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手下為何多貪財好色之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年),宋朝(960-1279年)的建立者,涿州(今屬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

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

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

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建年號為「建隆」。

在趙普的幫助謀划下,趙匡胤首先擊潰了後周殘餘勢力的反抗,然後採取「先南後北」的統一全國的策略,先後攻滅了南平、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同時又加強了對北方契丹的防禦,結束了「五代十國」數十年的分裂局面,初步實現國家的統一。

歷史證明,趙匡胤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是永不消逝的英雄。

他所建立的宋朝,歷時300餘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

儘管如此,我們也清楚宋朝在政治軍事方面相對羸弱,自太祖、太宗後即飽受外族欺凌與蹂躪,甚至發生靖康之難,徽欽二帝及王室成員6000餘人被俘北上,導致北宋滅亡;作為太宗一股幾乎唯一的漏網之魚,徽宗九子、康王趙構偏安一隅建立南宋,活的也是苟延殘喘,屈辱偷生。

其根源在於:趙匡胤發動的「杯酒釋兵權」事件,改由文官管理軍隊帶來無比的混亂。

這種安內守外,重文輕武,導致北宋日後「內重外輕」、「積貧積弱」的局面。

網絡配圖

「杯酒釋兵權」事件回眸

趙匡胤雖然登上了皇帝寶座,但他沒有高枕無憂。

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事件,他深刻地認識到,武將們在廢立皇帝、改朝換代方面有著非常大的能量。

是啊,自己手下的武將會不會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用同樣的方式來推翻他建立的皇權呢?思索之餘,不寒而慄,他決定向那些使他感到威脅、聲望較高又握有重兵的武將們開刀,以防患於未然。

趙匡胤首先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等重要軍職,接著就導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喜劇。

一天,趙匡胤召宰相趙普問道:「自唐朝結束以來的數十年,帝位已經換了八個家族了,戰爭頻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朕想結束天下的戰爭,使國家長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趙普回答:「陛下講了這事,是天地之福,人神之福啊。

造成天下的混亂,非別的原因,就是藩鎮的權力太大,君主弱而臣子強。

今日如想要解決這樣的情況,只有削弱藩鎮的權力,限制他們的財政,將他們的精銳的軍隊沒收,這樣天下就會和平了。

於是,在乾德元年(963年)春的一次上朝議事後,趙匡胤特意留下了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羅彥環等諸位高級將領到後花園飲酒。

酒至半酣,宋太祖對部下們說:「我若沒有諸位出力,也到不了今天這一步。

不過身為天子,從來沒有睡過安穩覺,還不如做節度使逍遙自在。

」此話一出,令在座武將們個個大驚失色,石守信說:「陛下為什麼這麼說,現在天命已確定,誰敢再有異心?」太祖回道:「誰不想要富貴?你們雖無異心,然而倘若你們部下希求富貴,一旦以黃袍加你之身,你雖然不想做皇帝,能辦到嗎?」

石守信等眾將一聽,忙離席跪下磕頭,哭著說:「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該怎麼處理,還請陛下可憐我們,指示一條生路。

」宋太祖藉機表達了自己讓他們放棄兵權的想法,開導道:「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

眾愛卿不如多積金寶,廣置良田美宅,歌兒舞女、飲酒相歡以終天年。

如此,君臣之間再無嫌猜,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眾將明白了皇上旨意,答謝道:「陛下關心臣等,真可謂生死而肉骨啊!」

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讓他們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度使。

原任「侍衛都指揮使」兼「歸德節度使」的石守信,改為「天平節度使」,保留「侍衛都指揮使」的虛銜;原任「殿前副都點檢」兼「忠武節度使」的高懷德,改為「歸德節度使」;原任「殿前都指揮使」兼「義成節度使」的王審琦,改為實任「忠正節度使」;原任「侍衛都虞侯」兼「鎮安節度使」的張令鐸,改為「鎮安節度使」。

而對禁軍領兵權析而為三,另選一些資歷淺、名望低的人擔任禁軍將領。

不久,趙匡胤又將地方上的行政、財政權收歸中央。

趙匡胤幾杯美酒,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武將們專軍權的問題,使得宋朝此後300年沒有發生一起類似於「黃袍加身」的政治事件,被譽為「最高政治藝術的運用」,成為千古佳話。

