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之道 | 曾國藩低調做人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們常說: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曾國藩的一生可以說是對這句話最完美的詮釋。
他承受了常人所不及的磨難,也獲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地位,正是因為有這樣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他才能從「天道」的意識層面領悟到低調處世的重要性。
咸豐九年九月十五日這一天,曾國藩躺在床上輾轉難眠。
自從他參悟黃老之道後,就一直在思考有關天道的問題,他曾經總結過天道有三惡,即:天道惡巧,天道惡盈,天道惡貳。
這三惡,說的都是為人處世的道理。
巧,是指投機取巧,一個人應該塌塌實實地去做好每一件事;盈,是滿的意思,曾國藩崇尚「花未全開月未圓」的狀態便是這個道理;貳,是猜忌、不忠誠、無恆心。
除了這三惡,曾國藩在這天的日記中又總結了一點,他認為天道三惡之外,還有一惡,那就是惡好露。
這裡所說的露,是指顯露。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高調。
曾國藩認為,過於高調是為天道所不容的,應該用「渾」來為人處世。
所謂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低調、內斂、謹慎等品質。
在咸豐四年,他曾告誡幾個弟弟,沒有實實在在的本事而享有大名聲的人遲早會惹出禍來;咸豐八年,他寫信告訴九弟曾國荃,說自己身上有兩個致命弱點,一個是驕傲,一個是多言,驕傲多言會給自己帶來禍患。
在曾國藩的家書中,這樣規勸的話還有很多,說明他一直是以低調內斂作為處世的原則。
那麼,他這樣低調的原因是什麼?在這篇日記中,給出了答案,即是對天道的敬畏。
對於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曾國藩而言,天道不是迷信,而是一種信仰。
咸豐八年,六弟曾國華在三河戰役中陣亡,曾國藩為此十分悲痛。
在給幾個弟弟的信中,他反省自己的過去,認為自己之前太過高調,亂發脾氣,沒有處理好家庭成員的關係,以至於被天道所懲罰。
在以後的歲月中,曾國藩時刻謹記,更加低調嚴謹,即便打了勝仗,他也不表露出喜悅之意。
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尊崇「天道」的緣故。
◑曾國藩日記影印版(咸豐九年九月十五日)
❖ 核心提要:思念天道三惡之外,又覺好露而不能渾,亦天之所惡也。
◆ 天道惡好露 ◆
唐浩明說,中國文化是一個內斂的文化:含蓄蘊藉,不事張揚。
同時也是一個圓融的文化:大度包容,不走極端。
在此基礎上,曾國藩提倡「渾」,將它列為君子八德之一。
什麼是渾?曾氏曾經認為兒子紀澤過於玲瓏剔透,這不好。
曾氏對晚清湖南布政使李榕說過:「是非瞭然於心而一毫不露。
」他在日記中還寫過「謙卑含容是貴相」等等。
我們從這些話語中,可以感悟到「渾」的含意:不要過於乖巧、機靈、精明,聰明才華不宜外露,喜怒哀樂不形於色等等。
我們今天時常說「做人要低調」,也是這個意思。
◑ 本文內容來自【唐浩明評點】微信公眾號(zhuochengWH),歡迎訂閱。
大權在握的曾國藩,有沒有想過稱帝?
坊間傳言,左宗棠曾在清軍對抗太平軍陷入困境之際,勸說曾國藩自立為王,據稱左宗棠曾暗示曾氏「鼎之輕重,似可問矣」,以「鼎」寓大位,勸其「問鼎」。彼時,清廷的國家軍事力量已被太平軍沖得七零八落,朝廷...
為權位太尊悚懼丨《唐浩明點評曾國藩日記》連載
「被譽為曾國藩研究第一人的唐浩明,從曾國藩傳世的大量日記中挑選出三百來篇,逐一加以評點,篇幅短小、筆調輕鬆,由表及里地探索曾氏的內心世界,發表作者的讀史領悟。將文、史、哲冶於一爐,通過解讀曾國藩...
曾國藩的識人術,想不想學?
看相屬於《易經》分支象數的範疇,通過觀察分析人的形體外貌、精神氣質、舉止情態等方面的特徵來測定,評判人的稟性和命運的中國傳統學問。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也學習過相人之術,而且還有不少個人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