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周國平:用戀愛的心情去讀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學期間的讀書實際分兩個部分,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

課內閱讀側重智力教育,不僅僅是獲取課本上的一些知識,主要的目標還是要讓學生具備優秀的智力素質。

課外閱讀和功課沒有直接關係,主要是側重心靈的教育,但是他最後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成為有夢的人,有理想的人,有精神生活的人。

所以,下面要從兩方面說一下閱讀,首先談一下課內讀書,然後談一下課外讀書。

課內閱讀

課內的閱讀和學習,要有好的智力水平,要培育好的智力水平。

我特彆強調一點,就是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想從今年的一個新聞說起,大家知道有一個PISA考試,這是國際經合組織開發的一個學生能力測試。

這個測試3年一次,2015年舉辦了最近一次,不久前出結果,這一次是新加坡第一,而我們中國沒有獲得很高的名次。

3年前那一次,上海獲得第一。

這個測試有三個項目:數學、科學和閱讀。

三個項目,2012年上海的學生獲得了每一個單項第一,還有總分的第一,成績非常的好。

當時有50萬學生參加這次考試,他們來自四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而來自上海的學生出類拔萃。

當時,英國的排名是第26,美國排名是第36,英國受了很大的刺激,他們的教育部在上海簽訂了一項預協定進行合作,派老師和校長到上海去。

同時,讓上海派教師到英國去進行示範教學。

這樣持續了兩年以後,今年他們做出了一個決定,要在英格蘭二分之一的小學裡面,在他們的數學課堂引進上海模式。

包括教材,培訓老師,還為此撥了4000萬英鎊,下了很大的力氣。

這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議論,很多人說,這說明中國的基礎教育非常的棒,是全球最優秀的。

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

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基礎教育,中學生考試非常的強勢,但是,到了大學,到了研究機構,中國學生的研究能力就很弱勢。

拿數學來說,中國在PISA考試的數學項目上,我們很會考試。

但是,數學研究能力第一是英國的劍橋。

然後,牛津是第四,中國最靠前的是北京大學,第30。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國基礎教育在考試上面表現這樣的好?但是,到了大學,到了研究機構,研究能力都沒有了?中間發生了斷裂,發生這個斷裂的原因在哪裡?這個特別值得反思,這個實際上說明我們的基礎教育是有毛病的。

我們對於基礎教育的內涵,理解太窄了,僅僅把它看成基礎知識的掌握。

基礎知識掌握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它有更加重要的一個內涵被我們忽略了。

我們的基礎教育,要培育好的智力素質,讓學生有很好的智力素質。

什麼樣的智力素質才是好的智力素質?智力品質高嗎?智力素質好嗎?

要培養智力素質,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對世界對事物對知識充滿興趣,有研究的衝動,有探索未知的衝動,這是智力品質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最基礎的東西。

如果沒有這個,就走不遠,也沒有動力。

但是,好奇心很容易被磨滅的。

我女兒在上小學以前會提很多的問題,她會問她媽媽,雲上面是什麼?媽媽說,雲上面就是星星,她又會問星星上面是什麼?問題很多,但上學後就很少提了。

所以,好奇心很容易被扼殺掉。

愛因斯坦說過,好奇心是神奇的嫩苗,這個嫩苗沒有被教育完全扼殺掉就是奇蹟。

各行各業有成就的人,一定都是好奇心倖存者,還保留著旺盛的好奇心,求知慾,還有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興趣領域方面,要有自己的頭腦思考,去追根究底。

兩者綜合起來,就是一種智力活動的習慣。

我覺得學校的教育在智力方面最重要就是培養智力的興趣和習慣。

英國哲學家說過:教育,就是當你課堂上面學的東西都忘記了,把為考試而準備的東西忘記了,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

