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三國——那些華麗的兵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

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

張飛造丈八點鋼矛。

」這些兵器就這樣驚艷艷、華麗麗的登場了!

在「三英戰呂布」中,張飛的丈八蛇矛、關羽的偃月大刀、呂布的方天畫戟與使用者一起,都成為國人心目中固有的模式和形象。

四位英雄走馬盤旋,馳騁縱橫,羅貫中以藝術化的筆觸,再現了當年刀光劍影、鼓角錚鳴的波瀾壯闊圖景,將我們帶回到那歷史風雲的一頁。

可是三分真實、七分虛構的演義小說畢竟與真實歷史戰爭場景有著極大的差距。

關羽的刀

青龍偃月刀是整個三國故事中最為著名的兵器,它幾乎與關羽融為一體,關於它的傳說人們耳熟能詳: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即便到今天,這種造型的刀仍被稱作「關刀」或「關王刀」。

可見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尊崇地位。

但遍查史書,三國時代無人曾使用「青龍偃月刀」,《三國志》中說到關羽「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一個「刺」字就足以證明關羽是不用刀的。

關羽使用的並非青龍偃月刀,而是類似於矛一類的兵器,同時隨身佩有短刀,以便對刺殺的敵將進行斬首。

躍馬持矛圖

歷史上長柄大刀至唐宋才出現,關羽的掩(偃)月刀之名見於北宋《武經總要》,是當時名家健斗之人自製以標新立異來突出自己,這種刀很重,只能日常作練武之用,不能用於戰陣。

張飛的矛

丈八蛇矛來源於矟(shuo ),東漢劉熙《釋名·釋兵》說:「矛長丈八曰矟,馬上所持」。

即張飛所用的就是一種騎兵所用的,長一丈八尺的長矛,也叫馬槊。

按漢代一尺約23厘米計算,丈八蛇矛有多長?漢魏的一丈八尺,約合今天的4.15米,這種長度不是誇張,兩軍對陣,雙方都挺矛前刺,矛身長的就可先刺到對方。

馬槊是秦漢以來的最貴重的制式騎兵主武器。

馬槊的長度、材質都有標準,製造方法非常繁複,成本高昂。

馬槊的槊杆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桿,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

韌木以做弓用的拓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

把細蔑用油反覆浸泡。

泡得不再 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

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

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

待麻繩干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干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

前裝精鋼槊首(那時候的鋼,也就是百鍊鐵而已,已經成本驚人了),後安紅銅槊纂。

平衡點要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

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造一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

古代的高級騎兵(將)都是用馬槊而不會用矛的。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

武將可握直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

在中國古代騎兵里,馬槊的威力巨大。

古代騎兵的使用方法,主要是高速突擊對方步兵陣型,或騎兵集團對沖,利用高速機動產生的衝擊力對敵方士兵產生最大傷害。

雙手持用馬槊,既可衝鋒又可近戰。

當騎兵沖入敵陣後會展開沖盪,此時攻防的方向和範圍都足以壓迫步兵。

提槊對陣衝鋒時,提臂沉肘,將長槊端平伸直,借著戰馬的速度沖向敵陣。

同一時間,微弓下腰,將槊尖對準敵人的胸口。

槊杆在刺中敵人身體時憑撞擊力能夠驟然彎曲,變成弓形,在槊尖將敵人挑離地面的剎那,長槊又猛然彈直。

槊杆上緩衝的力量登時全部釋放出來,將敵兵的屍體彈飛出去,以便於衝刺時保持持續攻擊力。

而矛,只能造成穿刺傷,還會讓屍體掛在矛上。

東漢重裝騎兵

所以秦漢以來,馬槊一直是高級職業軍人或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歷史上,最威猛的有史可證的猛將就是尉遲恭了,史書記載他「每單騎入敵陣中,敵叢槊刺之,終莫能傷,又能奪敵槊返刺之,」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其中一次,李世民帶著尉遲恭和五百騎兵一起去洛陽城外的榆窠出獵,王世充手下第一高手單雄信一馬當先直奔李世民,這時尉遲恭躍馬大呼,橫槊將單雄信刺於馬下。

這就是《說唐》等小說中所特別提到的尉遲恭「單鞭奪槊」,流傳甚廣。

齊王李元吉是使槊高手,心中不服,曾和尉遲恭比試,但被尉遲恭「俄頃三奪其槊」 ,李元吉被迫下馬連聲說甘拜下風:「敬德真是個奇人!」

也有人推測,羅貫中筆下張飛的的塑造很有可能來自於各類演義小說中的尉遲恭。

前一段時間看了一部小說《家園》,屬於歷史架空類的。

我個人認為是我見過對古代特別是冷兵器作戰時代描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裡面有關於隋唐時期馬槊的介紹,大家感興趣不放可以看看。

