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繁榮的朝代之一,大宋王朝敗亡的原因有哪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開局就講,「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在分分合合的過程中,戰爭不可避免,最為悲涼的,就是一個王朝的末期,而其中,宋王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是哪個朝代都有資格在前面加個「大」字,但宋王朝當之無愧。

宋朝的經濟文化繁榮只高度,無論是在史書還是在考古資料顯示,都可窺見一二。

——然而,宋王朝也只能用繁榮來形容,我們是不能說它昌盛的。

因為宋王朝雖然經濟繁榮,但是在軍事上,是整個都不行的,常常受到周邊少數民族的侵擾。

我們知道宋太祖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對於自己得來皇位的這種方式,他就害怕別人也模仿,於是就想辦法奪下了各個大將手中的兵符,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不同於明太祖對開國功臣的大肆殺戮,宋太祖的做法一向為後人讚賞,使兔死狗烹的結局沒有上演。

雖然卸去了武將們的兵權,但是宋太祖還是不放心,唐朝滅亡仿佛還在昨日,他害怕悲劇重演,害怕藩鎮勢力坐大,再次發生安史之亂的悲劇,於是把地方的兵權也剝奪了。

兵權集中在皇帝手裡,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內亂的發生,大宋國內確實也繁榮安定。

但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武力鎮守,遲早要出亂子。

宋太祖防住了內亂,卻忽視了邊塞的遊牧政權。

遊牧政權(遼、金、蒙古)位於大宋北面,由於其逐水草而居沒有定所,一到冬天就資源匱乏,不少人都得餓死,在這樣的環境下,掠奪大宋邊塞是一定的,而蒙古族不滿足於這些利益,在知道了中原人繁華發達之後就起了歹心。

按說宋朝這麼繁榮發達,不該被遊牧政權所敗,然而宋太祖當初忌憚武將勢力,將兵權虎符收歸於中央,於是用兵之際,還要回京取虎符,只來回途中就浪費了許多時間,而兵貴神速,這樣的調兵速度,想贏當然很難。

這是其中一點,還有一點便是宋朝整個的社會風氣是崇文抑武的,「刑不上大夫」便是很好的見證,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大家都更加趨向於讀書,畢竟武夫不受社會待見,也難有出息,在重重薰陶之下,宋朝很少人學武,當然也出不了特別會打仗的將軍。

這樣看來,大宋朝的滅亡是必然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每個王朝的滅亡必然有其緣由,而不只是簡單的「合久必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導致宋軍無戰力

杯酒釋兵權將領名單里有五位高級將領,分別是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在杯酒釋兵權的晚宴上,宋太祖趙匡胤同這五位高級將領喝酒,然後說出了自己的憂慮。這幾位高級將領聽後明白了宋太祖的意...

宋朝為什麼有南北朝之說,其中有什麼隱情?

宋朝是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經歷319年,共有18位帝王,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960年,後周諸將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脅迫周恭帝禪位,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簡單介紹 結果如何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發生在宋朝時候的事情,在宋朝剛建立的時候,趙匡胤想到自己是被部下擁戴當上皇帝的,他一直擔心自己手下的武將也有可能被手下們黃袍加身。後來,趙匡胤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這些武將對...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間接的滅亡了兩宋王朝

宋太祖趙匡義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上了皇帝,因為自己是這樣當上皇帝的,所以他對擁有兵權的將領非常不放心,與劉邦的殺戮相比,趙匡義到顯得仁義的多,他通過「杯酒釋兵權」將權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手...