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將、邠國公王彥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北宋大將、邠國公一王彥超
王彥超(914—986),字德升,大名臨清(今河北臨西)人,為五代及北宋初年的著名將領。
屢建戰功,聲名顯赫。
官至右金吾衛上將軍,封邠國公。
宋初率子孫遷居義烏鳳林鄉(今義烏市毛店鎮尚陽一帶)。
北宋臨清(今臨西)名將王彥超
人物簡介
王彥超少時從軍,隸後唐魏王李繼岌麾下,隨繼岌攻蜀,李嗣源兵變,繼岌被殺於渭南(今屬陝西),彥超入鳳翔重雲山,投暉道人為徒。
後晉時,官至殿前散指揮都虞侯、蒙州(今廣西蒙山南)刺史。
後漢時,為岳州(今湖南嶽陽)防禦使兼護聖左廂都校,又出為復州(今湖北天門西北)防禦使。
後周建立,為武寧軍節度使,北漢主劉崇來犯,彥超與樞密使王峻率軍戰於晉州(今山西臨汾),以騎兵進擊,獲全勝,授建雄軍節度使,追擊劉崇,直抵霍邑(今山西霍縣),改河陽三城節度使,移鎮河中(今山西永濟西)。
顯德元年(954),加同平章事,劉崇南犯,彥超領兵擊退之,並攻占汾州(今山西汾陽)、石州(今山西離石),改忠武軍節度使,加官侍中。
周世宗征淮南,彥超敗淮南軍2000於壽州(今安徽壽縣)城下。
還軍,改京兆(今陝西西安)尹、永興軍節度使。
顯德六年(959)夏,移鎮鳳翔(今屬陝西),周恭帝即位,加檢校太師、西北緣邊副都部署。
北宋建立後,加中書令,還朝。
太祖與彥超同仕於後漢,彥超官復州,太祖往投,彥超不納。
建隆二年(961)三月,太祖自明德門至作坊宴射,「酒酣,謂彥超曰:『卿曩在復州,朕往依卿,卿何不納我?』彥超降階頓首曰:『當時臣一刺史耳!勺水豈能容神龍乎!使臣納陛下,陛下安有今日?』上大笑而罷。
」不久,復為永興軍節度使。
乾德二年(964)復鎮鳳翔。
三年(965)父卒。
開寶元年(969)守制期滿復官。
二年(970)十月,彥超改為右金吾衛上將軍判街杖事。
太宗時封邠國公。
北魏——金 臨西縣臨清古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官宦子弟
王彥超父王重霸,字定大,唐末跟隨黃巢起義,後又歸附於唐,授通奉大夫。
907年,唐亡,朱溫在汴州(今開封)稱帝,改朝換代為梁,史稱後梁。
基時,王重霸官居太子少傅,加尚書,後以光祿卿致仕。
後梁乾化四年(914),王彥超出生於大名府臨清。
因從小受到家庭的影響,自幼就胸懷大志,器度不凡,制行卓越,時以匡濟天下為已任。
後梁龍德三年(923)四月二十五日,晉王李存勖(xu)在魏州稱帝,國號大唐,史稱後唐,建元同光,是為後唐莊宗。
同年十月九日,後梁亡。
同光三年(925),莊宗派基第三子魏王李繼岌為都統,興旺同自洛陽出發,西征蜀國。
時王彥超年僅12歲,就隨軍征戰了。
李繼岌只用了75天時間就平定了蜀國。
第二年班師回朝至浹西渭南時,不料部將李嗣源謀反,莊宗被流矢所中而身亡。
李嗣源即位,改元天成,史稱後唐明宗。
此時李繼岌成了無國可投的流亡者。
他的親信皆置主帥於不顧而四散逃命去了,唯王彥超始終緊跟不離,直至李繼岌遇害。
面對殘酷的現實,少年王彥超看破紅塵,萌生了出家之念,遂到陝西鳳翔縣重雲山拜暉道人為師,出家修行。
暉道人覺得王超並非凡夫俗子,就對王彥超說:「你是富貴之人,怎麼能屈居於此呢?」於是贈送銀兩衣帛勸王彥超還俗離山。
王彥超深感暉道人的真心善意,不久即還俗,流落到當時相對安定的吳越(今浙江省一帶),投靠在吳越王錢鏐麾下為官。
北魏——金 臨清古縣衙遺址
戎馬生涯
吳越的創立者錢鏐,唐末為杭州(今杭州)刺史董昌的部將,乾寧二年(895)二月,董昌以威海軍節度使據越州(今紹興)稱帝,國號羅平。
六月,唐以錢鏐為彭城郡王、浙東招討使討伐董昌。
次年五月,董昌兵敗被俘後自殺,錢謬遂據有兩浙。
天復二年(902)進封越王,天佑元年(904)改封吳王。
後梁建立後,錢鏐稱臣,受後梁封為吳越國王,正式建國,以杭州為首府。
