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聰明絕世,料事如神的他為何選擇了式微的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都知道,在東漢末年,魏蜀吳還沒有鼎足的時候,曹操是最為厲害的諸侯,他手裡有著小皇帝,有著從袁紹那裡俘虜來的超大量士兵。
而孫權這邊,有著從父兄傳承下來的江南基業,有著長江這一道超級天塹。
反觀劉備,除了關羽張飛和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外,沒有自己的城池,沒有自己的軍隊,沒有自己的地盤,成天到晚投靠了這邊投靠那邊,袁紹曹操甚至呂布他都投靠過。
而諸葛亮這邊,個人有著經天緯地的才華,軍事思想和用兵之法更是冠絕天下,一個綸巾一把羽扇,身在草廬卻知道天下形勢。
如此強人,為什麼跟了劉備這種在當時最沒勢力的主子?有人說,因為曹操和孫權手下的能人太多,諸葛亮過去沒有什麼發揮空間。
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在之前分析郭嘉的文章中,我們能得出諸葛亮認為自己才是最厲害的謀士,他根本不怕魏吳底下的謀士的。
在曹仁兵敗後,荀彧知道了蜀國諸葛亮的存在,曹操那時候問荀彧,諸葛亮跟你比誰厲害點?荀彧頓了頓,說諸葛亮數倍於我。
後面更有諸葛亮獨面東吳眾賢而侃侃而談的例子。
所以說諸葛亮不肯屈居人後是不合實際的。
那麼諸葛亮為何輔佐劉備呢?
首先,從性格上分析。
曹操為人多疑,再好的臣子他也不會完全相信,孫權則依靠江東心無天下,只想保一方平安。
但劉備真誠啊,劉備懂得用輿論來說服人,而且懂得逆來順受,能忍得住脾氣,不管別人如何,自己始終都有自己的目標和想法,只要悶頭去做就是了。
另外一點就是劉備對下屬好,也十分愛惜有才能的人,他不會有了新的謀士就忘了以前的謀士。
第二點就是當時的天下局勢問題。
曹魏被天下人說成是漢賊,而東吳雖然沒有什麼負面新聞,但是一旦起兵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而唯有劉備,他可以說是皇家的人,打起來沒有什麼顧慮。
這使得諸葛亮能放下心來,不會再花時間去治理民意。
最後就是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了。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放了劉備兩回鴿子,即便如此劉備都沒有絲毫不滿的樣子,由此可見跟了劉備一定會得到他十足的依靠,這是一個很好的君臣關係,所以諸葛亮最終選擇了劉備。
三國中這六個人太能忍了,或成就一方霸主,或一生平安,佩服
記得一位先哲說過,無論怎樣學習,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時學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學會思考,體驗到順境中無法體會到的東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觸實際,去了解社會,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華,並由此開闢出...
三國五大傑出謀士: 司馬懿第四, 諸葛亮第三, 第一滅了東漢王朝
東漢末年,朝廷逐漸失去了對各地的控制,各地群雄並起,彼此之間相互征伐,曹操、劉備及孫權脫穎而出,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局面。每一場戰爭中,都離不開智謀過人的謀士的出謀劃策,他們為腥風血雨的三國增添了傳...
三國五大傑出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三,第一滅了東漢王朝
東漢末年,朝廷逐漸失去了對各地的控制,各地群雄並起,彼此之間相互征伐,曹操、劉備及孫權脫穎而出,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局面。每一場戰爭中,都離不開智謀過人的謀士的出謀劃策,他們為腥風血雨的三國增添了傳...
蜀國後期為什麼人才凋零?根本原因竟在諸葛亮身上!
[導讀]想在亂世中稱霸一方,不光要有物力財力,還要有勇猛的武將和睿智的謀士,不都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嗎,這就說明了謀士的重要性,在亂世中,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個睿智的謀士能頂的上一個...
歷史中的大人物01:諸葛亮與隆中對
真的很博通專欄以後推出一種新的形式:「歷史中的大人物」。希望大家多提意見,也可以留言寫出自己所關心的人物。由於筆者在少年時候最喜歡諸葛亮,所以將諸葛亮放在第一期。
看正史而疑惑:如果劉備不用諸葛亮 是一統三國還是早早被滅掉?
在《三國演義》中,唯一被手下謀士「搶戲」的主公,就是劉備劉玄德了。自從有了諸葛亮,劉備和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成了提線木偶——戰鬥前每人領取一個裝著布條的小口袋(錦囊),然後照著諸葛亮的話去做就能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