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他恐怕是三國中被人誤會最深的人物了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周瑜其實是被大眾誤會很深的一個人。

這主要也源於羅貫中先生《三國演義》的描述,縱觀三國,羅氏意在尊劉貶曹,孫吳只作為配角存在。

羅氏意在尊劉,就在劉備一方著了濃墨,為凸顯諸葛之才,周瑜成了襯托諸葛的綠葉。

這著實讓人覺得冤枉。

翻開正史,可以發現周瑜可算得上毫無缺點,確確實實的一個完美之人。

古人評價英雄的概念說:「聰明秀出為之英,膽略過人為之雄」,再加上道德高尚。

周瑜可謂是一位有德,有才,又有風度的人。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

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傑出的軍事家。

美姿容,精音律,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胸襟廣闊。

後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臥龍鳳雛幼麟冢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為東漢太尉。

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

出身儒將但雅量高致,非比粗莽武夫,稱得上一位風雅超群的人物。

單蘇東坡一句「遙想公瑾當年」就足以使人對他心馳神往。

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蕩江東,並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

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正式投奔孫策,與孫策一起南征北戰,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孫策信任。

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

曹操消滅袁紹後,威逼孫權送兒子為人質,周瑜志向高遠,勸阻孫權送質。

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抗曹,並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己方的優勢,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是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

其後又成功地攻克了荊州戰略要地南郡,曹仁敗走。

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併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體現了一個軍事戰略家的遠見卓識。

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周瑜去世,孫權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後,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對公卿們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東吳的王圖霸業,隨周瑜猝死化為泡影,自此從欲染指天下轉為偏安一方。

」可見周瑜在東吳所起的作用是無人可替代的。

如此一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讚嘆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周瑜稱得上是十分完美,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

然而到了後世,周瑜的形象卻開始不斷地變異,甚至最後在民間變得面目全非了。

《三國演義》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貶低,在此將演義與正史不同之處進行對比,以正視聽。

正史的影響力,遠遠不及永遠的暢銷書、擁有億萬讀者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明朝之後,人們對周瑜的了解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迴蕩在幾百年來的民間話語中。

假如周瑜真地下有知,估計他會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三國演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之戰時的孫劉聯軍和曹軍實力對比

赤壁之戰是三國前期一場重要戰役,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擊敗了北來的強大曹軍,為三國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礎。東坡居士《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因為三國演義里的一句話,他蒙冤了數百年

我曾經寫過很多歷史人物,從先秦到明朝,從美女到名將,隔著現代的電腦鍵盤,將古人們的生平故事一一講來,有時會有種時空停頓的錯覺,仿佛當時當地,我在冷眼旁觀,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而有一個人,在...

三氣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才華橫溢 寬宏大度

三國時代群雄逐鹿,英雄輩出,有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樂奀今天也斗膽說說其中的英雄人物--周瑜。相信諸多博友和樂奀一樣,對周瑜這一歷史人物的了解主要來自於由明朝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一句「既生瑜,...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是這種小肚雞腸的人嗎?

「既生瑜。何生亮」,病重的周瑜艱難地說完這句話後,便溘然長逝。這是《三國演義》中周瑜的形象,說他一生的精力都是用來與諸葛亮鬥智並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把他描述成一個嫉賢妒能,小肚雞腸的小人。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