後唐長興三年(932),錢鏐死,子錢元瓘嗣位,遵遺命去國儀,自列為後唐藩鎮,被後唐任為節度使,封吳越王。
後晉天福二年(937)受封為吳越國王。
此後新王嗣位,照例名義上自降為節度使列為藩鎮,隨即受封為吳越國王。
後晉高祖石敬瑭見王彥超為人正直忠貞,在出兵討伐陝西時,召至帳下,委以軍機大權。
天福初,王彥超官遷奉德軍校,轉殿前散指揮都虞侯,領蒙州刺史,再轉岳州防禦使兼護聖左廂都校。
後漢中,被封為復州(今湖北仙桃市)防禦使。
後周時期,是王彥超大顯身手,建立豐功偉績的輝煌時期,他隨太祖郭威南征北戰,為後周的建立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廣順元年(951)正月,玉彥超率兵攻克徐州,為武寧(徐州)軍節度使。
八月,移晉州節度使。
拒北漢入侵,授為晉絳行營馬軍都虞侯。
廣順二年(952)十月,改任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節度使。
廣順三年(953)閏正月,加檢校太尉。
四月,由河陽三城移鎮河中(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改河中節度使。
顯德元年(954),後周太祖郭威駕崩,柴榮即位,史稱世宗。
同年正月,王彥超加同平章事。
北漢主劉崇認為後周太祖新死,是攻滅後周的最好時機,就請援兵於遼,遼漢聯軍南下進逼潞州(今山西長治),後周世宗柴榮親征,河中節度使王彥超從晉州起兵響應擊敵東面。
柴榮令王彥超會同保義軍節度使韓通引兵人陰地關,與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合軍西進首攻汾州城。
王彥超與符彥卿二軍合攻銳不可當,北漢守軍皆已懼怕,無心戀戰,眼看城池攻破在即。
然而王彥超卻下令停攻,部將不解都來諫阻,認為勝利在望,豈可停止不攻。
王彥超道:「大兵壓境,孤立無援,加上我軍士卒精銳,以一擋十,破城只是朝夕之間的事。
遣軍強攻,死傷必多。
何必不少待一二日,令他歸降為好?」眾人聽後,心悅誠服。
乃收兵人營,只遣部吏入城投書,諭令速降。
果然北漢汾州防禦使董希顏從命,開城相迎,成為古代軍事史上以謀取勝的一段佳話。
四月,王彥超收復石州(今山西離石),擒獲北漢刺史安彥進,斬其於太原城下。
七月,王彥超改忠武軍節度使。
移鎮許州(今河南許昌),加兼侍中。
遺址上的倉上古槐
顯德二年(955)三月,王彥超累官行營馬步左廂都排陣使,他築壘於李晏口,屯兵戍守,擊退了契丹的入侵,保住了一方安寧。
同年十一月,王彥超升為前軍行營副部署。
後周世宗派李彀、王彥超率軍進攻南唐。
十二月,王彥超破南唐援軍於壽州(今安徽壽縣)城下。
次年王彥超改任永興軍(今陝西西安)節度使。
顯德六年(959)六月,原鳳翔節度使李暉卒,王彥超改任鳳翔(今陝西風翔縣)節度使。
顯德七年(960),恭帝接位,加王彥超檢校太師,西面緣邊副部署。
王彥超自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首任鳳翔節度使,至宋開寶二年(969)離任入京,在鳳翔為官整整十年。
風翔在唐時就有西京之稱,是軍事要地。
王彥超在鳳翔任職期間,不僅防党項、西夏入侵,保衛了西北方的安寧,也為百姓辦了許多有益的事情。
據《中國通史簡編》載,王彥超曾率軍興修水利,造福於民。
同時,於宋初任節度使期間,王彥超在鳳翔城內建了一座真興寺,寺閣宏偉壯觀,高30丈。
現在這座寺已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並進行了重修,使古老的真興寺重展昔日雄風。
始建於唐 臨西縣凈域古寺
謙謙君子
960年春,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奪得天下。
王彥超仍留任鳳翔,任節度使並加中書令。
為維持其趙氏政權,避免重蹈五代滅亡之覆轍,趙匡胤接受了樞密使趙普的建議,採取勸諭和脅逼併用手段,迫使武將們主動交出兵權。
