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八大投降名將:為何只有他遺臭萬年?其他都流芳百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遼,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

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

曾擔任先鋒,於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

曹操赤壁敗退,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鎮守合肥,成功擊退孫權十萬大軍,曾創造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的奇蹟,威震逍遙津,讓孫權聞風喪膽。

徐晃,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

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張郃,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

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

曹丕稱帝後,張郃奉命跟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之後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

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馬超,西涼軍馬騰的兒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招攬他,但都被馬超拒絕。

建安十六年,曹操治兵關中,馬超聯合關中諸侯韓遂等抵抗曹操,而後失敗依附漢中張魯。

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與劉備軍合圍成都,成為劉備麾下五虎上將之一。

魏延原本是長沙太守韓玄的部將,後來投降了劉備,並且受到劉備的重用,小說中被他寫成天生反骨之人,其實魏延並沒有造反,反而被劉備封為漢中太守,不過後來在蜀漢的爭權奪利中,魏延在與楊儀的爭鬥中失敗,被馬岱斬殺,並被滅三族。

姜維,原是曹魏的中郎將,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開始嶄露頭角,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蜀漢後期能夠拿得出手的將領,恐怕也就只有姜維了,可惜劉禪太懦弱,導致姜維空懷報國之願。

關羽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不過卻不忘初心,不肯在曹操麾下效力,後來又回到劉備身邊,儘管關羽也投降過,但絲毫不影響他在後世的英明,作為名垂青史的戰將,關羽如今仍被受人敬仰。

關羽率軍進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不敵,急忙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派大將于禁督七軍救援抵禦關羽軍隊的進攻。

八月恰逢陰雨連綿,漢水暴漲,于禁等七軍皆被大水淹沒。

于禁被迫向關羽投降,歸國後被羞辱至死,至今還被後人唾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那些跳槽將軍的經歷

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大動亂時期,戰爭不斷。自古以來亂世出英雄,因此這一時期名將輩出。由於漢末天下大亂,接連發生黃巾起義、董卓亂政、群雄割據、三足鼎立等事件,經常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台,最後經過...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十大名垂青史的降將

對於效命於疆場的武將來說,臨陣歸降,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對於看重名節的古人來說,投降更是關乎個人名節的大事,一個人一旦投過降,必定成為其個人一生也抹不掉的污點,為後世所不齒。  但投降有投降的講究...

三國投降的八大名將

張遼是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一,他原本是呂布麾下的將領,後來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張遼便投降了曹操,跟著曹操東征西戰,立下赫赫戰功,尤其是征服江東,創下「張遼止啼」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