劉備的劍

自西漢開始出現以刀作戰後,刀的優點逐漸顯露出來,騎兵作戰對敵主要以劈砍為主,由於刀背厚實,用起來比劍更有力,且不易折斷,所以騎兵以刀作戰日益盛行。

至東漢末期,已完成了刀與劍的交替,劍基本脫離了實戰,成為權貴佩服和把玩的飾品。

劉備作為一方首領,親自與呂布作戰純屬虛構,即使親自上陣,也絕不可能用雙劍,且馬鐙出現於兩晉,試想,一個人以雙腿夾住馬肚,雙手舉著武器,這種技巧只有雜技演員才能勝任,更不用說打仗了。

呂布的戟

在今人的印象中,方天畫戟是直刺的一側有一個月牙形的短彎刀,這種形制也最早見於北宋的《武經總要》。

在民間畫師的裝飾性偏好下,武器描繪得越華麗越古怪才能提高裝飾性和威嚴性,於是對所描繪的武器經常變形、渲染,使後世的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戟就是那些畫作上的花美之戟,稱為「畫戟」或「方天畫戟」,並用於詩詞、戲曲中的著名人物。

實際上,戟就是在矛頭直刺旁再加一個橫枝而已,便於叉刺和鉤殺,象「卜」字型,三國時的戟旁的橫枝一般向上彎曲,翹起,形成一個小尖。

長短都有,規格不同,步兵的一人高,騎兵的越長越厲害,不過也越不容易使。

典韋死前發威使戟「一叉入十餘矛摧」就是用的這種戟。

另外三國人多以短戟護身,孫權投虎,劉備砸說趙雲壞話的,董卓砸呂布,都是它,可見其廣泛應用。

呂布到底用何種武器呢?《三國志》載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中,陳壽清楚地寫出呂布令門衛在營門中舉起一枝戟,是臨時借用部下的武器,非呂布自己所用。

答案是「矛」。

《三國志》寫呂布刺董卓時,「肅以戟刺之,卓傷臂墮車,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呂布應聲持矛刺卓,驅兵斬之」。

所以,答案是矛.

趙雲、馬超的槍

在正史(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司馬光《資治通鑑》等)中,對趙雲、馬超使用什麼兵器並無隻言片語的記載,所以我們無法得之歷史上的趙雲、馬超習慣使用什麼兵器,不過按照周緯先生《中國兵器史稿》的說法,漢代「戟制最盛,矛次之」,漢末三國時代大將多使長矛,趙馬超使用槍矛類兵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現實中的古代兵器,跟古典小說里所描述的並不一樣,諸如「鎏金钂」、「方天畫戟」跟古代戰爭中所使用的兵器沒有任何關係,基本都是古代小說家依據當時的冷兵器以及流行的武術器械,經藝術加工而構想出來的。

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獻和考古發現,還缺乏對古代兵器製作的全面認識。

有幾個原因,一是我們國家的歷史是政治史為主,不寫技術史,所以《二十四史》裡面很少看到關於技術的東西,不像西方有些歷史著作對此很重視。

中國文獻里講到打仗的時候也是描述打仗的過程,具體雙方用什麼兵器打很少有具體描述。

第二,從現在考古學發現的情況來看,也無法完全復原古代兵器的情況,很簡單的道理,古人不是把所有東西都留在地下了,我們現在也不是把所有東西都挖出來了。

三國時期,銅兵器已經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台,演變為鐵兵器的全盛時期。

據《典論》記載:"魏太子曹丕選楚越良工制鐵刀、鐵劍、鐵匕首,精而煉之,至於百辟(即鍛鍊百次)"。

這種武器質量上的飛躍,勢必對使用武器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武藝的發展。

《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的藝術再創作是符合演義小說的審美,在那個物質、精神都極度匱乏的年代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極大地快樂,以至於現在一看到連環畫內心深處被隱藏的愉悅就隨著荷爾蒙的分泌熙熙然、暖洋洋的蕩漾開來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真的用青龍偃月刀上過戰場嗎?

一說到武聖人關雲長,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那把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青龍偃月刀。除了關羽之外,很多猛將都有代表他們特點的武器,比如人們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呂布的方天畫戟、秦瓊的雙鐧、李元霸的一對大錘,等...

三國兵器TOP10排行榜

第一名:呂布——方天畫戟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兵器,在戟杆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通過兩枚小枝與槍尖相連,可刺可砍,分為單耳和雙耳,單耳一般叫做青龍戟,雙耳叫做方天戟。方天戟上以畫、鏤等作...

三國演義都是騙人的,關公才不耍大刀!

作者:超齡少先隊員(ID:iLishimalatang)三國里除了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武將外,最讓人記憶猶新的自然是各個武將所用的武器了。尤其是對於愛玩各種三國遊戲的玩家來說。還記得當時打三國無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