開寶二年(969),宋太祖召鳳翔節度使王彥超、安遠軍節度使武行德,護國軍節度使郭從義、定國軍節度使白重贊、保大軍節度使楊廷璋等同時入朝,在皇宮後苑設宴。
席間宋太祖舉著酒杯對赴宴的各位節度使說:「卿等均國家舊臣,隨朕鞍前馬後,南征北戰,戎馬倥傯,至今尚無休養安樂的時候,這實非膚禮待賢臣的本意。
」王彥超馬上聽出了趙匡胤的弦外之音,領會了皇上的意圖,即離席跪奏道:「臣素來功微,承蒙恩寵。
現年事已高,望能恩准我告老還鄉。
」宋太祖也馬上離席親自扶起且嘉慰道:「卿可謂謙謙君子矣。
」然而武行德等人卻不明白皇上的用意,歷陳平昔戰功及履歷艱辛。
宋太祖聽了冷笑道:「這是以前的事,不值得再提了。
」次日,宋太祖下詔,撤消了主要將領的職務,接著又收回了武行德等人的兵權,使節度使這個從八世紀中葉以來炙手可熱的官職終於退出了政治舞台。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
惟王彥超主動交出兵權乞歸田園之舉,深為宋太祖的賞識,反而留鎮如故。
不久,王彥超奉命入朝授右金吾衛上將軍。
太平興國六年(981),封頒國公。
北魏——金 臨清古城北城牆遺址
不納太祖
王彥超與宋太祖趙匡胤之間還曾流傳有一段軼事。
在五代後漢時,趙匡胤還是一個無業游民。
為了闖天下,趙匡胤來到復州(今湖北省沔陽縣西北),想投靠時任復州防禦使的王彥超。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與王彥超是同僚好友,並同任過岳州(今湖北孝感縣)防禦使。
因此趙匡胤想通過這層關係,得到王彥超的重用和提拔。
然而王彥超卻沒有收留他,只是給了十貫錢,打發趙匡胤走了。
趙匡胤離開復州到了隨州(今湖北隨縣),投靠隨州刺使董京本,董收留了趙。
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後。
始終念念不忘這段不盡人意的往事。
一次,宋太祖與王彥超設宴圍獵,在酒酣時道:「聯昔日來復州投卿,卿因何不納?」王彥超聽了立即降階頓首道:「淺水豈能藏神龍耶,當日陛下不留滯於小郡實乃天意也!」宋太祖聽完哈哈大笑,也就不再追究過去之事了。
王彥超在軍事上是一個統帥,在政治上則垂戒後裔,勉為善事以自庇。
平時為人溫謹,他對所鎮之地均竭力安撫百姓;對士兵也十分和藹可親,能「禮賢下士」,從不盛氣凌人;對待家人則很嚴格,平時要求子孫自己動手,儘量不僱傭人。
他雖入京做了右金吾衛上將軍,可謂位高權重。
但看到一大批昔日有功之臣削職為民,深感京城決非久留之地,早在致仕前他就謀劃著外遷之事。
一方面他自己向皇上一再奏請卸任,要求致仕;另一方面遣子出外尋找安身之地。
太平興國八年(983),王彥超以右金吾衛上將軍祿加太子太師致仕,即舉家南下經吳越會稽到義烏定居。
雍熙三年(986),王彥超與世長逝,享年73歲。
贈尚書令。
始建於唐 潭腿祖庭 臨西縣龍潭古寺
後人紀念
為紀念王彥超,1990年10月,經義烏市有關部門批准,在塔山鄉石壁將軍殿為王彥超塑像紀念,並勒刻碑文,供後人世代瞻仰。
浙江省塘金華市市金東區澧浦鎮蒲塘村,大部分村民姓王。
先祖王彥超是五代末的名將,一直為王氏後人頌揚。
《蒲塘鳳林王氏宗譜》記載,王彥超率子孫遷居義烏,後世為避水患遷居金華栗山之陽(即蒲塘),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村裡的王氏宗祠,始建於明嘉靖丁亥年(1527年),從明至今歷時近500年。
1949年,這裡被收作國家糧庫,經過半世紀後歸還。
2005年,蒲塘30餘名村民多方籌措資金,村民捐款捐物,投入50多萬元修繕,在2008年完成了修繕。
浙江金華蒲塘王氏宗祠 建於明代 王彥超(今臨西人)後人
一脈相承,能文能武
蒲塘村的諸多古建築中,文昌閣獨具特色。
顧名思義,文昌閣是激勵崇文向學的文化場所,但在蒲塘文昌閣內,上供奉文昌帝君,下供奉武聖關公,門樓之內有「文昌武曲」牌匾,大門之陽有「文經武緯」祖訓。
