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件事可窺晏子智慧,以二桃殺三士為最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晏子,字仲諡平,原名晏嬰。

春秋時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齊國大夫。

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

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後,繼任齊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三世。

晏嬰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曾奉景公之命,與晉聯姻,曾預言齊國政權終將為田氏所取代。

傳世有《晏子春秋》一書,當是戰國時人搜集有關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靈公,莊公、景公三帝,均在齊國為官,是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

傳說晏子五短身材,「長不滿六尺」,貌不出眾,但足智多謀,剛正不阿,為齊國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

賢相首先在於有德。

有德,就是能為百姓著想。

在君主制的國家裡,這種意向勢必常與國君發生衝突,於是極諫就成為賢相的第一要務。

《晏子春秋》開頭就是《諫》上下兩篇,當非偶然。

晏嬰在國君面前,從不諂諛逢迎、溜須拍馬,而是直言無隱,奮力諫諍,體現了正直有良心的大臣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卓然風範。

到齊景公時,齊桓公霸業已成為歷史陳跡,齊國內政幾無一日安定。

當時官家壟斷大部分山林、土地、漁鹽,貴族們「宮室日更,淫樂不違」,「肆奪於市」,「民三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

公室朽蠹,而三老凍 餒 」,致使「齊國丈夫,女子織,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人民稍有不滿或反抗,動輒得罪被刑。

統治者用嚴刑酷法來維持舊秩序,他們自己卻整日聲色狗馬,用醉生夢死來度過憂患。

瀰漫在齊國宮庭的縱酒淫樂之風銷蝕著奴隸主統治者的最後銳氣,晏子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大動盪的時代,給這樣一位走下坡路階級的神暈目眩的齊王充當「社稷之臣」的。

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晏嬰充分表現出了治理國家的忠誠與能耐。

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地位,機智地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從各種角度不斷地提出減免賦稅,讓百姓休養生息的諫議。

1、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

「仁」是儒家「仁政愛民」的主要學說,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內容。

晏晏子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 平時於天下」必須「始於愛民」。

他堅持「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

遇有災荒,國家不發糧救災,他就將自家的糧食分給災民救急,然後動諫君主賑災,深得百姓愛戴。

對外則主張與鄰國和平相處,不事撻伐。

齊景公要伐魯國,他勸景公「請禮魯以息吾怨,遺其執,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魯」。

2、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

晏子輔佐齊國三公,一直勤懇、廉潔從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

他管理國家秉公無私,親友僚屬求他辦事,合法者辦,不合法者拒。

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賞邑、住房,小到車馬、衣服,都被他辭絕。

不僅如此,晏子還時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祿送給親戚朋友和勞苦百姓。

 

3、身體力行 為民楷模

晏子生活十分儉樸,吃的是「脫粟之食」、「苔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粗茶淡飯素食當家;穿的是「緇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車駑驪;住的是「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

他不僅如孔子所說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

景公見晏子妻「老且惡」,欲以愛女嫁他,他堅辭不納。

他說;「去老者,為之亂;納少者,為之淫,且夫見色而忘義,處富貴而失倫,謂之逆道」。

 

4、虛懷若谷 聞過則喜

晏子虛懷若谷,聞過則喜。

孔子贊他是「不以已之是,駁人之非,遜辭以避咎,義也夫!」表明了他隨和大度,注重自身修養的品格。

晏子生性樂觀,對生死淡然視之。

他說人都是要死的,不論仁者、賢者、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從來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規律。

他始終保持樂觀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5.與孔子悖、阻孔子事齊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去了齊國,做了高昭子的家臣,之後通過高昭子見到了齊景公。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為政,孔子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

」景公說:「講得好啊!如果真的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縱然有糧食,我怎麼能吃得到呢!」改日齊景公又向孔子詢問為政,孔子說:「為政在於節約財物。

