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閱讀關鍵期,才能避免語文學習的先天不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甚至部分老師都存在著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總覺得學生看課外書是看「閒書」。

他們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聽寫、背誦、寫作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這種想法,其實還是應試教育衍生出的怪胎。

其實,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使其在快樂參與中養成閱讀習慣才更重要。

文字上有造詣的作家、學者總結自己成長經歷時,總少不了青少年時期博覽群書,即便是班級上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常常是對課外書刊情有獨鍾。

有專家研究證明: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

在這個方面,特級教師竇桂梅堪為典範:她所帶的一個班自小學一年級開始,至六年級畢業,學生積累了100多個寓言,200多條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詩辭,1000多條成語,因而她的學生文筆流暢,出口成章。

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

也就是說,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著的追求。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也說過,他學習語文,三分得益於課內,七分得益於課外。

的確如此,我們從各種課外書中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

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和各種名人對話。

不僅如此,多讀課外書還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可以這樣說,凡是作文寫得好的同學,都是喜歡課外閱讀的,因為我們可以從課外書中學到一些好詞佳句,可以學到一些寫作的方法,可以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

當然,讀課外書的好處還有好多,我想喜歡課外閱讀的同學都能深切地體會到。

那麼不同年齡的孩子適合讀哪些書?因為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不一樣,所以專家認為:低年級的兒童,讀的書可以以圖為主,字大一點,書簿一點。

因為孩子小,不會選書,所以家長要幫著孩子參謀著選書。

許多家長給孩子買了書,發現孩子不愛看,就以為孩子不喜歡看課外書,諸不知有時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長自己身上。

有可能是家長選的書不適合孩子看,二是選的書難度高於孩子的閱讀水平。

1、為孩子推薦書目時要注意

a、最好是圖文並茂的,圖多對開發孩子右腦有好處。

可以豐富孩子頭腦中的表像,對孩子今後創造力的發展有好處。

b、書儘量選簿一點的,最好是一本書里只有一兩個故事的,這樣孩子很快能讀完一本,內心就能產生一種成就感和愉悅感。

下次就還會想讀。

2、別錯過閱讀關鍵期

舉個例子,小羊剛出生後的幾天不在媽媽身邊,以後它就不再合群而總是亂跑。

如果小鳥出生後的頭幾周不在鳥群生活,它將永遠不能唱出動聽的"歌聲"。

3、創造讀書的條件並培養讀書的好習慣

選好時間,定好地點。

即使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的孩子,也要讓他養成每天一次坐到書桌前的習慣;即使沒有條件的,也要精心給孩子準備一張小書桌,準備一個小書櫃。

讓書籍伸手可及, 遇到一些困難,應該鼓勵孩子戰勝它們。

「你真不簡單,能看這麼厚的書!」 「爸爸像你這麼大時,可沒看過這麼多書!」 「 經常閱讀這麼難的內容,了不起!」「這麼讀下去,絕對很有出息!」這些暗示會被孩子記在心裡,行動上表現得正如父母所表揚的那樣。

經過腦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自然界的所有動物,包括人,在大腦發育的過程中,都有一個發育計劃時間表:在哪一個階段哪些技能先發育,哪些技能後發育。

如果家長抓住了這個大腦發育時間表,在孩子哪些大腦技能正在發育的高峰期,對孩子適時實施教育,則效果就要好的多。

反之,錯過了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再對孩子實施教育,效果就要差許多。

每一個人在其一生中,由於生理、心理、教育的發展,存在著一個最佳閱讀時期,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根據一個人的成長規律和中國教育升學考試製度,一個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觀、價值觀、知識基礎、閱讀興趣的大量閱讀,在10~14歲(即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二年級)不到五年的時間。

由於教育條件和個體條件的不同,這個時間有的人長一些,有的人短一些。

因為四年級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可以進行文字書籍的閱讀;而到了初二下學期,各學校又為了中考普遍增加了師生的學習時間、習題數量,沒有時間閱讀,到了大學階段,又面臨著繁重的課業、英語考級、教研、就業、實習打工壓力,也沒有時間集中閱讀。

因此,在10-14歲的時間裡,如果學生掌握了高效的閱讀方法,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等書籍,就為他今後的人生觀的確立、專業的選擇、人生目標的確定、學習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錯過了這一黃金閱讀期,那麼,今後中學、大學、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就會暴露出難以彌補的"先天不足",那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突擊補課,將很難奏效。

做為一個稱職的父母和合格的教師,把握住了"關鍵期",教孩子就會事半功倍,錯失了"關鍵期"去教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文摘來源於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