文昌帝君與武聖關公同奉一閣,堪稱獨特。
這種文武雙全的格局,除了尊崇南遷始祖王彥超「有文有武」之御贊,還在倡導「文經武緯」的治村強民理念。
蒲塘村民家家練拳、世代相傳,至今依然習武成風,「五經拳」已列入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始建於唐 潭腿祖庭 臨西縣龍潭古寺
宋史《王彥超傳》
王彥超,大名臨清人。
性溫和恭謹,能禮下土。
少事後唐魏王繼岌,從繼岌討蜀,還至渭南。
會明宗即位,繼岌遇害,左右遁去,彥超乃依鳳翔重雲山僧舍暉道人為徒。
暉善觀人,謂彥超曰:「子,富貴人也,安能久居此?」給資帛遣之。
時晉祖帥陝,乃召至帳下,委以心腹。
及移鎮太原,將引兵南下,遣從事桑維翰求援契丹,以彥超從行。
天福初,累遷奉德軍校,再轉殿前散指揮都虞候、領蒙州刺史。
漢初,領岳州防禦使兼護聖左廂都校,出為復州防禦使。
周祖平內難後,北征契丹,以彥超為行營馬步左廂都排陣使,從周祖入汴。
時自彭門迎湘陰公入纘位,會軍變,周祖革命,即命彥超權知徐州節度。
未行,湘陰公舊校鞏廷美據州叛,真拜彥超武寧軍節度,命討之。
彥超督戰艦破其水砦,乘勝拔之。
又與樞密使王峻拒劉崇於晉州,彥超以騎兵進,崇遁去,授建雄軍節度。
復以所部追賊至霍邑,賊步騎墮崖谷,死者甚眾。
彥超歸鎮所,俄改河陽三城節度,移鎮河中。
顯德初,加同平章事。
劉崇南寇,命彥超領兵取晉州路東向邀擊,從戰高平。
彥超自陰地關與符彥卿會兵圍汾州,諸將請急攻,彥超曰:「城已危矣,旦暮將降,我士卒精銳,儻驅以先登,必死傷者眾,少待之。
」翌日,州將董希顏果降。
遂引兵趣石州,彥超親鼓士乘城,躬冒矢石,數日下之,擒其守將安彥進,獻行在。
師還,改忠武軍節度,加兼侍中。
詔率所部浚胡蘆河,城李晏口。
工未畢,遼人萬餘騎來侵,彥超擊敗之,殺傷甚眾。
臨西縣龍潭古寺
宰相李谷征淮南,以彥超為前軍行營副部署,敗淮南軍二千於壽州城下。
吳兵水陸來援,谷退保正陽,吳人躡其後。
會李重進兵至,合勢急擊,大敗吳人三萬餘眾,追北二十餘里。
還,改京兆尹、永興軍節度。
六年夏,移鎮鳳翔。
恭帝嗣位,加檢校太師、西面緣邊副都部署。
宋初,加兼中書令,代還。
太祖與彥超有舊,因幸作坊,召從臣宴射,酒酣,謂彥超曰:「卿昔在復州,朕往依卿,何不納我?」彥超降階頓首曰:「勺水豈能止神龍耶!當日陛下不留滯於小郡者,蓋天使然爾。
」帝大笑。
彥超翌日奉表待罪,帝遣中使慰諭,令赴朝謁。
未幾,復以為永興軍節度。
又以其父光祿卿致仕重霸為太子少傅致仕。
乾德二年,復鎮鳳翔。
三年,丁外艱,起復。
開寶二年,為右金吾衛上將軍判街仗事。
太平興國六年,封邠國公。
七年,彥超語人曰:「人臣七十致仕,古之制也。
我年六十九,當自知止。
」明年,表求致仕,加太子太師,給金吾上將軍祿。
彥超既得請,盡斥去仆妾之冗食者,居處服用,咸遵儉約。
雍熙三年,卒,年七十三。
贈尚書令。
開寶初,彥超自鳳翔來朝,與武行德、郭從義、白重贊、楊廷璋俱侍曲宴。
太祖從容謂曰:「卿等皆國家舊臣,久臨劇鎮,王事鞅掌,非朕所以優賢之意。
」彥超知旨,即前奏曰:「臣無勳勞,久冒榮寵,今已衰朽,願乞骸骨歸丘園,臣之願也。
」行德等竟自陳夙昔戰功及履歷艱苦,帝曰:「此異代事,何足論?」翌日,皆罷行德等節鎮。
時議以此許彥超。
初,彥超將致政,每戒諸子曰:「吾累為統帥,殺人多矣,身死得免為幸,必無陰德以及後,汝曹勉為善事以自庇。
」及卒,諸子果無達者。
宣化門內有大第,園林甚盛,不十餘年,其家已鬻之矣。
孫克從,咸平元年進士及第,亦止於州縣。
關注推薦「臨西縣歷史文社」
給你的朋友們認識吧
歷史是神秘的,是斷層的,是令人嚮往的,對於年輕人來說,我們渴望了解這塊土地的曾經,但又不耐其中的枯燥乏味,在這裡,讓我們用年輕人的方式,結合臨清,臨西等縣市的傳統文化,用最年輕的態度,為您還原一個臨清州,了解臨西縣(古臨清)人文歷史,從這裡開始!今日頭條號「臨西縣歷史文社」、搜狐號「臨西縣歷史文社」、QQ看點平台「臨西縣歷史文社」、百家號「臨西縣歷史文社」等將同步進行推送!