如果什麼也沒有剩下就是白受了教育。

剩下的東西是什麼?就是一種融入你的血液智力活動的習慣。

通過受教育以後,你進行智力活動,嘗到了智力活動的快樂,從此養成智力習慣,從此不學習就難受,成了第二個本能,你就是被教育好了,這是最重要的。

學校是打基礎的地方,一個人是要一輩子學習的。

我自己有體會,我大量東西都是走出校門以後自己學的,不是在學校裡面學的。

我是北大畢業的,那些知識課程說實話很無聊,自己花一點時間就可以掌握。

大量時間都是在自學,自己看書。

所以,學校裡面最大收穫是什麼?那就是我成了一個死不悔改的人,一輩子要學習。

我覺得我們學校就是要培養這樣的人,有自己學習的興趣,他一輩子都會學習,學校就是給他打基礎。

培養自己學習的能力,我覺得這一點在中學時期很重要,很關鍵。

一個人將來如果開始從事研究,有沒有研究能力,有沒有創新的能力?其實這個取決與自己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學校的教育,要培養學生們智力活動的習慣,培養他們的興趣。

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尊重個性還有天賦的差異。

另外,要讓不同的個性和天賦發展,給他創造一個廣闊的空間

好的教育,就是讓他如何發現和成為更好的自己。

要抓到智力教育的根本,培育培養真正的素質,以及喜歡主動學習的習慣,給每一個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天賦,都創造足夠的空間。

做到這些,我相信一定會大量地湧現出優秀的人才。

中學的時候,孩子們的天性開始顯現了,這個時候天賦的可靠的特徵就是興趣,孩子們開始有自己的興趣。

學校應該為孩子們的發展,為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創造條件。

一個好的中學生,是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的,這個表現在一個方面,他可以用最少的時間來掌握主要的原理。

另外一個方面,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可以來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還有用來閱讀書本。

這裡面有天賦的問題,但是,我們應該為所有的學生多創造條件,在他的基礎上,在這樣一個前提下,讓他可以自主學習,為他創造條件。

最重要就是做到兩點。

第一點,在課程設置上,要為多樣化的選擇提供空間,就是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根據自己的能力做不同的選擇。

你看一下歐洲和美國,他們的中學,他們一般的課程都是分成必修課和選修課。

選修課提供豐富的選擇,有很多選修課可以選擇。

必修課,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比較高程度的,比較高等級的,也可以選擇比較低的等級。

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己給自己來制訂課程的菜單,我上什麼課?我自己來選擇。

所以,走班制,這些課裡面數理化,有分等級的。

實際上大多數的人所學習的數理化以後是用不上的,基本上他花大量的時間,我覺得都是浪費掉的。

可以讓他少學一點,了解一些皮毛就可以了。

同時,可以讓對數理化真正有興趣的學生學的深入一點。

分等級是很有必要的,這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另外一點,就是保證學生有可以自己支配的自由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自學時間,可以讓他們自己鑽研自己喜歡的課程,還有進行課外閱讀。

課程把他們全部時間占滿了,他怎麼讀?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

在這一點上,我們中國的學校普遍是有問題的。

一方面課程是統一的,沒有選擇的自由。

另外,自由時間很少。

基本上從小學開始,全部的時間都是用來對付功課。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樣去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內閱讀裡面很重要的一塊兒就是語文,語文教學是閱讀很重要的一個形式,而且是很正規的形式。

但是,我覺得我們現在語文教學有一個問題,我們過於把語文學習看成是知識接受,第一能力培養。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什麼?語文學習最重要就是兩方面。

第一是母語能力。

讓孩子們熱愛母語,然後,可以真正地學會用母語來讀、思考和寫作。

母語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文化環境,一個人以後不管幹什麼,他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用母語讀、想、寫。

語文教學就是母語教學。

第二是人文教學,人文精神培育

無論學習,還是考試,都是找准這兩個方面。

就是讓他們提高母語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另外,可以理解人文內涵。

這兩方面很重要。

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也包括智力教育,但我想側重一下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更加側重於心靈教育,更加側重於讓你具有一個高品質的心靈。

讀書有三個目的,第一個實用目的,讀一些和職業有關的,和自己的專業有關的。

第二個就是為了消遣,休閒,打發一下時間。

第三種,真正的可以稱之為閱讀的讀書,閱讀過程本身就是在生活,是內心的生活,讀書是進入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一個途徑。

