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草船借箭」是假,此人「草人借箭」卻是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真正了解過正史的朋友想必都知道,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橋段其實是作者羅貫中杜撰出來的。

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卻另有其人,而且,在唐朝還發生了一件真實的「草人借箭」。

關於草船借箭的真實故事是這樣的: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軍進犯濡須口吳軍大營。

東吳大將公孫陽抵擋不過,兵敗被俘。

孫權得到消息,率大將甘寧、呂蒙、周泰、徐盛等領兵數萬從建業趕至濡須口迎敵。

為鼓舞士氣,孫權決定派甘寧領數百精兵組成「敢死隊」夜襲曹營。

曹軍剛剛打了勝仗,毫無防備,見吳軍來襲,一片混亂,甘寧率部殺敵數百人後迅速撤離。

此後,孫曹兩軍隔江對峙一月有餘,大小激戰數十場,各有勝負。

曹軍由於是勞師遠征,後勤難以為繼,必須速戰速決。

於是曹操決定向敵人學習,派兵偷襲。

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曹軍還未靠近吳軍的營地就被包圍了。

經過一番激戰,偷襲部隊全軍覆沒,三千餘人被俘。

這使曹操不敢再輕舉妄動,而是命令部隊堅守大營,伺機再戰。

接下來,不管東吳軍隊怎樣挑釁,曹軍就是不應戰,孫權也拿他沒辦法。

有一天,孫權心血來潮,親自乘船去前線觀察敵情,結果被敵人發現。

曹軍萬箭齊發。

孫權所乘坐的戰船一面很快就變成了一張刺蝟皮,船身也開始傾斜。

就在這生死關頭,孫權充分發揮了自己在物理學方面的潛能,急忙命令掉頭。

這樣一來,船的另一面也很快變成了一張刺蝟皮。

等整條船變成一隻刺蝟之後,船體的平衡問題也就解決了,不會再發生傾覆的危險。

然後,他便下令從容撤離現場。

吳軍退去之後,曹操感慨萬千,說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千古名句。

由此可見,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是孫權而非諸葛亮。

和三國時期的草船借箭一樣,在唐朝同樣發生了一件類似事件,大家可以稱之為「草人借箭」。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10萬叛軍攻占了都城長安,皇帝唐玄宗逃往成都。

相比之下,身為真源縣縣令張巡卻沒有臨陣逃脫,而是去攻打真源縣附近的雍丘縣城。

張巡占領了雍丘之後反被叛軍令狐潮的軍隊團團圍住。

將士們浴血奮戰,苦苦堅守了兩個月,雖然城池還算堅固,但是大家手中的箭都差不多用完了。

張巡冥思苦想,忽見一個不肯下火線的傷兵坐在一個稻草捆上休息,他盯著稻草看了一陣,忽然有了主意..

當晚,夜黑風高,叛將令狐潮睡得正熟。

忽然一個部將把他叫醒了:「報告,雍丘城頭上有情況!」令狐潮披衣而起,借著月光向城頭望去。

果然隱隱約約見靜悄悄的城牆上,有無數身穿黑衣的士兵從城頭上沿著繩索滑下城牆。

令狐潮斷定是城內守軍趁夜偷襲大營,於是下令弓箭手對準黑影萬箭齊發。

一通亂射之後,所有黑影都倒在了地上,令狐潮得意之中,卻見那黑影卻又起身,紛紛往上爬,令狐潮忙又命令弓箭手繼續給他們一頓亂箭。

這樣一直折騰到天蒙蒙亮。

令狐潮這才看清,吊上城頭的「士兵」原來是身穿黑衣的稻草人。

張巡用「草人借箭」之計,白白賺了令狐潮幾十萬支箭。

幾天後,又是月夜,張巡把500 勇士縋下城去,令狐潮的哨兵以為又是「草人」,不再去報告主將。

誰知那500 勇士下得城後,匍匐著摸到敵營,一個偷襲,殺死叛軍無數。

令狐潮慌亂之中顧不得部隊,自己先逃。

部下也跟著逃到十多里之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草船借箭」諸葛亮到底借的是誰的箭

諸葛孔明在赤壁大戰前夕「草船借箭」,無疑是羅貫中名著《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羅貫中藉此充分展示「半仙」諸葛亮的料事如神。但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未「草船借箭」,羅貫中大概是嫁接三個藍本於諸葛亮...

草船借箭是虛構的,他的草人借箭卻是真事!

草船借箭是虛構的,他的草人借箭卻是真事!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半年後潼關失守,唐玄宗聞訊逃出長安後,安祿山叛軍攻進長安。唐軍大將郭子儀、李光弼聽到長安失守,不得不放棄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

原來草船借箭是這麼來的!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草船借箭」,也是一段家喻戶曉的故事,那麼,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呢?專家告訴我們,在各種史料的記載中,並沒有找到關於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記載。但草船借箭卻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