」景公很高興,將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賜給孔子。

晏嬰進言說:「這些儒者能言善辯不能用法度來規範;高傲自大自以為是,不能任用他們來教育百姓;崇尚喪禮盡情致哀,破費財產厚葬死人,不可將這形成習俗;四處遊說乞求借貸,不可以此治理國家。

自從聖君賢相相繼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後,禮樂殘缺有很長時間了。

如今孔子盛裝打扮,繁瑣地規定尊卑上下的禮儀、舉手投足的節度,連續幾代不能窮盡其中的學問,從幼到老不能學完他的禮樂。

國君打算用這一套來改造齊國的習俗,恐怕不是引導小民的好辦法。

」此後齊景公雖然恭敬地接見孔子,但不再問有關禮的事。

有一天,齊景公挽留孔子說:「按照季氏上卿的規格來待你,我不能做到。

」於是就用介於魯國季氏和孟氏之間的規格來接待孔子。

齊國大夫企圖謀害孔子,孔子聽說此事。

齊景公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

」孔子在這種情況下當機立斷,離開了齊國,返回魯國。

6.晏子發笑

齊景公往牛山遊覽,向北登臨齊國都城時,突然哭道:「人生怎麼像奔騰咆哮的流水,離開這美好的山河而死去呢!」艾孔、梁丘據聽了,也哭泣起來了。

晏子卻在發笑。

齊景公怒問他為何發笑。

晏子回答:「如果使賢能的國君,長久地據守齊國,那麼,太公、桓公將長久地據有齊國了;如果讓勇猛的國君,長久地占有齊國,那麼莊公,靈公將要長時間地享有齊國了!那麼,您怎麼能得到國君的寶座而立身於世呢? 而您偏偏獨自因為這事流淚傷情,這是不符合仁義道德的。

不仁道的國君我看到一個, 餡諛的近臣我見到兩個,這就是我私自發笑的原因啊!」

7.晏子使楚

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國去,楚國國王知道晏子的個子很矮,就想捉弄他。

楚王命人在城牆的大門旁邊又開了個小門,請晏子從小門進去。

晏子知道楚王要戲弄他,嚴詞加以拒絕。

他說,「到了「狗國」,才走狗洞,我現在是出使楚國,不應該走狗門。

」 招待晏子的官員聽他這麼一說,只好請晏子從大門進去。

晏子進去以後,就拜見楚王。

楚王故意問:「是因為齊國再沒有別人,才派你來的嗎?」 晏子回答說:「齊國的人多極了,僅都城就有上百條街道,人們把衣袖舉起來,就可以遮住太陽;人們甩掉汗水就象下雨一樣。

楚王接著問:「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派你出訪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們齊國派使節出訪很有講究,對那些精明 電視劇《兵聖》中的晏子(午馬飾)

能幹的的人,就派遣他們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國家;對那些愚蠢無能的使臣,就派他們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國家。

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無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國來了。

」晏子的話使本打算要戲弄他的楚國君臣們面面相覷,半天說不出話來。

在這次出訪之後,晏子又有一次出使楚國。

楚王聽說晏子要來,就向他的大臣們說:「晏子是齊國最會說話的人。

現在他將要到我們楚國來,我想羞辱他一下,你們有什麼好主意嗎?」 有一個官員建議說:「當晏子來的時候,請允許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綁著的是做什麼人?士兵就回答說:"齊國人。

"大王再問:"為什麼要綁他?"士兵就說:"因為他偷了東西。

」楚王覺得這是一個羞辱晏子的好主意,就按此布置妥當。

晏子來到楚國,楚王設宴招待他。

喝酒正喝的高興的時候,兩名小官綁著一個人來見楚王。

楚王問道:「你們綁的是什麼人,為什麼綁他?」 士兵回答說:「是齊國人,因為他犯了盜竊罪。

」 楚王故意看著晏子說:「齊國人天生就喜歡盜竊嗎?」 晏子從席上站起來,一本正經地說:「我聽說,橘子長在淮河南邊就是橘子,而長在淮河北邊就變成枳子,雖然兩種植物的葉子一樣,它們果實味道截然不同。

