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臨死前給曹丕留下一句話,如果曹丕聽進去了,天下就姓曹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曹操作為漢末最大的諸侯,其人才華橫溢,文能吟詩作對,武能馳騁沙場。

其雖然在歷史上的名聲不是很好,素有「奸雄」或者「漢賊」之名,但仍舊不是一代豪傑人物,更是一個傑出的戰略軍師家。

曹操一代梟雄,最終奠定曹魏基礎,可惜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

而曹操早就有預言,希望子孫後代銘記,如果曹丕聽了,天下或許仍舊姓曹。

那麼這個人是誰?不是別人,正是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出身於書香世家——其高祖父司馬均曾任漢朝的征西將軍;其曾祖父司馬量曾任豫州太守;其祖父司馬儁 [jùn]曾任穎川太守;其父司馬防是京兆尹;他兄弟八人,並稱「司馬八達」,他自己更是歷任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主公,位極人臣。

而且他的四任主公,都曾非常欣賞他,看起來,他的一生簡直一帆風順,其狼子野心掩藏的非常好。

其實不然,曹操早就看透了他的本質,並曾提醒過曹丕。

據《晉書·宣帝》記載,因為司馬懿的狼顧之相,所以曹操對他非常忌憚,曾對曹丕道:「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只可惜曹丕並沒有將曹操的話放在心上,他不但對司馬懿委以重任,還將其任命為了託孤大臣。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曹家四位主公對他的態度。

一、曹操逼迫他出仕

司馬懿少有才名,年僅二十歲,便得到了許多名士的讚揚,於是時任司空的曹操,徵召他為官。

最初的時候,他並不想為曹操效命,於是稱病拒絕赴任。

但是曹操並沒有這麼好糊弄,威脅他前來上任。

他秉承著即來之,則安之的原則,為曹操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議,例如拿下漢中時,他曾勸曹操進取益州;襄樊之戰失利時,他勸阻曹操遷都,並提出了聯吳抗蜀之計,等等。

其才能一直深受曹操認可,甚至曹操的喪葬諸事,都是他負責管理的。

二、曹丕託孤於他

曹操去世之後,曹丕上位,曾助曹丕奪嫡的他,更加位高權重,公元221年和225年,曹丕兩度伐吳,他都負責留守許昌,而且曹丕曾親言:「吾深以後事為念,故以委卿。

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

使吾無西顧之憂,不亦可乎!」意思是說,曹丕之所以將司馬懿留在許昌,是因為比起前線,他更注重後方。

正如西漢時期,曹參雖有戰功,卻不如蕭何重要一樣。

司馬懿留守許昌,他則東征無憂。

由此可見,曹丕對司馬懿的重視。

後來曹丕早逝,選定了四位託孤大臣,司馬懿就是其中之一。

三、曹叡亦託孤於他

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司馬懿不但位高權重,還立下了不少戰功。

例如公元227年,他克日擒孟達;公元231年和公元234年,兩度抵禦諸葛亮北伐;公元238年,平定遼東,等等。

憑著原本的官職,以及後來的戰功,他擔任過大將軍、太尉等職。

到了曹叡臨終的時候,他原本是去關中赴任的途中,卻被火速召回。

《三國志·明帝紀》記載:「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

吾得見君,無所恨。

」意思是說,曹叡病重,要把後事託付給司馬懿,讓他與曹爽一起輔佐曹芳,並明言,臨終之前,得見他一面,便沒有遺憾了。

由此可見,曹叡對司馬懿的任務,更甚於曹操和曹丕。

四、曹芳親自到其府邸問事

曹芳剛剛登基之時,他受到了曹爽的排擠,幾乎沒有了實權,但是他並沒有把不滿表現出來,而是韜光養晦,一直默默的等待機會。

幾年之後,他突然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把持朝政。

當時他的權勢高到了,曹芳有事詢問的時候,需要出宮,親自去他的府上。

憑藉著多年積攢下的權勢和資歷,司馬懿最終位極人臣,他去世之後,其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相繼把持朝政,其孫司馬炎則以晉代魏,建立了屬於司馬氏的政權。

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正是因為曹丕忽視了曹操的勸誡,這才導致曹魏皇室,一步一步被司馬氏架空,並最終走向滅亡。

如果曹丕聽從了曹操的警示,對司馬懿加以防範,並將曹操的話傳給曹叡,甚至直接除掉司馬懿,曹魏可能便不會被西晉取代了吧?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晉書》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氏是怎樣奪取了曹魏政權的?

人們愛用俗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一個人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說起司馬昭,就要提到他的父親司馬懿。從司馬懿開始,司馬氏的勢力在曹魏政權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司馬氏是怎樣奪取了曹魏政權的? 司馬氏的...

曹芳為何被廢?三國時唯一因失德被廢黜的皇帝

三國時期,烽火不斷,政治動盪,能人頻出,權臣跋扈,國與國之間攻伐不斷,君臣之間的鬥爭也異常激烈。在皇帝——權力——權臣的高端對決中,權力為中心,指針偏向誰,誰就掌握實權,誰就可以對對方生殺予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