有一種閱讀叫做青春期的閱讀,其實就是從中學開始的,青春期的閱讀和談戀愛非常的像。

戀愛最重要特點就是什麼?第一個就是單純,另外一個就是刺激。

青春期的閱讀就是這樣兩個特點,單純,就是喜歡就是去讀。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但是真正找到喜歡讀的書就是到大學一年級的時候。

17歲那年我剛進入北京大學,發現世界上竟有這麼多漂亮的姑娘,當時感到快樂極了,幸福極了,我回想起上大學的日子,幸福感最強烈的時光就是那一段,非常美好。

我上大學時的年齡比較小,年級里大部分女同學都是比我大兩歲,他們眼中不會有我的,那個時候我也不懂談戀愛。

一旦哪一個女孩子看我一眼,我就會心跳半天,就通過寫詩讓心情平靜下來。

雖然上大學那會兒沒有女同學看上我,但我卻寫了100來首愛情詩,那是我詩歌創作的一個高潮時期,我保存了自己青春期的很多心跳。

我用戀愛的心情去看待一切,我就是在和整個世界談戀愛,和整個人生談戀愛。

青春期的這種熱情,很大部分我都投入在寫詩和讀書上。

那時候我是哲學系學生,我讀文學,尤其熱衷讀托爾斯泰,契訶夫等俄羅斯作家的作品。

晚上宿舍燈關掉後,我就拿著書到廁所里讀,到走廊里讀,我真是放不下書。

青春期那種痴迷,單純的閱讀,大學讀書的經歷讓我成為一輩子都愛讀書的人。

那麼,怎麼讀書?我做了一個總結,就是「三不」主義。

三不,實際上關係到為什麼要讀?讀什麼?怎麼讀?

第一個「不務正業,博覽群書」,是指為什麼要讀。

我從上學到工作,周圍人對我有一個評論,就是不務正業。

大學上哲學系,我看文學書。

我到了中科院研究所研究德國哲學,但是我還是做了很多別的事情,周圍的朋友都說我腳踩兩隻船,不務正業。

但是,作為人來說,對生命有意義的都是正業,為什麼要受自己的專業限制?一個人從事什麼專業可能偶然,但作為一個人來說,應該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應該享受人為之為所有的精神的快樂。

文史哲這些學科的區分都是社會的需要,但精神生活的內在層面都是不分的。

我在即將出版的一本書中,主要研究兩個人,嚴復和王國維。

這兩個人是最早把西方哲學引到中國來,王國維把德國哲學引進到中國,年輕的時候研究哲學,康德、尼采的思想他研究的非常的深。

後來,他又搞文學,而且研究中國的戲劇史、國學,同時他還是中國新史學的開山人。

閱讀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一個人陷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面,很可悲,沒有實現人的價值。

愛因斯坦說專家就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在一個狹窄的領域裡面訓練有素,可以做出準確的、敏捷的反應。

愛因斯坦並不是要否定專家,他的意思是說不可以僅是一位專家,如果僅僅是某一個領域的專家,人只實現了工具價值,卻沒有實現作為人的目的價值。

第二個,「不走彎路,直奔大師」。

這個是講讀什麼的問題。

我是主張讀經過了時間檢驗的書,經典名著。

為什麼?首先是因為現在可選擇的書太多了,一年出版的新書幾十萬本,怎麼選擇?有一個權威幫我們選了,這個權威就是時間,時間是最公正的。

我主張讀經典著作,還是因為這個是最劃的來。

一輩子可以讀的書是有限的,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讀二流三流的書?