這樣的原因是啥,是因為水土不同的緣故。

現在,這個人在齊國時辛勤勞動,到了楚國反而學會了偷盜,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盜嗎?」 楚王聽了晏子一番反駁,苦笑著承認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 類似上面晏子使楚的故事還很多。

晏子憑自己的智慧,挫敗了一些國家有辱齊國國格和晏子人格的陰謀,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成為春秋末期著名的外交家。

8.三年未嘗弼過

晏子虛懷若谷,聞過則喜。

他曾辭退了「三年而未嘗弼過」的高糾,主要嫌這個人三年都沒有指出過自己的過錯。

孔子贊他是「不以已之是,駁人之非,遜辭以避咎,義也夫!」表明了他隨和大度,注重自身修養的品格。

晏子生性樂觀,對生死淡然視之。

他說人都是要死的,不論仁者、賢者、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從來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規律。

不像有的王公貴胃祈求長生之術,求神靈保佑不死。

他始終保持樂觀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9.折衝樽俎

春秋中期,諸侯紛立,戰亂不息,中原的強國晉國謀劃攻打齊國。

為了探清齊國的形勢,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齊國。

齊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

席間,正值酒酣耳熱,均有幾分醉意之時,范昭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頭告訴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給客人。

」范昭接過侍臣遞給的酒,一飲而盡。

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為主公再換一個。

」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

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違反了這個禮節,是對齊國國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試探對方的反應如何,但還是為晏嬰識破了。

范昭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

」范昭認為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現在去攻打齊國,絕對沒有勝利的把握,晉平公因而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

靠外交的交涉使敵人放棄進攻的打算,即現在「折衝樽俎」這個典故,就是來自晏嬰的事跡。

孔子稱讚晏嬰的外交表現說:「不出樽俎之間,而折衝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機謀的真實寫照。

10.良臣死社稷,不死昏君

下大夫臉紅著退了下來,身旁的上大夫不服氣地質問道:「平仲您自以為是隨機應變之士,然而齊自內亂以來,齊臣為君死的不可計數,而您作為齊國的世家大族,卻不能討伐叛賊,或棄官明志,或為君王而死,您不覺得羞愧嗎?為什麼還留戀名譽地位遲遲不肯離去呢?」

晏嬰正色反駁道:「做大事的人,不必拘泥於小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我只知道君主為國家的社稷而死時,作臣子的才應該與之同死,而今先君並非為國家社稷而死,那麼我為什麼要隨隨便便從先君而死呢?那些死的人都是愚人,而非忠臣,我雖不才,但又怎能以一死來沽名釣譽呢?況且在國家有變時,我不離去,乃是為了迎立新君,為的是保存齊的宗祖,並非貪圖高位呀,假使每個人都離開了朝中,國家大事又有誰來做呢?並且國家內亂,哪一國沒有發生過呢?你們楚國不是也有這種事嗎?又何必責怪我們呢?」

11.外貌不足識人

又有人不滿地說道:「英雄豪傑,必相貌絕倫,雄偉無比,而今相國您,身高不足五尺,手無縛雞之力,只是徒逞口舌之利的說客罷了。

單單依靠口舌,而沒有實際的本領,欺世盜名,不感到可恥嗎?」「我聽說稱錘雖小,能值千斤,舟槳雖長,不免為水浸沒,紂王勇武絕倫,不免身死國亡,為什麼呢?我承認自己並無出眾的本領,愧居相位,卻絕不是與您逞口舌之利,只是問有所答罷了。

難道我拒不回答嗎?那也太無禮了。

12二桃殺三士

有了晏嬰為相,齊景公也就有了恢復齊桓公時期的霸業的雄心,但是時間一長,這位好高騖遠的國君就熬不住了。

他想通過豢養一批勇士的辦法來建立自己的武功。

當時,齊景公豢養了三個勇士: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公孫捷,一個叫古冶子,號稱「齊國三傑」。

這三個人個個勇猛異常,力能搏虎,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他們恃寵自傲,為所欲為。