「臨西縣歷史文社」是歸屬於臨西縣文廣新體局的附屬文化帳號,專門致力於臨西縣乃至周邊地區的「古臨清」歷史文化推送,為臨西縣的運河文化事業、古臨清的歷史底蘊介紹貢獻一份力量。
屆時歡迎社會各界投稿。
郵箱:[email protected];
「少林俗家弟子」趙匡胤是靠不斷地暗殺爬上皇位的
趙匡胤青年時代,英雄逢時,作為少林俗家弟子,一出山正趕上五代最後一位英明帝君周世宗,有幸跟從這位"偉大領袖"東征西殺,得顯威名。其成名一戰,當屬周世宗登基後御駕親征北漢劉崇的巴公原之役。當時,...
北宋開國功臣趙普生平簡介 趙普是怎麼死的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徙居洛陽,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 早年曾被劉詞闢為從事,後擔任趙匡胤(宋太祖)的掌書記。顯德七年(960年),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
身兼後周北宋兩朝宰相范質生平 范質替趙匡胤寫禪讓詔書了麼
公元964年秋季的一天,汴京城上空陰雲密布,坐落在城中一角的魯國公府內更是籠罩在一片沉悶和慘澹的氣氛中。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臨魯國公府,他詔見了國公夫人並詢問府中近況,夫人奏報說家中迎送供奉的盛...
他不辭職,趙匡胤當不了皇帝?宋太祖見了也要客氣的叫聲駙馬爺!
話說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在行軍路上,審閱各地所上文書,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感到這件事十分奇怪。當時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柴榮臥病回京,命趙匡胤任...
趙匡胤問道「當年我曾投靠於你,為何你不收留我」,他這麼回答
宋太祖趙匡胤出身於一個武官家庭,祖父曾當過營、涿等州的刺史,父親也曾為後唐禁軍將領。所以趙匡胤從小就習得一身好武藝,在五代十國那個動盪年代,武功是人們建功立業的最好途徑。
宋太祖:偉大的亂世終結者
中華民族歷盡磨難,但中華文明具有一種強大的修復能力,無論受到何等程度的打擊,她總能浴火重生。宋王朝便是在五代亂世基礎上恢復重建並大放異彩的。五代又稱為「五代十國」,是「牆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短...
他僅僅用了十餘年,就完成了從「流浪漢」到九五之尊的逆襲
公元927年農曆二月十六日,趙匡胤出生在當時後唐都城洛陽的一座叫做「夾馬營」的軍營里。據傳說趙匡胤出生時「紅光滿室,異香經宿不散。」就因為那種奇異的香味很長時間都沒有散去,所以那座夾馬營,被人們...
雖說你當年拒絕了我,可如今我沒說你高攀不起,因為我不是你
五代時期天下動盪不已,生逢亂世的趙匡胤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眼看著這世道紛爭迭起,皇帝輪流做,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沒幾年。趙匡胤慢慢認識到,藩鎮出身的各路諸侯紛爭的背後靠的是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
他是在陳橋兵變中被殺的唯一後周將領,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
韓通這個名字在歷史上比較陌生,他生年不祥,死的年份倒是清楚的很,死於五代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被宋太祖趙匡胤的部將王彥升殺死。成為唯一一個在在陳橋兵變中喪生的高級將領,對於後周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