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廖化突圍後本可找他接應,卻把最關鍵的人物忽視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有很多英雄人物,這些人在亂世之中,為自己的雄心壯志而努力奮鬥。

在這個強者至上的年代,很多英雄人物就死在了戰爭中,其中有很多人就死的讓人覺得很可惜,關羽也是這裡面的一員。

當時關羽判斷錯誤的形式,導致自己永遠的留在了麥城。

劉備占領益州之後,就自己做了漢中王,又趁著局勢趕走了曹操,正在得意的時候,卻沒想到問題出在關羽這裡。

劉備派關羽去攻打樊城,當時關羽利用天氣形式,占領了樊城,但是他太過得意,不聽從諸葛亮的建議,這才有了後面的敗走麥城。

關羽剛占領樊城,曹操就想了個招數想要奪回樊城。

當時關羽把大部分的人馬都調到了樊城,這個時候的荊州防備很弱。

曹操就想藉助這個局勢,挑撥孫權去搶奪荊州,只要關羽一走,樊城就會回到曹操的手中。

當時孫權有意和劉備交好,本來想和關羽結成親家,但是沒想到關羽不承這個情,還辱罵了孫權。

孫權一怒之下就聽從了曹操的建議,派陸遜去頂替呂蒙的位置,關羽沒有判斷出來這只是一個藉口,反而把大部分的人馬調動來攻打陸遜。

這樣一來,荊州就被孫權奪走了。

荊州失去之後,關羽得知了這個消息,立馬就派兵隊趕回去守荊州。

而這個時候的孫權已經得到了人心,軍隊的士氣也很高,把關羽打的一直後退。

最終關羽退到了麥城這裡,被孫權抓走了,但是他不願意投降,最終被殺死了。

在這場戰爭中,關羽有三次可以逃跑的機會:第一次是剛知道荊州被人偷襲的時候,第二次是在回荊州的路上,沒有做出正確的決策,第三次是在麥城的時候,被包圍之後不選擇自己突圍,而讓廖化代替自己。

這三次很好的逃跑計劃都被關羽放棄了,最終自己死在了麥城,這一點就讓人覺得很奇怪。

關羽是蜀國的大將,他不願意違背自己以前的英雄形象,坦白的說就是自尊心在作祟。

關羽知道孫權是有備而來的,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決定去搶回荊州,就是想給劉備一個交代,也給世人一個交代。

維持自己的忠義的形象。

而且關羽堅信劉備一定會支援他,但是他等到最後,劉備的援軍也沒有到。

這一條就是因為關羽前期在戰爭中表現的特別好,但是到了後期失去荊州,到敗走麥城,這裡的時間劉備來不及準備兵力來支援。

而且當時在麥城的旁邊還有上庸,這裡也屬於蜀漢的陣營,但是卻沒想到意外就出在了這裡。

在麥城的時候,關羽選擇了讓廖化突襲,這個時候廖化選擇的是向上庸求救,這裡離麥城是最近的,時間上也來得及。

但是廖化的想法卻抵不上事態的變化,他忽略了這裡的是劉封在掌管。

劉封跟關羽合不來,關羽之前也在劉備的面前針對過劉封,劉封懷恨在心,正好借這個機會除掉了關羽。

當時廖化知道了劉封和關羽的心思之後,選擇了向成都求救,但是這時間和距離上也來不及啊。

難道麥城的旁邊就沒有人能救關羽嗎?其實當時是有這麼一個人能夠救關羽的,但是這個人卻被廖化忽略了。

這個人就是魏延。

魏延當時在鎮守漢中,帶兵的本領跟關羽不相上下。

魏延和關羽的關係也很好,假如當時向魏延求救,魏延帶領軍隊去營救關羽,關羽也不會死的這麼可惜了,而蜀漢的命運也不會從這裡轉折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的死應該怪誰?

文/清歡‍關羽的死應該怪誰?‍歷史上發生的那些事,我們從沒親眼見過,只能通過史書隻言片語的記載和民間流傳的故事推測,所以那些是真是假,我們並不清楚。就我們熟悉的三國歷史中,劉備和關羽的關係那是好...

劉備三顧茅廬時多大年紀呢?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很有名,是說劉備三次去拜訪諸葛亮才終於請得諸葛亮出山幫忙。但是很容易忽視的問題就是二人的年紀,那麼劉備三顧茅廬時多大年紀呢?

關羽敗走麥城後為何劉封孟達不救他?

話說《三國演義》里寫道:關羽敗走麥城後,還有一絲生機。於是他派廖化到上庸劉封處求救,劉封作為劉備的義子,本來有意搭救,但是一旁的孟達卻說:你把關羽當叔叔,關羽未必把你當侄子。當初漢中王立嗣時問關...

揭秘關羽死亡之謎 為什麼劉備不發援兵救關羽

關羽死亡之謎。曹操孫權聯手,合打蜀國關羽部隊,最終關羽因為兵力不足導致失敗,最後敗走麥城,頭顱被孫權砍下。那麼,為什麼在這次打仗中,關羽會兵力不足?劉備為什麼不發兵援救?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建安...

「關羽敗走麥城」誰應負責任?

關羽敗走麥城大事記。219年5月,曹操放棄漢中,將軍隊撤至長安一線。219年6月,劉備命養子劉封從漢中(今陝西漢中東)順沔水(今漢水)而下,統率孟達攻打上庸219年7月,劉備自稱漢中王,大封群臣...

關羽為何會敗走麥城?在麥城關羽是被誰打敗的

關羽是蜀國大將,是劉備非常信任的人,因為劉備當時召其他人入川支援的時候,留了關羽在荊州獨守。那麼為何在劉備攻占房陵、上庸等地的時候,關羽會攻取樊城呢?關羽既然有信心去攻取樊城,為何最後下場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