這時齊國田氏的勢力越來越大,曾經聯合國內幾家大貴族,打敗了掌握實權的欒氏和高氏。

田氏家族勢力的提高,直接威脅著國君的統治。

而田開疆正屬於田氏一族,晏嬰很擔心「三傑」為田氏效力,危害國家,便勸齊景公除掉這三個「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的勇士。

齊景公擔心「搏之恐不得,制之恐不中」。

晏嬰決定伺機智殺這三勇士。

一天,魯昭公訪問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

魯國由叔孫蠟執禮儀,齊國由晏嬰執禮儀,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傑」佩劍立於堂下,態度十分傲慢。

晏嬰心生一計,決定乘機除掉他們。

當兩位君主酒至半酣時,晏嬰說:「園中金桃已經熟了,摘幾個請二位國君嘗嘗鮮吧?」齊景公大悅,傳令派人去摘。

晏嬰忙說:「金桃很難得,還是臣親自去吧。

」不一會兒,晏嬰領著園吏,端著玉盤獻上六個桃子。

眾人一見,只見盤子裡放著的六個桃子,個個碩大新鮮,桃紅似火,香氣撲鼻,令人垂涎。

齊景公問:「就結這幾個嗎?」晏嬰說:「還有幾個沒太熟,只摘了這六個。

」說完恭恭敬敬地獻給魯昭公。

齊景公一人一個金桃。

魯昭公邊吃邊誇獎桃味甘美。

齊景公說:「這桃子實在難得,叔孫大夫天下聞名,當吃一個。

」叔孫諾謙讓道:「我哪裡趕得上晏相國呢?相國內修國政,外服諸侯,功勞最大,這個桃應該他吃。

」齊景公見二人爭執不下,便說:「既然二位謙讓,那就每人飲酒一杯,食桃一個吧!」兩位大臣謝過齊景公,把桃吃了。

這時,盤中還剩有兩個桃子。

晏嬰說道:「請君王傳令群臣,誰的功勞大,誰就吃桃,如何?」齊景公自然明白晏嬰的意圖,於是傳令下去。

三勇士而賜二桃,故意少其一。

不足則爭,因使其計功而食桃,意味著功大者得食桃,功小者不得吃. 三勇士各言其功,都自認為功大無比。

果然,公孫捷率先走了過來,拍著胸膛說:「有一次我陪大王打獵,突然從林中躥出一頭猛虎,是我衝上去,用盡平生之力將虎打死,救了國君。

如此大功,還不應該吃個金桃嗎?」晏嬰說:「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賜酒一杯,桃一個。

」公孫捷飲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見狀,厲聲喝道:「打死一隻老虎有什麼稀奇!當年我送國君過黃河時,一隻大黿興風作浪,咬住了國君的馬腿,一下子把馬拖到急流中去了。

是我跳進洶湧的河中,捨命殺死了大黿,保住了國君的性命。

像這樣的功勞,該不該吃個桃子?」齊景公說:「當時黃河波濤洶湧,要不是將軍斬黿除怪,我的命早就沒了。

這是蓋世奇功,理應吃桃。

」晏嬰忙把剩下的一個桃子送給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當年我奉命討伐徐國,捨生入死,斬其名將,俘虜徐兵五千餘人,嚇得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就連鄰近的郯國和莒國也望風歸附。

如此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桃子嗎?」晏嬰忙說:「田將軍的功勞當然高出公孫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經沒有了,只好等樹上的金桃熟了,再請您嘗了。

先喝酒吧。

」田開疆手按劍把,氣呼呼地說:「打虎、殺黿有什麼了不起。

我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兩位國君面前受到這樣的羞辱,我還有什麼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說罷,竟揮劍自刎了。

公孫捷大驚,也拔出劍來,說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將軍功大倒吃不到。

我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 說罷也自殺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氣了,大喊道:「我們三人結為兄弟,誓同生死,親如骨肉,如今他倆已死,我還苟活,於心何安?」說完,也拔劍自刎了。