「腐敗換兵權」鑄就一群貪財好色之徒

乍一看來,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好像很輕易瀟洒,似乎不費什麼勁便將這件原本應該非常棘手的事情給搞定了。

但在實際上,趙匡胤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讓一幫能征善戰的武將靠邊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無異於是自斷手足,作繭自縛,面對外族欺凌與蹂躪毫無招架之功。

從國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來看,應該說,趙匡胤聰明反被聰明誤,「杯酒釋兵權」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敗筆,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錯誤。

當然,對於武將們來說「兵權」並沒有白白的失去,換來的則是皇帝趙匡胤金口許諾與賞賜的奢侈與享樂,「賞賚甚厚」,慷國家、民族之慷,以腐敗換兵權!且看以下史籍記載就可見不一般嘍!

史載:石守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巨萬」;王全斌「破蜀日,奪民家子女玉帛」,縱兵大掠蜀中;王仁贍破蜀之日,「納李廷珪妓女,開豐德庫取金寶」;楚昭輔「頗吝嗇,前後賜予萬計,悉聚而畜之。

嘗引賓客故舊至藏中縱觀,且曰:吾無汗馬勞,徒以際會得此,吾為國家守爾,後當獻於上。

及罷機務,悉以市善田宅,時論鄙之。

」崔彥進「頻立戰功,然好聚財貨,所至無善政。

」曹翰「貪冒貨賂」;張鐸「州官歲市馬,張鐸厚增其直而私取之,累至十六萬貫,及擅借公帑錢萬餘緡,侵用官曲六千四百餅」;田景咸「性鄙吝,務聚斂,每使命至,惟設肉一器,賓主共食」;王暉「性亦吝嗇,貲甚富,而妻子飯疏糲,縱部曲誅求,民甚苦之」。

下面再根據史料記載說兩個典型案例。

一個案例是鎮守關南的武將李漢超強娶民女為妾一事。

當受害者親屬告狀告到京城時,趙匡胤親自召見並問道:「你女兒可嫁怎樣的人家?」告狀人答道:「農家人」。

趙匡胤又問道:「漢超未至關南時,契丹何如?」答曰:「歲苦侵暴」。

再問:「今還有否?」答說:「無也」。

最後,趙匡胤對這個告狀的農民說:「漢超,朕之貴臣。

汝女為之妾,難道不比為農婦強?假使沒有漢超在關南,汝家尚能保住所有貨財嗎?「在對告狀者進行了一番斥責後,趙匡胤命人將告狀者遣送返鄉,而對李漢超不僅不追責,還賜給白金3000緡。

趙匡胤為了對武將竭力包庇縱容而是這樣巧言相辯的,不服不行!!!

另一個案例是國舅爺王繼勛吃人之事。

武將王繼勛,彰德軍節度使王饒之子,王皇后的胞弟。

史載這位國舅爺是性情殘暴,貪財漁色,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專從活人身上割肉煮著吃並以此為樂。

儘管有負重奴婢跑到皇帝面前告御狀,宋太祖也是「大駭「之下,狠判王繼勛「削奪官爵,勒歸私邸。

仍令甲士守之。

俄又配流登州。

」不過,還沒等小舅子上路前往流放地,這邊趙匡胤早已改授其新職履新去了。

「食人魔王」王繼勛直至太宗繼位方被被處死。

據統計,僅在開寶六年(973)到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這短短不到五年時間裡,王繼勛親手殺掉和吃掉的奴婢就多達100多人。

如不是趙匡胤有意庇護,想必不會吃人吃得這麼不亦樂乎。

綜上所述,趙匡胤的武將們幾乎清一色的都是些貪財好色之徒。

「杯酒釋兵權」後,趙匡胤頒給了武將們一張巨大的「腐敗許可證」,武將們也不忘以此為庇護,理直氣壯地把腐敗進行到底!不過,這種「以腐敗換兵權」,細算一筆帳,不難發覺這個代價也真的太大了!對於宋朝來說,也無異於自毀長城,慢性自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杯酒釋兵權的背後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禁軍軍將也黃袍加身,使類似澶州兵變和陳橋兵變的歷史劇重演,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威脅利誘雙...

宋太祖趙匡胤 「杯酒釋兵權」的弊端有哪些?

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趙匡胤與漢高祖大殺功臣的行為相較,被視為...

你所了解的「杯酒釋兵權」 , 難道真的那樣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