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以為參加過幾次讀書訓練營,就可以快速的讀完一本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面對未來,我們可能會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今天做的事,機器能做嗎?

我今天做的事,會被外包嗎?

我今天做的事,明天會做得更好嗎?

讀書之前,你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它可以解決你什麼問題?

你通過什麼渠道知道的這本書,這個渠道的靠譜程度如何?

你是怎麼想這個問題啊?或者說大多數人是如何認知這個問題?

讀書之後,解決了你的幾個問題:

通過這本書你學到了什麼?

哪些知識是你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這本書對你的幫助是?

那些以讀書為名義的社群賣的是什麼

每天五分鐘,每周一本書,弗蘭克帶你一年讀52本書!

寫作能力,主題閱讀訓練營,21天4-6本書,一起來讀!

如果是在賣知識的話,你覺得所有這些老師能講得過某一個專題的十本書嗎?

比如講理財的十本書籍:

小狗錢錢

富爸爸投資指南

通向財務自由之路

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

30年,拿什麼養活自己系列1

30年,拿什麼養活自己系列2

30年,拿什麼養活自己系列3

工作前5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

解讀基金——我的投資觀與實踐

鄰家的百萬富翁——美國百萬富翁的驚人秘密

任何一個人每天五分鐘或者 21 天能包含這些書籍的知識量嗎?

絕對不可能,知識付費到底在賣什麼?

他們賣的是焦慮,賣的是問題,賣的是希望。

每個人都有焦慮,每個都有問題,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以這些老師在給你賣希望——他們幫你發現你可能遇到的問題的希望;他們幫你解決你可能遇到問題的希望。

別列書單,列問題單

我們經常喜歡羅列書單、閱讀清單、收藏清單,這些清單最大的問題是,始終沒有動力去讀,讀了也沒有實踐的動力。

一個問題清單也許更加有趣和有力,問題即機會,機會即希望。

我的問題清單

如何確定一萬小時刻意學習的目標,需要給出具體的理由

gitbook for mac 學會如何使用,並且寫一本書

如何才能深度睡眠

如何查詢的網站排名,拓展【如何善於利用第三方數據平台求證】

學習搜索技巧 ,提高自己的「搜商」

……

這個問題清單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

你可以一股腦兒地把自己所有的問題都列上去,然後用兩個指標來給自己分類:相關性和好奇心。

相關性往往是你回答了以後立刻有重大收益的內容,好奇心是你最有動力學習的未來方向。

如果事態緊急,你可以從相關性開始解決問題。

平常學習中,你可以從總分最高的那些問題開始。

當然,這個問題清單不會變短,因為隨著一個個問題被解決,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多,但是你能感覺到自己的問題逐漸在聚焦,你也會變得越來越智慧。

構建自己解決問題的系統

前面列了問題清單,之後需要定位具體問題(不能再細分)。

隨後去谷歌搜索找到專業的書籍、論文、這方面的牛人,然後讀書、與人討論寫文章輸出。

過一段時間再次閱讀當時的讀書筆記,反思前段時間實踐的如何,問題有沒有解決。

比如我用多看閱讀 App 來解決,如何快速的讀完一本書。

第一步:找書——閱讀——做讀書筆記

第二步:導出讀書筆記到印象筆記 App

第三步:複製一份新的筆記,並且把賦值的筆記在印象筆記 App 中選中之後選擇【格式】-【設為純文本】

第四步:複製粘貼到 typora(支持 Markdown 的一個軟體),刪除閱讀時間,標記自己的注【註:】,使用搜索功能用直角「」引號進行替換

第五步:把多看閱讀中標記為標籤的圖片,通過分享到微信的文件傳輸助手,重命名圖片,在印象筆記放入對應的筆記位置

第六步:結合印象筆記中的原始筆記,對 typora 中的筆記進行二次加工,隨後保存到印象筆記的讀書筆記分類中,在二次加工的過程中可以提煉出文章的大綱和想要分享的關鍵詞

第七步:把書中需要行動和實踐的內容,整理出來,形成清單,進行實踐反思。

第八步:看其他人的讀書筆記或書評,然後寫自己的讀書筆記或者書評做好知識的整合

在閱讀的時候,可以在多看閱讀中設置一個主題書單的文件夾,裡面放30本或100本書。

主題書單讓你從多個角度看看待同一個問題。

比如嚴伯鈞老師的二元學習法

具體來說,就是找到兩位這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而且是針鋒相對的代表人物。

而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書打開第一頁,然後往下讀,因為只有一個人的一個觀點在影響你。

古典在《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中提到事情有兩種改變的形式:一種是不影響原有模式的改變,叫作「第一序改變」,也就是「狀態改變」;另一種是模式的改變,叫作「第二序改變」,其實也就是「模式改變」。

第一序改變:系統內改變,改變狀態,改變體驗。

第二序改變:對於系統的改變,改變模式,改變結果。

第二序改變,就是破局的關鍵。

所謂的躍遷,就是一次次讓自己做第二序改變,一次次地破局。

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識別所在的系統。

比如你了解你所在公司的業務和財務概況嗎?試著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你公司每年的營業額,盈利率多少?

你公司的戰略是什麼?比如求穩還是求增長,求高盈利率還是求高現金流?

你公司有哪些業務板塊?和你有關的板塊下有哪些產品?

這些產品在市場上排老幾?誰是主要競爭者?

你公司最近有什麼大動作?比如併購了誰,賣掉了誰,進軍了什麼新領域?

公司最高管理層有誰,各負責什麼,大致經歷如何?

可能你會問作為一個普通員工我為啥要了解這些,那些當年在阿里巴巴沒有上市之前辭職的人也許就是沒有問自己這些問題。

所以錯過了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上市的阿里巴巴前1000名員工,都是身家上億元。

在今天,如果你只見事物,不見系統;只看到第一序改變,看不到第二序改變;只看到樹木,看不到森林;只看到事物,看不到事物背後的系統,你也就是個現代社會的三季人,永遠看不到第四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怎樣讀書更加高效?

怎麼樣讀書更高效?信息爆炸的時代,越來越難沉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了,對於想認真讀完一本書的同學來說,或許這篇文章能帶來一絲啟發。首先得界定自己對高效的定義,如果只是追求閱讀數量,那未必是一件高效...

碎片化時代的正確讀書「姿勢」

文/漂泊小魚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我們每天被大量的信息包圍,總是害怕失去重要的信息,仿佛一會不刷微信就已經脫離了圈子和組織,一會不刷微博就不知道當下在流行什麼話題。同時,不停地刷刷刷之後,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