魯昭公目睹此景,無限惋惜,半天才站起身來說道:「我聽說這三位將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為了一個桃子都死了。

」齊景公長嘆了一聲,沉默不語。

這時,晏嬰不慌不忙地說:「他們都是有勇無謀的匹夫。

智勇雙全、足當將相之任的,我國就有數十人,這等武夫莽漢,那就更多了。

少幾個這樣的人也沒什麼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請繼續飲酒吧。

13.晏子御者之妻

晏子做齊相的時候,有一次出門,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窺視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國相的馬車夫,抱著大傘蓋的柄,揚鞭驅馬,洋洋自得,很是自我滿足。

回家後,他的妻子請求離開他。

丈夫問她是什麼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長不滿六尺,做了齊國的相國,名聲顯赫於諸侯。

今天我看他出門,見他思慮非常深遠,總是態度謙和。

你身長八尺,卻做了人家僕從和車夫,但是你的意氣自感滿足了。

我因此才要求離開你。

後來,丈夫便自覺地控制自己。

晏子感到奇怪,便問車夫,車夫如實地回答,晏子就推薦他做了大夫。

14.晏子之自省

中國古代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叫做晏子,晏子有一次呢出門,有個女孩子在路上攔他,漂漂亮亮的這個女孩子啊,就要私下跟晏子講一句話,什麼話呢?她跟晏子說我有一件事情啊要拜託你,什麼事情呢?說我爸爸遭遇什麼困難,我希望你幫我爸爸解決這個問題,什麼代價呢?我願意許身給你。

這個晏子就很感慨,感慨什麼呢?說我給人家什麼印象,什麼壞印象,居然使這個女孩子覺得她陪我睡覺,認為用這種代價,我就會幫她忙,就表示我根本品格很低嘛,我的水準很低嘛,水平很差嘛!人家用這種標準來看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激將法——兩桃殺三士

戰國時的晏子博學多才,聰明機智,是齊國有名的政治家,為齊國的富強做了很多事。齊景公提拔晏子做了相國。 當時齊國有三個大力士,一個叫公孫捷,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古冶子,號稱「齊國三傑」。他們因為勇...

解密諸葛亮在隆中到底唱的是些什麼內容?

孔明早年隱居在隆中,自己種地,閒來睡睡覺、看看 書,興致來了還唱唱歌。他最喜歡唱的歌是《梁父吟》,據說歌詞是這樣的:"步出齊東門,遙望盪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強古冶子。力 ...

二桃殺三士,晏子毒計為何為人稱道千年

春秋列國時,齊景公朝有三個勇士,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公孫接,一個叫古冶子,號稱"齊國三傑"。這三個人個個勇武異常,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但他們卻恃功自傲。適逢魯昭公訪問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魯國由叔...

鬼谷子之心胸開闊

《菜根譚》曰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艷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意為人人竟相爭先的道路最為狹窄,如果能夠退後一步,道路自然就會寬廣一些;追求濃艷華麗而享受到的滋味很短暫...

古人是如何用水果來殺人的!

用水果怎麼殺人?!先讓我們看看中國古人是如何做的。話說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了晏嬰(晏子)為相,齊景公也就有了恢復齊桓公時期霸業的雄心,但是時間一長,這位好高騖遠的國君就熬不住了。他想通過豢養一批...

李耘樅 / 品味經典 / 晏嬰「義」殺三傑

齊景公呂杵臼在位58年(前547年—前490年),在中華上下五千年,都算得上一位壽星佬,太子都比他先死。其實,齊景公並不是齊靈公的嫡長子,之所以能夠在血色春秋成為齊國君主,還得益於他那個給臣下戴...

三桃殺二士東周列國志精彩之一計將安出

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了晏嬰(晏子)為相,齊景公也就有了恢復齊桓公時期的霸業的雄心,但是時間一長,這位好高騖遠的國君就熬不住了。他想通過豢養一批勇士的辦法來建立自己的武功。當時,齊景公豢養了三個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