什麼書是適合自己的?沒有定論,要自己去尋找,在讀書的過程當中,慢慢有了自己的感覺,了解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我經常遇到讓我給開書單的朋友,其實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書單,但是會有一個範圍,從好書裡面選擇。

黑格爾說過,如果喜歡哲學,一定要到原著的神殿去尋找那些人。

還有一位古希臘哲學家克里斯迪普說:有一些人很奇怪,雖然喜歡哲學,但是去讀二手三手的鑑賞型書,這個就像一個人愛上女主人,但是害怕麻煩就去向女僕求愛。

當代的作品,以後就成為經典著作。

我曾經說,我不讀活人的書,這個是有一點偏見。

當代的著作中好書我也讀一些。

我相信人和人之間是有靈魂層面上的親緣關係,這種親緣關係可以超越時空。

讀書的過程就是在尋找那些和你靈魂有親緣關係的人。

不管是什麼時代,什麼國家的作者,他們都會是靈魂的親人,閱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和靈魂的親人相遇的一個過程。

第三點,怎麼讀?不求甚解,為我所用。

我讀書的時候會在感興趣的地方進行圈點,以後再重新讀一遍,不懂的地方也不會花很多時間去想到底什麼意思,也許這些晦澀的地方連作者自己都沒有弄明白。

當然,也許重新讀的時候之前不懂得地方也就明白了。

所以讀書的時候不要很較真,不是每一句話都必須得弄清楚。

讀書的過程就是在理解偉大作品資源,需要慢慢積累,讀書的過程是受薰陶的過程,不一定是要在讀書後非要記住什麼內容。

讀書過程中,最快樂的感受是什麼?是你會欣喜發現,書中的故事和觀點自己也曾經歷過和思考過,作者把讀者的想法在書中非常清楚地表達出來了。

閱讀就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是把自己曾經有的東西喚醒的一個過程,就好像一個種子就開始生根發芽了,就開始開花結果了。

如果讀書就是單純的去接受一些知識是挺苦的。

我的很多作品都是這樣來的,在讀書的過程中開始不斷思考一些問題,慢慢地就是變得豐滿起來了。

當然內在必須有一個積累,這樣思想的種子才可以被喚醒。

經常有人問我,周老師從時候開始寫作?1986年我41歲,那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書。

但是我從5歲上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自發寫日記了。

那會經常去叔叔阿姨家串門,他們都會拿一點糕點給我吃,我就想,過幾天我就會忘記糕點的滋味,那豈不是白吃了?於是我就把每次吃糕點的感受寫在一個小本子上,記錄幾月幾號吃了什麼,那種感覺非常滿足。

我寫日記非常認真,尤其是在中學,我一天花時間最多的就是寫日記,會寫好幾頁,到大學我也都這樣堅持。

寫日記的時候,就好像是在跟一個超脫本身的自己,理性的自我、靈魂的自我進行交流。

回想起來,我就是通過寫日記擁有了很多對事物的寶貴思考。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財富就是經歷,在這些經歷當中的感受和思考,是別人無法代替的,應該珍惜它,應該留住它,留住經歷和思考的一個方式就是寫日記。

我覺得通過寫日記,我活的更認真了,在生活過程當中,我會仔細地去觀察什麼東西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就會更認真,更多去投入。

誰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就是你自己。

自己是不會背叛自己的,就是更理性的一個自我,更好的一個自我,就是讓他覺醒,讓他去感受,讓他去思考,這樣你就變得豐富和高貴。

我們還需要另外一個朋友,這些朋友就是好書,就是活在好書當中偉大的靈魂,經常和他們來往,可以讓你變得強大,變得更豐滿。

文章來源:新學校研究院

圖片來源:網絡

(歡迎關注中國教師公眾號 ID zgjszz)

《中國教師》雜誌社官方網站:www.zgjszz.cn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分享|讓閱讀成為悅讀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特教學校 趙淑萍 古人為防蟲蛀在書中放置香草,令書留下幽幽清香,「書香」一詞由此得來。書是心靈雞湯,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從遠古世紀至現代社會,從青銅器到竹簡再到紙張,書從未遠...

讓課外閱讀助推小學語文教學發展

自教育改革以來,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注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畢竟課外閱讀是小學生擴展知識面,開拓新視野的極佳途徑,同時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那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如何指導...

淺談整本書閱讀在小學教育中的必要性

胡宗英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誌,能初步鑑賞文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