的酒風也相當剽悍。

至於當時的酒器,之前就有學者指出過,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用爵喝酒是錯的。

爵雖在商周時期並用於禮器和酒器,但兩漢以後,它只出現在祭祀之中。

回頭看新版《三國》也有這個硬傷,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段就有用爵喝酒的特寫。

不過有意思的是,當關羽被殺,一直惜之為英雄的曹操專門給他辦了場很盛大的喪事,劇中曹操用爵盛酒祭奠關羽,算是誤打誤撞。

但考慮當時的工藝,三國時的爵應該是漆器而非青銅,道具應用並未盡善盡美。

那麼三國人到底用什麼器皿喝酒?

大概除了張飛這樣的莽漢,稍微文雅點的人一般用觴。

離三國不遠的東晉,當年的會稽內史王羲之邀集友朋在蘭亭搞過一次「曲水流觴」的聚會,少不了喝酒。

酒令是觴在小溪中流淌,如果它在某人面前打轉或停下,就叫這人賦詩,作不出詩就罰酒,一次罰三觥。

這說明那個時期觴和觥分別是主要的飲酒器和盛酒器。

而觴較爵扁平、敞口,也符合酒器作為「祀戎二禮」的莊重到進入普通社會生活的輕鬆這一發展趨勢。

——7———————————————————————————————

英雄與美酒

「三國」是譜寫英雄的,而三國英雄們與酒的故事,也是流光溢彩,為後世謳歌。

《三國演義》第五回「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此回的高潮無疑是「關羽溫酒斬華雄」。

當然這個情節在《三國志》中並無記載,只算是《三國演義》作者的精心安排,羅貫中想讓讀者對第一次走進大場面的關羽保持深刻印象。

當十八路諸侯在陣前連折大將,袁紹、曹操無可奈何時,關羽應聲而出,

「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

之後,關公的這一英雄形象,在《三國演義》後面章節中反覆出現,甚至千百年後也難以磨滅。

新版《三國》中,這一段戲也是開篇以來的濃墨重彩。

無名馬弓手關羽提著華雄的項上人頭得勝歸營,曹操驚詫之餘不忘戰前諾言,親手接過一爵酒給關羽慶功。

劇中曹操有意探視一下爵的溫度,其手一伸一縮,凸顯了《三國演義》所記「其酒尚溫」這個情節,映襯出關羽的絕世武藝。

其實關羽斬華雄和喝不喝酒無關,更和酒溫不溫沒有干係,除了作者有意為之的伏筆外,這裡面也有中國傳統酒文化的寫照。

東晉的左思在《魏都賦》中寫過:「凍醴流澌,溫酎(音「晝」)躍波。

溫酎,就是指溫熱的酒。

古人歷來喜飲溫酒,考古發現中就有許多此類文物,不但有溫酒爐出土,而且還有銅溫酒樽現世,由此可見,兩漢魏晉時期飲用溫酒也是一種時尚。

先前講曹操因喝酒出過糗,當然他也有喝了酒意氣風發的時候。

就在頒布禁酒令的那一年七月,曹操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

據《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描寫,一天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曹操在大船上擺酒設樂,款待眾將。

宴中,曹操感懷自己的半生戎馬和不世功業即將告成,賦詩一首: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首《短歌行》成了曹操不朽的名篇,事實上,《短歌行》雖確係曹操所作,但「橫槊賦詩」不見《三國志》記載,作為赤壁之戰的戰前動員,它屬於小說家的發揮。

八百多年後,另一個真正好酒的文人蘇東坡,在他的《前赤壁賦》中寫到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曹操這般詩酒文人形象,在後世愈加鞏固。

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曾說,三國宛如一段小春秋,其中的君臣信義、朋友情懷,在政治和社會的大動盪中,仍未失去本身的光輝。

可以說,這樣的英雄故事在中國以前的歷史中不曾發生,在中國後來的歷史中也不曾再有。

曹劉的「煮酒論英雄」就是這一精神和氣質的終極反映。

《三國演義》里英雄無數,但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中,曹操的長歌當嘯,豪氣沖天,指點江山;劉備的寄人籬下,一味謙恭,隱忍不發,這些鋪墊出了三國故事的後續發展。

復原小說中的情景,曹劉問答之際,「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聚雨將至」,這不僅是變天的前奏,也是三國英雄們風起雲湧的序曲。

文章來源:本人微信公眾號「三國故事會」,歡迎搜索添加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的兵器排行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各種橋段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各種排名也層出不窮,比如民間就有武將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今天咱們從另一個角度,按使用的流行程度給各位大將的武器做個...

愛胡說八道的羅貫中,充滿謬誤的三國演義

一部三國演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但是也讓無數的歷史盲徹底的相信了這個時代如同他所說的一樣,但是真是的情況如何呢?謬誤處處啊,慘不忍睹,作為故事來看,真的很吸引人,但是如果你把他作為紀實文學來看,我...

歷史鉤沉三國中最恐怖的五種兵器

點擊上方「央視百家」可訂閱哦!三國時期(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三個國家的英雄豪傑們在這片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除了他們的武勇...

盤點三國時的那些酒事兒

原標題: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盤點三國時的酒事兒酒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傳統組成部分,早在夏商時期,我國先民就已會釀酒。漢末三國,酒在社會生活中已漸為普遍。無論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是新舊兩版的「三...

三國中6個必知的真相:呂布不用方天畫戟

一說到三國歷史,很多人都會把《三國演義》作為三國歷史,其實《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歷史細節都是有誤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三國中6個必知的真相。1、關羽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是整個三國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